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匠門鄭四爺

字數:5169   加入書籤

A+A-


    “金爺有心了!”張俊平笑著道謝。

    心裏也在好奇,金永順找到了什麽好物件。

    自己托他找的東西可不在少數。

    “張爺客氣了,您可是我的金主,指著您吃飯呢!”

    “金爺這次找到的是?”

    “托張爺的福,《大清寶典》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版本倒是齊全,《大明會典》隻找到萬曆版的工部28卷。

    隻是,今天不確定張爺在不在,所以沒帶過來。

    等明個兒,我給張爺送過來。”

    “金爺費心了!”張俊平大喜,拱手抱拳感謝道。

    “《大清寶典》和《大明會典》當初都刊發了許多冊,基本上各省各府衙門都有。

    隻是,因為兵災,京城這邊想要找齊全反倒不容易。

    我去了一趟奉天,才把四個版本的《大清寶典》找齊。”金永順表功道。

    “金爺費心了,您放心,絕對不讓您白忙活。”張俊平笑著給金永順把茶滿上。

    《大清寶典》是清朝時期大量發行的政府典籍。當初印刷了沒一萬也有八千,各省府,各縣衙門都有。

    所以,單冊並不值錢,隻是想找齊全本的並不容易。

    單冊現在市場價不會超過一百塊錢,甚至幾塊、幾十就能買到,但是全套的價格要翻好幾翻。

    金永順能把四個版本全部找齊,確實費了一番心思,更別說還有《大明會典》工部二十八卷。

    這個錢,張俊平花的心甘情願。

    “金爺,向您打聽個人。”

    “誰!”

    “朱家胡同一個叫鄭老四的,不知道金爺認識不認識。”

    “您說的是朱家胡同,祖上是禦匠的鄭四爺?”

    “應該是!”

    “匠門鄭四爺,可是江湖上鼎鼎有名,六十年代以前的風雲人物。

    四九城,提起匠門鄭四爺誰敢不服。

    四九城誰家想要修房子,都要先請鄭四爺……

    隻是,後來……

    聽說現在日子不太好過……”

    金永順的話沒說盡,但是張俊平知道話裏隱含的意思。

    六十年代以前的風雲人物。

    那個年代,越是風雲人物死的越慘。

    鄭老四能活到現在,絕對算是有能耐的。

    “張爺要找鄭四爺, 可是為了恭親王府的事?”

    “對!我師父給介紹的, 說四九城對古建築最有研究的工匠非鄭老四莫屬。”

    “這應該是真的, 我對鄭四爺也不是很熟悉,畢竟不是一個時代的人,隻是聽老輩說起過這個人。”

    “金爺還知道匠門?”張俊平又想起一件事。

    “知道一點, 說起來還是因為鄭四爺才知道的。

    當初家裏長輩說起匠門鄭四爺的時候,好奇打聽過。

    據說匠門是玉雕宗師陸子岡牽頭, 聯合當時工匠行當裏幾位宗師級人物一起創建的。

    匠門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個堂口, 鄭四爺就是木子堂的傳人。”

    張俊平聽完, 沒有說話,起身從辦公室裏拿出木字牌, 放到茶海上。

    “這是?”

    張俊平伸手示意金永順可以上手。

    金永順帶上手套,拿起玉牌仔細一看,猛地抬起頭, “張爺, 這是子岡牌, 木字令?”

    “對!這是木子堂的令牌!說起來, 得到這塊令牌還要感謝金爺。”

    “此話怎講?”

    “這塊令牌就是從老馮頭那裏收來的。”張俊平笑道。

    “張爺,您有這塊令牌, 那請鄭四爺修繕恭親王府的事,穩了!”

    “哦?現在已經是新社會了,鄭老四還認木字令?”

    “認!別人不認, 鄭四爺必須認!

    說起來,這還是一件公案。

    當初, 這木字令就是在鄭老四手裏遺失的。

    隻是,沒想到兜兜轉轉到了張爺手裏。

    緣之一字當真是妙不可言啊!”金永順搖頭感慨道。

    “金永順是上一任木子堂堂主?”

    “算是也不是!

    鄭四爺祖上和張爺師父楊老爺子祖上是親師兄弟。

    一個以小木匠為主, 在江湖上討生活。一個以大木匠為主,在宮裏擔任禦匠。

    當初為了木字令的傳承, 還鬧出不少江湖恩怨情仇。

    師兄弟兩個技藝相當,誰也壓服不了對方,最後約定,各自挑選傳人進行比鬥。

    誰贏了,可以執掌木字令三十年。

    從此,木字令一直都在楊家和鄭家流傳。

    到了鄭四爺和楊老爺子這一代,原本約定是二十年前進行比鬥的。

    結果,十年大時代爆發,鄭四爺被抄家,木字令也從此消失不見。

    為此,鄭四爺差點丟了性命……當初抄家的那些人,後來也都沒落好……”金永順搖頭晃腦的講述著發生在木字令身上的傳說。

    當然,這裏麵大部分都是江湖傳說,真實情況誰也不知道。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最後那句話。

    雖然金永順害怕404,說話遮遮掩掩,但是張俊平能猜到。

    老馮頭為什麽那麽著急想要離開,還不是擔心被人報複?

    有道是雁過留影,人過留聲。哪怕他當年做的再隱蔽,隻要有心調查,總能找出蛛絲馬跡。

    隻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如今的鄭老四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的鄭老四。

    以前,鄭老四半黑半白,壟斷四九城的建築行業。

    現在可不行了,更何況近二十年, 四九城那還有建傳統老宅子的?

    近十幾年,更是連修的都少了, 有人家也不找他。

    漏風漏雨都是自己拾掇拾掇,湊合湊合完事。

    加蓋房子,也都是找幾個幫忙的自己動手。

    所以,這十幾年,鄭老四全靠吃老本過日子。

    加上,又被抄了家,日子更難過。

    聽完金永順的講述,張俊平心裏有了數。

    日子不好過,這事就好辦了。

    擇日不如撞日,幹脆今天就去鄭老四家裏看看吧。

    想到這裏,張俊平笑著問道:“金爺,有沒有興趣一起去拜訪一下這位鄭四爺?”

    “張爺抬舉了,早就想去拜訪一下鄭四爺,隻是沒有門路……”金永順大喜道。

    早在張俊平剛提起來的時候,金永順就有心思想跟著去見見鄭老四,要不然他也不會說那麽多。

    春江水暖,鴨先知。

    金永順家裏以前是王公貝勒,可現在就是江湖最底層的人。

    對江湖上的變化最清楚,如今江湖已經開始複蘇。

    江湖複蘇,能夠結實鄭四爺這樣曾經的江湖大佬,絕對有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