第二百七二章 功高震主

字數:6530   加入書籤

A+A-


    捷王李安殲滅四國,四國陣亡人數多達7萬人以上。這場勝利,讓大周的國際影響力大幅提高,聲望也得到大幅上漲!

    也讓世界上其他國家注意到大周帝國的強大。於是各國君主在波斯帝國的號召下,請求為大周鑄造象征著世界之巔的天樞。

    武則天那是非常的高興的呀,不但允許了,還親自為天樞題字“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其寓意就是“天下中樞”,這是統領萬國、世界中心的象征!

    天樞是世界三大紀功碑之首,完虐羅馬圖拉真紀功碑和印度阿育王石柱。

    這標誌著武周時期的唐朝,國際地位達到了巔峰!在武周時期,朝貢國的數量多達200餘,比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多3倍,比大明永樂多了4倍,真正做到了萬國來朝!

    時間到了十月李安還有三天就班師回朝。

    就在這三天的時間中,武家的兄弟倆,武承嗣和武三思,天天都會去找張易之和張昌宗兩兄弟,而且不單單給這對兄弟送去好處。

    就連這對兄弟的母親,武家兄弟也是瘋狂的獻媚。

    武承嗣知道張家兄弟的母親喜歡奢靡,所以武承嗣特意為張家兄弟的母親建造了一座七寶帳,裏麵不僅滿是金銀,更是有大量從各地搜刮而來的奇珍異寶作為裝飾。

    據說七寶帳的床是由象牙精雕而成,這張床上使用的東西,樣樣都是精品,滿是金銀珠玉等貴重飾品點綴而編織成的七寶帳,床體用象牙製成,床上麵鋪的席子用犀角製成,褥子用灰鼠、貂等的皮製成,還有氈、席,所用物料都是非常的精細,一句話,就是用數不盡的錢財打造了這樣一張華貴無比的床。

    在當時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就連皇帝武則天也從未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而這七寶賬還僅僅隻是甜頭,武承嗣給張家母親送上的第二個好東西才是絕了。

    由於張家兄弟的母親阿臧當時年紀也比較大了,已經守寡多年。武承嗣這個混蛋居然覺得可以送給張家兄弟母親一個男寵,所以他開始為張家兄弟的母親物色合適的人選,然後就注意到了剛剛當上宰相的李炯秀。

    李炯秀此人不僅才華橫溢,高中進士,更是風流倜儻,是一個姿容俊美的年輕宰相。

    更重要的是這位李炯秀為了在官場上如魚得水,也確實曾向武家兄弟示好過,所以武承嗣覺得李炯秀要是能成為張家母親的男寵,那是再好不過了。

    而阿臧見了李炯秀也是挪不開眼睛,於是武承嗣和那位阿臧一拍即合,並沒有問過李炯秀的意見,就單方麵決定了李炯秀的未來。

    武承嗣為了讓李炯秀順從張家兄弟的母親,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先是利用對武則天的影響力逼著李炯秀低頭,不得不和阿臧住在一起。

    阿臧笑得合不攏嘴,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有這樣的享受。不過這可苦了宰相李炯秀,畢竟一個風流名士,要才華有才華,有樣貌有樣貌,簡直就是天下女子的夢中情人,卻沒有想到要和一個麵過半百的女人一起生活。

    後來阿臧是想要和李炯秀結婚的,隻是李炯秀怎麽也不肯,武承嗣也覺得不太合適,畢竟老李可是宰相,所以婚是不可能結了,但是阿臧還是有自己的執著,雖然合巹禮沒法完成,但是她卻準備了一對鴛鴦酒杯。

