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六章 原來還有人知道炸藥

字數:6860   加入書籤

A+A-


    揚州

    一座深宅之中,一位白衣青年嘴角微微露出了笑意道“這位李安還真的挺厲害的居然將武承嗣也給解決了,這樣就最好了,不用我們來解決了。”

    “嗬嗬!”一旁的一位老者露出了笑容“是呀這樣李氏就能出頭了,不過,我們的任務也就來了。”

    “會做炸藥的工人什麽時候能將炸藥給做出來?”白衣青年問道。

    “這應該還有一段時間因為李安是將所有的步驟都給分開的,雖然我們搶了五個人回來,但是卻少硝的份量,所以我們一點一點的試。

    而且現在李安派了薛丁來查我們,所以我們還要將那五個人運到大漠,所以有些廢周折。

    現在我們更加擔心的是,李憑簇會不會變節,畢竟李憑簇可是上任給李安選好的妻子。”

    “哼!”白衣青年冷哼一聲“人已經死了,還要給另外一個人指定終生,如果不是找不到他的屍體,吾定要鞭笞萬下,將他碎屍萬段。”

    “好了,少主,現在已經不是去想那位的時候了,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離間李憑簇和李安的關係,要讓李安不信任李憑簇!”

    “可有計劃?”

    “已經有了不過需要太平公主的幫助。”

    “拿我印信給太平公主,就說此事至關重要,讓她一點給要幫忙。”

    “是!”白衣老者微微一笑。

    “真是混蛋!”

    武則天靠在一張軟榻上,嘴角微微鄙視,手中拿著鎏金玉石壺細細的把玩,每每看著這把鎏金玉石壺,武則天都心中十分的喜歡,因為這鎏金玉石壺倒入水之後,再將水給倒出來,水居然自身就帶有一股奇異的香味。

    武則天一邊是對這鎏金玉石壺十分得喜歡,也是對武承嗣的奢侈感覺憤怒。

    所以每每把玩鎏金玉石壺的時候,都會罵上一句。

    張易之聽到武則天的罵聲,嘴角微微笑道“我家大哥和這魏王相比,真的差了許多,上次我和六郎一起去大哥家的時候,吃飯居然是大哥親自操持的。

    大哥身邊就隻有晴兒姐姐一個照顧的人,不過,我卻感覺大哥做得飯是最好吃的飯。”

    “對了陛下,我聽說魏王吃的飯都是用人參燒的,好吃嗎?”張昌宗在一邊傻傻的問道。

    “哼!”這不說還好,一說武則天就更加的生氣了“朕怎麽可能會如此的浪費,用人參當柴火做飯,簡直就是傷天害裏的行為,你們切記一定不要學。”

    “嗯!”張易之和張昌宗連連的點頭。

    就在這個時候,外麵上官婉兒走了進來“陛下,狄閣老來了。”

    “好宣閣老進來。”

    武則天看著張易之和張昌宗道“你們先出去,朕要和閣老說話。”

    “是!”張易之和張昌宗恭敬的退了下來。

    不過,在走出殿前的時候,還是碰到了狄仁傑,要知道狄仁傑按照曆史來算,是對二張很不客氣的人,主要是因為控鶴府對外宣稱是文學供奉之地,即文人的聚集地,給他們提供地方進行文學作品匯編和文學創作,還有曲宴供奉。

    可是事實上,所謂的控鶴府就是一個滿足武則天私欲的地方,因此自它成立之日起,朝臣都心知肚明,進到控鶴府的都是武則天寵幸的麵首,想進的都是希望成為武則天麵首的文人。

    在加上二張的肆無忌憚,所以狄仁傑對二張和控鶴府十分的憂慮。

    他認為控鶴監有損聖德,恐怕千秋萬世之後,人們會譏諷武則天,於是他建議武則天撤除控鶴監,武則天知道狄仁傑這是為了她好,但是讓她撤掉控鶴監,從此遠離那些麵首,她又做不到。

