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一百萬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esp;人與人交往,除了父母毫無所求以外,都會看對方有沒有交往的價值。
&esp;所謂交往的價值,自然就是對方的學識、能力、地位、財富、背景等等能不能幫到自己。
&esp;聽起來好像很現實,很冷酷,可現實社會就這樣。
&esp;至於那種單純投脾氣,對胃口的朋友,不能說沒有,但是很少。
&esp;不然,古話也不會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esp;張俊平和孫建成的交往,自然不是那種知己朋友,而是因為張俊平有利用價值。
&esp;張俊平是央美的大學生,孫建成自己有一個藝術家的夢,想要兒子幫他實現。
&esp;所以,才會一開始就刻意結交張俊平。
&esp;現在,兒子在張俊平的培訓班學習繪畫,自然更加上心。
&esp;扯遠了。
&esp;張俊平跟著孫建成和梁光輝來到前門大街。
&esp;孫建成給找的房子,就在前門大街最繁華的街道上,還是路西。
&esp;店鋪在路西,早上可以迎接朝陽,晚上沒有西曬的煩惱,好吧!這有些迷信。
&esp;不過,張俊平很喜歡眼前這棟三層的門麵樓,青磚青瓦,朱紅色的大門、廊柱,還有朱紅色的雕花窗戶,古色古香,充滿了曆史的厚重。
&esp;前門是三層的門麵樓,後麵還有一個院子。
&esp;這是古代很典型的建築結構,前店後廠。
&esp;前麵是門臉,後麵是工廠或者倉庫,也可以住人。
&esp;前麵的門臉有一千多個平方後麵的院子也有六七百個平方。
&esp;“梁書記、孫哥,這地方太好了!真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們。”
&esp;“哈哈!你相中了就行,至於感謝,中午請我們吃頓大餐不過分吧?”
&esp;“不過分,中午咱們就在前門大街,就吃那家吧!”張俊平撒摸一眼,指著老正興飯莊說道。
&esp;老正興飯莊,可是很有來頭,是當年總理親自引進到北京來的,上海本幫菜。
&esp;三人來到老正興,找了張空座坐下,點完菜,又要了一壺茶。
&esp;等茶上來,張俊平給孫建成和梁光輝倒上茶,才開口問道:“梁書記,剛才看的那棟小樓,輕工局打算賣多少錢?”
&esp;“這個數!”梁光輝伸出兩根手指對張俊平說道。
&esp;“十萬……不對!一百萬?”
&esp;張俊平說了個十萬,隨即反應過來,前門大街的門麵樓,哪怕是八十年代初期,也不可能這麽便宜。
&esp;“嗯!”梁光輝點點頭。
&esp;“哈哈,看來小張兄弟對北京的房價還是很了解的。”孫建成笑道。
&esp;“怎麽樣?這個價格能接受?”梁光輝這才開口問道。
&esp;“可以!前門大街的門麵樓,這個價不算高。
&esp;我還要多謝梁書記,要不是您,估計輕工局就算賣,也不是這個價。”張俊平笑道。
&esp;一千多個平方的三層門麵樓,加上後麵的院子還有六七百平方,總價一百萬,一個平方不到六百塊錢,真的一點都不貴。
&esp;這段時間,張俊平仔細打聽了一下北京的房價。
&esp;三環以內的房子從來都不便宜,即便是民宅,四合院也要三四百……五六百塊錢一個平方。
&esp;在電視劇《房蟲兒》裏麵,八十年代後期,房蟲收一套二環的小四合院,花了五十萬,裝修之後,倒手賣了一百萬美元。
&esp;**年的時候,北京市場報曾經報道過關於房價過高老百姓無力承擔的新聞,上海新建商品房一千七百五十塊錢一平方,北京的新建住宅小區,一個平方兩千塊錢。
&esp;那種幾千塊錢,一兩萬塊錢就能買一套的四合院,隻能到三環以外的郊區去買。
&esp;當然,再過幾年,三環以外,也會變成城市。
&esp;十幾年,二十幾年以後,五環以外都是城市。
&esp;了解清楚北京現在的房價,張俊平不禁為自己之前的魯莽感動好笑。
&esp;當初,自己手裏就二百多塊錢的外匯卷,就敢喊著要買王府井的門麵樓。
&esp;多虧人家沒賣,不然可就丟人丟大了。
&esp;一百萬,在張俊平看來不高,比這個年代的房價還低了不少,可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百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esp;也正因為這樣,梁光輝才沒有通知輕工局的一塊過來,隻是先帶張俊平看看房子,把價格和他說一下,看能不能接受。
&esp;其實,這裏麵還隱藏著一層意思,就是衡量一下張俊平的財力。
&esp;如果連一百萬的房款都拿不出來,那又怎麽指望他在勁鬆投資一千萬?
&esp;張俊平連哏都不打,直接答應的作派,讓梁光輝提著的心安穩了許多。
&esp;工業用地的報告可是他報的,這要是最後家具廠建不起來,梁光輝不說吃掛落,在領導心中的印象分,肯定是要減很多。
&esp;……
&esp;吃完午飯,在張俊平的要求下,三個人來到輕工局。
&esp;梁光輝的同學,劉愛民是輕工局的局黨高官兼局長,對三個人的到來,很熱情。
&esp;一番交流之後,劉局長親自帶著張俊平三人來到北京木器廠。
&esp;前門大街的門麵樓買賣雖然要輕工局點頭同意,但是具體交易還是北京木器廠來經辦。
&esp;“梁子,孫科長,張大學,這位是北京木器廠的李前進李廠長。”劉局長給三人介紹道。
&esp;“嗬嗬,劉局長,我和李廠長可是老熟人了!”
&esp;“劉局長,張廠長是我們木器廠的大客戶,去年我向您匯報過,那家買走我們木器廠明清古家具的人就是張廠長。
&esp;還有,年前幾個大訂單,也是張廠長給我們的,今年張廠長又給了我們一個訂單,足夠我們忙活一個月的。”李廠長也趕緊向劉局長解釋。
&esp;“張大學,真是失敬失敬!我代表木器廠全體職工,感謝張大學對我們的支持!”聽完李廠長的解釋,劉局長握住張俊平的手,熱情的說道。
&esp;“劉局長您客氣!”
&esp;“這不是客氣,是真心感謝,這兩年因為上級交付的訂單減少,木器廠出現了一些困難……”劉局長真誠的說道。
&esp;張俊平幫木器廠解決了問題,度過難關,也等於幫了劉局長一個忙。
&esp;不然,木器廠發不出工資,最後還是他的麻煩,木器廠肯定要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