    兩人在一起喝酒的時候,阿臧就拿出來一起用,李炯秀雖然很不情願,但也不得不虛與委蛇。

    好笑的是,後來,李炯秀就學會了一件事,即灌醉自己。

    實際上李炯秀一直就很喜歡飲酒,而且是那種不容易醉的人,雖稱不上千杯不醉,但也難逢敵手,後來成了阿臧的男寵,他就開始將自己灌醉,說出來也是實在是好笑。

    就這樣武承嗣獲得了張家兄弟最大的認可,而武承嗣這麽努力的原因就是想要張家兄弟支持自己成為太子,並且還給張家兄弟許諾,隻要武承嗣成為皇帝,將於張家兄弟同坐天下。

    當然了,這話說出去,鬼都不相信,不過,張家兄弟太小了,所以兩人還真的天真的相信了,也因此張家兄弟天天都在武則天的身邊說著武承嗣的好。

    而這次武承嗣連續的找張家兄弟,就是開始大罵李安。

    “五郎,六郎呀你們是真的不知道這位捷王有多無恥,他這個人很毒,一個人就想要獲得陛下所有的寵溺,這次他在外麵打了勝仗回來,給陛下漲了臉,我看他下一個要對付的人就是你們了。”

    控鶴監中,武承嗣找到了張昌宗和張易之,開始給李安上眼藥。

    因為此時的張昌宗和張易之提前進入了宮中,兩人也才18歲和19歲,心智還真的未全,以前一直都在太平公主的宮中,所以聽到有人要對付自己,頓時也是慌了手腳。

    “那該怎麽辦呀我在陛下的身邊伺候的時候,可是聽陛下說了很多次關於這位捷王的事情,這位捷郡王一直都是陛下最心疼的人,他要是真的來對付我們,我們不會有事吧?”

    “我也在陛下的口中,聽到了很多關於那位捷郡王的事情,陛下稱那位捷王是麒麟孫,十分的喜愛,還說讓我以後一定要多多向那位捷王學習。

    如果這位要對付我們,我們一定鬥不過呀。”

    五郎和六郎聽到武承嗣說李安要對付兩人,全部都露出了擔心和害怕的表情,這一幕正是武承嗣想要的所以就在這個時候,武承嗣露出一絲笑容看著五郎和六郎道“所以我們要先下手為強。”

    “先下手為強?”五郎和六郎一怔。

    這邊武承嗣點點頭繼續說道“皇帝最怕功高震主這次這位捷王已經做到了皇帝們都害怕的事情,從捷郡王到捷王。

    除了捷王還有天策上將軍。

    並且我還聽說了,這位捷王已經比很多功高震主的人都強悍了,更重要的是,我還聽說了這位捷王自己發明了一種可以殺敵一千的武器,隻是這件武器卻並沒有獻給朝廷。

    這就是有私心了,兩位功高震主,還含有私心,如果可以將這些告知陛下的話,我可以保證,陛下一定會對魏王有芥蒂的。”

    說真的,武承嗣這一招算是用對了,李安此時確實功高震主了,捷王,天策上將軍,剛剛擊退四國聯軍這個時候,李安因為是武則天的外孫,所以還沒有被武則天懷疑。

    可是如果被五郎和六郎枕邊風這麽一吹的話,結果就不太好說了。

    大家應該都知道白起,白起是春秋戰國時代繼孫子和吳起之後最出色的將軍,在大秦統一全國的進程中,白起參與指揮了兩次足以影響曆史的大戰長平之戰坑殺了趙國四十萬人馬,使趙國一病不起;討伐楚國的戰爭,成了春秋戰國時期繼孫子之後第二個攻克楚國都城郢都的大將,還挖掘了楚國先王的陵墓,使東方六國提心吊膽。嚇的普遍失去了抵抗意誌。

    當時秦國文有範雎,武有白起,好象很快就可以統一全國了。可悲的是範雎這樣人物也犯了小人之過嫉妒。

    利用自己和秦王的關係好,老是抓機會說白起的壞話。

    終於有一天,秦王在外麵征戰,要求白起帶兵配合一下。白起認為這次戰役發動起來不值得,就給秦王提了個建議,說自己不去為好。

    這是個純技術性的建議,結果被範雎鑽了空子,說白起要造反,秦王本來就對百戰百勝的白起有忌憚,於是賜給了白起寶劍,讓他自殺。

    白起憤怒的問到“為何?”

    後來轉念一會兒想通了,“我在趙國殺了四十萬人,難道還不應該死嗎?”