    所以狄仁傑一直都在找攻擊控鶴府的證據,最後狄仁傑成功的將控鶴府給裁撤了,但是讓狄仁傑沒有想到的是,控鶴府裁撤了。

    但是武則天又弄了一個奉宸府狄仁傑是宰相,他的任務就是輔佐武則天處理政務,管理百官,不會去幹涉武則天的私事,看著武則天完全沒有節製,最後狄仁傑隻能選擇無視。

    好在現在二張有了李安這個人的節製,所以做事越來越循規蹈矩。

    並且就在前段時間,來俊臣誣告大將軍張虔勖、大將軍給使範雲仙稱大將軍張虔勖和大將軍給使範雲仙有謀逆的行為。

    在大殿之上,大將軍張虔勖直接撞向了柱子,以正自心,鮮血覆蓋了他的臉頰!

    這個時候,還是二張兄弟站了出來替大將軍張虔勖說情,如果沒有二張兄弟站出來說情,很可能大將軍張虔勖就要被來俊臣給害死。

    也因為這次事情,狄仁傑對二張兄弟有了改觀。

    這次雙方在殿前相遇,二張兄弟恭敬的行禮,狄仁傑也是微微笑著頷首,再也沒有以前的那種針鋒相對的感覺了。

    狄仁傑走進了殿中,這個時候武則天看到狄仁傑來了,露出一絲笑容“坐吧懷英。”

    狄仁傑躬身行禮,然後坐到了一邊。

    上官婉兒斷了茶水過來,狄仁傑拿起茶水笑道“大王還是想著陛下,這茶據說名叫龍井,大王才剛剛製好的,就給陛下送來了。”

    “嗬嗬!”武則天露出笑容“是呀安兒有心了,有他在朕也放心不少,哎!”說過之後,武則天一聲歎息道“再看朕的那些侄子,朕真的是看不下去。

    懷英呀,魏王的事情,你已經清楚了吧?”

    說到武承嗣,狄仁傑微微的點頭道“魏王這次有些過分了,在他家抄出來的黃金有一萬兩,白銀一百三十萬兩,還有銅錢三百萬貫,奇珍異寶無數。

    女人更是將近三百四十多人,按律是要斬的。”

    “能不能不斬!”武則天看著狄仁傑道“朕已經將他的權利都給架空了,所以懷英能不能留他一命。”

    “這!”狄仁傑微微露出了為難的表情道“陛下留他一命有些難呀,因為魏王他實在是罪大惡極。”

    “知道朕知道,不過,朕想要拜托一下懷英了,那是朕的侄子呀,朕可以答應懷英,絕對不會再啟用武承嗣了,就讓他這樣活到老吧!”

    怎麽說呢,武則天不是求人的人,她可以如此說出這麽多的軟話來,已經是很難得了,狄仁傑這個人很聰明,他知道自己絕對不能逼人太甚,所以想了一下,狄仁傑還微微的道“一切但憑陛下做主。”

    這一句話,讓武則天終於露出了笑容。

    自己的這個侄子沒有事情了,所以武則天又準備開始說另外一個侄子的,這個問題就是繼承人問題了,作為曆史上唯一一位的女皇帝武則天,他開始是選擇回避這個問題的,但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大,不得不麵對這個問題,他開始是想把這個皇位傳給武家人,傳給自己的侄子武三思,畢竟自己姓武,皇位傳給自家人是可以的。

    但是自己又很害怕,畢竟自己的皇位是占領李家的,就在自己不知道怎麽選擇的時候,武則天今天想要說一說這個問題。

    “懷英呀你覺得三思怎麽樣?”

    一聽到武則天說武三思,這邊狄仁傑也是了然在胸的笑道“好大義滅親,這次多虧了梁王,才可以證明魏王的一起罪責。

    可以說如果沒有梁王的指證,那麽魏王還將隱藏,所以梁王功不可沒。”

    話聽著好像是誇獎,不過,不知道為什麽,武則天卻越聽越不是滋味,細細的想一下,梁王不就是一個二五仔麽出賣了自己的大哥,這種人還能成為自己的繼承人?

    看著武則天皺眉的時候,一邊的狄仁傑則是道“臣知道必須所想,可是請陛下三思,天下人都在想念唐朝,如果要立太子,非廬陵王(李顯)不可!”

