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製度和人性

字數:4161   加入書籤

A+A-


    “真一樣?”

    “核心是一樣的,也就一些細節方麵有些不同。

    讓懂技術的人去管技術,讓有威望,能服眾的人去管生產,讓認真仔細,愛較真的人去管質量,隻要抓住這些,就差不了。”

    “張先生說的很對,這就是企業管理的精髓。”一個帶著港腔的聲音從門口傳了過來。

    “嗬嗬,趙生來了,進來做!”張俊平笑著招呼門口的人。

    這位趙生,叫趙文龍,可是張俊平花大價錢請回來的,美國哈佛商學院畢業的高材生,曾經在福特公司擔任過中層管理,美國某中型汽車配件公司副總經理,有著豐富的一線管理經驗。

    可以說,趙文龍一個人的工資比家具廠所有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加起來還多。

    不過,這個不能說出來,明麵上趙文龍的工資和其他副廠長一樣。

    隻是,在香江那邊,張俊平還會給他發一份工資。

    “怎麽樣?在這邊還習慣嗎?”等趙文龍坐下,張俊平笑著問道。

    “還行,就是北京這邊比香江那邊冷很多,空氣也有些幹,不過還好,我這人適應性比較強,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趙文龍笑著說道。

    “那就好,工作上、生活上有什麽困難,盡管開口,能解決的我會盡量幫你解決。”張俊平笑著點點頭。

    這時,其他幾位副廠長也都來到張俊平的辦公室。

    “好了,既然都到了,那咱們就去開會,也別去會議室了,就在我這會客室裏開吧!”張俊平站起身來招呼眾人。

    張俊平的會客室,裝修的古色古香,就是一間挺大的茶室。

    一進門,靠著北牆有一張碩大無比的茶海。

    這是用一根巨大的海南黃花梨製作而成的。

    直徑超過兩米的海南黃花梨,從中間一拋兩半。

    其中一半被製作成了茶海。

    這倒不是張俊平奢侈,這棵海南黃花梨買回來的時候,就已經被鋸開了,是一棵廢料。

    十檀九空,海南黃花梨學名叫降香黃檀,自然也不例外,這棵海南黃花梨中間都是空的,取出來的料子最多也就能做點手串、手把件或者小型擺件之類的。

    張俊平廢物利用,在空洞處進行一番雕琢之後,用環氧樹脂把空調填補起來,製作成一張巨大的茶海。

    “今天開會也沒什麽議題,就是大家一塊喝喝茶聊聊天!

    算是交心吧!”張俊平招呼大家在茶海邊上坐下。

    張俊平拿起茶杯,開始給大家泡茶。

    北方這邊喝功夫茶的還比較少。

    北方人喜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喝茶也不例外,喜歡喝大碗茶。

    張俊平受後世的影響,喜歡喝功夫茶。

    喝的不是茶,是心情。

    拿出自己專門找人定製的茶具,紫砂壺,紫砂茶杯。

    這套茶具可是名家之作,顧景舟顧大師的手筆,上麵還有贈小友張俊平鑒賞的文字。

    別人的茶具都是一壺配四個茶杯,張俊平這個則是一個茶壺配了十個茶杯。

    不光如此,張俊平定製的紫砂壺也和一般的紫砂壺不太一樣,比正常的紫砂壺大兩三倍還多。

    為此,還被顧景舟顧大師給好一通笑話。

    要不是張俊平送出自己精心創作的兩幅字畫,顧景舟都不樂意給他製壺。

    用顧景舟的話說,丟不起那個人。

    “來嚐嚐我這大紅袍,這茶可是我從大首長哪兒順來的!今天也給你們長長見識。”張俊平熟練的洗茶具,泡茶。

    第一泡茶再一次洗茶具,第二泡才給眾人分茶。

    “老李,工人的情緒怎麽樣?”張俊平一邊給老李倒茶,一邊笑著問道。

    老李是北京木器廠的廠長,這老李魄力不小,居然放棄了去輕工局的機會,跟著來到了家具廠。

    如今家具已經改名字了,不再叫以前的幸福家具廠。

    而是改成了中國龍順成中式家具廠,重新打出了龍順成這個百年老字號的牌子。

    也算是完成了師父楊明德的一個心願。

    雖然師父楊明德沒說,但是張俊平知道,師父一力促成北京硬木家具廠合並,除了有統合資源,發展傳統家具技術,提高京作家具的競爭力之外,還有一個心願,那就是恢複龍順成家具的百年榮光。

    龍順成家具有著家具界官窯之稱,是皇室指定的家具供應商。

    果不其然,當張俊平告訴師父已經在工商局進行龍順成的企業名稱登記,並且申請了龍順成的商標,楊明德雖然沒有多說什麽,但是臉上的笑容卻是怎麽都隱藏不住。

    據師娘說,師父當天晚上一個人關在書房裏,一會哭一會笑。

    龍順成變成國有的時候,師父剛剛接手龍順成沒多久,那個時候,師爺還在世。

    就是因為丟了龍順成,師爺不到一年就走了。

    “廠長,咱們廠房是真漂亮,真大!”李國華笑著說了一句。

    “老李,別整虛的,來的實在的,工人兄弟們在合並後,有什麽想法,或者說對現在的製度有什麽想法,你們也都說一說。”

    “廠長,要說想法肯定是有的,不過都能克服。”

    “嗬嗬,都有什麽想法,說出來聽聽,不管好的壞的都可以說。”

    “就是現在的製度太嚴了,動不動就罰款,趙廠長製定的車間管理製度裏麵居然有十二條開除、八十四條罰款的條例。”李國華抱怨道。

    張俊平給大家都倒上茶,自己端起茶杯衝大家示意一下,一口喝下去。

    收起臉上的笑容,鄭重的說道:“哦!你說的那個條例啊!這個我知道,我還感覺有些寬鬆,我今年夏天和日本的豐田、本田汽車公司的執行董事聊天的時候,曾經談到過企業管理。

    就企業的管理製度而言,日本豐田公司、本田公司,人家的車間管理製度裏麵罰款的有幾百條。

    你們仔細研究一下,裏麵其實很多條款,都是為了工人兄弟自己好的!

    比如裏麵的機械操作條例,製定這樣的條例目的是什麽?

    還不是為了減少工傷的發生!

    錢沒了可以再賺,可是身體是自己的,沒了就沒了。

    很多人說製度太嚴了沒有人性,其實我認為,越是嚴厲的製度,越能體現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