    白起死了,秦國一時將才接應不上來,起用了範雎的老鄉一個叫鄭安平的人,結果這個窩囊廢一出兵就捅了漏子,被活捉了。

    秦王有一次不經意的在範雎麵前說“白起要是活著,怎麽會遭到這樣的失敗呢?”範雎羞臊的臉都紅了,知道秦王在埋怨自己,於是找了個機會辭職走了。

    結果秦國統一的步伐又推遲了幾十年。

    李安現在就是白起,而五郎和六郎就是範雎得到了武承嗣點撥的五郎和六郎立即進宮去找武後了,慢慢的在武後的耳邊,將李安的事情一一的分析了起來。

    這一分析,直接將武後的一身冷汗給聽了下來,因為武後細細的這麽一想,也確實是這個樣子,此時如果李安想要造反的話,那麽就算是她這位皇帝,也一點招都沒有。

    更重要的是,李安和李旦的關係很好,如果李安振臂一揮,請李旦登基,這滿朝文武可能會第一時間將自己給拋棄。

    這是越想越害怕呀,雖然李安是自己的孫子,但是武則天卻更清楚人性本惡,誰也不能保證,李安這個人得到權勢之後,會有什麽想法。

    那一夜武則天雖然有張昌宗和張易之兩兄弟陪同,可是卻依舊沒有睡得著。

    隻是讓武則天沒有想到的是本來說好要三天才能到達洛陽的李安,居然在第二天的上午就出現在了宮門前,更重要的是,李安此次是一個人到達洛陽,身邊僅僅隻有十名侍衛。

    明明就需要三天時間,才能和大部隊一起回來的李安為什麽會提早回來,很簡單因為武則天身邊的上官婉兒發揮了作用。

    其實就在幾天前,上官婉兒就給李安發出一封密信。

    密信中隻有兩個字王翦王翦何人,大秦第一戰將,據說王翦很小的時候就力大無比,而且非常聰慧,稍微長大後就開始習武,而且武藝超強,或許是由於自己的勤學苦練吧。很快他就在當地小有名氣,後來就被皇帝嬴政物色,於是皇帝就要他加入軍隊,命他帶兵打仗。

    王翦知道嬴政的安排後,第一反應是懵圈兒的,他雖然武功高強,這是他多年堅持練習的結果。但他從來沒有帶過兵,哪裏會打仗啊!

    但是又不敢拒絕皇帝的要求,就硬著頭皮答應了。王翦是個很好學的人,不會的,他知道去學,於是就埋頭苦習兵書。好在他學習能力很強,很快就能理解了一點。

    接著沒多久,王翦就率兵出征了。

    在王翦率領的戰役中,主要是針對燕、楚、趙三國。在和這三國交戰的過程中,王翦遊刃有餘,從來沒有吃過敗仗。這讓王翦的名聲更加響亮了。

    當時的秦國,在商鞅主持的一係列變法之後,有一條是軍功製。就是不管什麽人,隻要打仗贏了,有軍功,就可以得到賞賜,上不封頂。

    於是王翦就加官進爵,步步高升,後來更是封賞萬千,要是一般人得到這般封賞早就高興的合不攏嘴了,但是王翦沒有。

    他主動向秦王請辭,上交兵權,想要返回家鄉,卸甲歸田。

    這不是最後哦最後確是秦始皇聽到王翦的請辭後,心中便明白了這是什麽意思,然後就沒有同意,並且對王翦說,你想得太多了,放心好了,我不會殺你的!大臣屢立戰功,怕功高震主便辭官。

    上官婉兒是要讓李安學王翦,以退為進,李安第一時間明白了上官婉兒的心思,當天夜裏收到密信之後,第一時間就脫離了大部隊,一個人帶著張虎等人回到了洛陽。

    等李安見到了武則天之後,一開始武則天還在詫異。

    李安卻第一時間拿出了自己的上表,第一辭去天策上將軍一職,第二放棄捷王的爵位,第三求娶上官婉兒,第四求登州為自己的封地,第五離開洛陽前往封地。

    這就是李安的姿態,直接放棄所有的東西,為了不讓武則天擔心,李安直接要求前往登州。

    這樣的魄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出來的,也是李安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你想要以權壓武則天那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李安不如以退為進。

    自己主動將自己的一切拱手讓出,證明自己對武則天沒有私心,如果武則天答應,李安正好離開,如果武則天不答應,那麽李安的地位將在武則天心中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