    “嘶顯兒?”武則天微微一個皺眉。

    這個時候,狄仁傑繼續道“廬陵王是您的血脈,流著是你的血,而你的侄子身上流的血脈是別人的,兒子親一點,還是侄子親一點!如果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您百年以後可以配享宗廟,受到自己的子孫祭拜,如果立武三思為太子,從沒聽說有將姑姑配享宗廟的?

    還有就是此時天下向唐,如果陛下將皇位歸唐,將一定受到天下人的讚揚。”

    這話說完,武則天微微得閉上了眼睛,腦中細細的思索了一會,此時狄仁傑也沒有繼續的說,而是起身跟著一個躬身之後,默默的離去,因為狄仁傑知道,這個時候是武則天一個人的時間,他是不能打擾的。

    這次和狄仁傑的談話,可以說戳進了武則天的心中,雖然武則天並沒有下決定,但是武則天卻將李顯現在的所在給問清楚了。

    唐中宗李顯,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按理說李顯坐上皇位的機會很小,但他有一個擅權的母親,武則天的強勢給他製造了做皇帝的機會。武則天先後廢除了太子李忠、李弘和李賢之後,便把這個三兒子李顯扶上了太子之位。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顯於同月甲子日繼承皇帝位,成為唐朝的第四任皇帝。但是因為其母親武則天的愛權,繼皇帝位才36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李顯的韋皇後也跟著被貶為妃子,並且陪著李顯走上了被流放的道路。

    唐中宗先後被軟禁於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十四年,隻有妃子韋氏陪伴,兩人相依為命,嚐盡了人世的艱難。

    房州地處武當山,縣城隻有幾百戶人家,既貧瘠又閉塞。州刺史奉命負責監督,在生活上也很苛刻。中宗一家人過著淒風苦雨的生活,還時時擔心會有大禍臨頭。

    生活上的艱苦還能受得了,最讓人受不了的是精神上的折磨。自己的兩個親哥哥都被母親所逼殺,李顯每天都生活在死亡的恐懼中。每當聽到使臣到來的消息,李顯總是心驚肉顫,坐臥不安,甚至想自殺。

    韋後勸解他道“福禍無常,活著就有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何必自己送上死路!”在這十幾年的艱苦生活中,照顧李顯的生活,韋氏還是李顯的精神支柱。

    李顯向韋氏許願,如果我有一天重見天日,絕不會辜負她。

    艱苦的環境使李顯與韋氏同甘共苦,情義非常深厚。

    這一次武則天終於開始問他的下落了,說明,武則天是真的對武家兄弟深深的失望了,最重要的是,等狄仁傑走了之後,張家兄弟回來了,兩人也是受了李安的授意,不停的說這李家兄弟的好話。

    武則天也是慢慢的潛移默化。

    就在武則天動搖的時候,另一邊太平公主府中,太平公主的屬下給太平公主送來了一封信,這封信來自揚州,太平公主讓屬下退下之後。

    和武攸寧看了這封來自揚州的信件。

    等看完了信件之後,太平公主看著身邊的武攸寧問道“你有什麽想說的?”

    “殿下,這揚州的家夥也太狂妄了,居然讓我們替他行動,此乃大不敬!”

    “是呀不過,他可以一年給我們五百萬貫,如果我們不幫他的話,我們的友誼也許就要到盡頭了。”

    “可是如果弄得不好,我們可是就會成為捷王的對立麵呀。”

    “李安呀!”太平公主也是點頭道“他要是成為對手,可也不是好惹的,隻不過,現在我們真的需要揚州的支持。

    陛下已經有心要立太子了,不管結果如何,本宮都想要爭上一爭。”

    “武家就沒有機會了?”武攸寧有些吃驚的看著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則是搖頭微微笑道“沒有機會了,武家是自己將自己給作沒的,和外人沒有任何的關係,所以我們也要自己爭取機會。

    這樣就由你將消息送給李安,告訴李安,他身邊的那位夫人,可不是什麽好人,隻要有這位夫人在,那麽他李安就沒有秘密。”

    “臣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