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力士(一)

字數:4152   加入書籤

A+A-




    《博物誌·異人》引《何圖玉版》雲:“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歲而死。”

    ——————

    姒伯陽低聲自語:“防風氏,龍伯巨人!”

    姒伯陽知道,伊摯所言沒有絲毫誇大,防風巨兵確實有這般威力。

    這支地煞神兵若能煉成,凝聚上古神形,再現上古防風氏的風采,天神地祇麵對這等力量,都要瑟瑟發抖。

    哪怕防風氏不是龍伯嫡係,可是防風氏力量驚人,底蘊深厚,非等閑可以小覷。

    畢竟,坐擁龍伯巨人遺澤,血脈力量極其強大的防風氏,隻要成年就能擁有抗衡正神的神力,其中佼佼者可以抗衡古神。

    這是一個生來,就站在萬族之巔的強力神族。

    需知道,龍伯巨人與龍族不同,龍性本淫,所以有龍生九子,九子不成龍的說法。

    而龍伯巨人的血脈,無論旁支,還是嫡係,總共就那麽幾條,純度極高。血脈上繼承的力量,確實非同小可。

    那可是神話傳說中,才存在的龍伯巨人,能與這般存在扯上關係的存在,無一不是強大、無敵、恐怖的代名詞。

    《列子·湯問》有言,龍伯巨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

    這裏的五山,指的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等五座神山。六鼇有背負五座神山之能,實力之強大可想而知。

    但如此強大的神鼇,在龍伯巨人們的眼中,就是六隻普普通通的鼇獸,不僅用魚竿釣鼇,還將釣到的鼇獸做成占卜龜甲。

    由此可知,龍伯巨人的強大。龍伯巨人不愧是上古神話生命中,僅次於幾大先天種族的存在。

    隻是一點血脈,一樣能攪動風雲。

    姒伯陽道:“如此,那我就給你遴選兵員之權,四十萬會稽男兒,任你挑選,我還就不信,集不齊一支防風巨兵。”

    伊摯躬身,應道:“上君放心,臣必為上君,練出一支能戰、敢戰的道兵。”

    姒伯陽道:“煉就道兵,非一朝一夕之功。先生可以先囤兵關外,這樣可以一邊煉兵,一邊分神注意一下鑒湖。”

    “我在鑒湖之畔,修建天壇,祭祀上蒼,用以開國立業之用。那處天壇對我極其重要,你可對那裏多關注一二。”

    伊摯抱拳,道:“臣知道上君之意,上君寬心就是,我就在臨近鑒湖之地囤兵,一有風吹草動,臣當即就能趕到。”

    姒伯陽笑道:“好,那……就有勞先生費心了……”

    這對伊摯而言,隻是一件小事,順手而為。

    畢竟,要想練成一支地煞神兵,注定需要耗費漫長的精力、時間。

    與此同時,再照看一下修建天壇,也不無不可。天壇承接會稽氣運,對於伊摯練兵大有好處。

    要是能沾染一絲開國之運,絕對有利於防風巨兵的成型。

    說實話,伊摯手中雖有防風氏神骸精華,能借此溝通某位防風氏之英靈,練成地煞神兵防風巨兵。

    可這不代表伊摯,就能立即練出道兵。

    不說凝聚防風氏神形的難度,隻是適合承載防風氏神力的人,就少之又少。

    人間精銳之師的入門門檻,是神血大成。鎮國精銳之師的入門門檻,則是神骨大成。

    而鎮國精銳之上,能讓四方天神畏懼,號稱天兵之師的地煞神兵,最低都是神魂大成。

    這可是神魂大成,在會稽氏族中都能擔任大將,但在地煞神兵中,隻能淪為普通的士卒。

    如此兵鋒,隻要想想,就感到頭皮發麻。成千上萬神魂級數的高手,就是沒有軍陣的加持,也不是地祇高手能壓得住的。

    隻是,當前的山陰氏,地祇級數的強者,隻有上陽仲一位。可神魂級數高手雖多,卻也沒有奢侈到,讓神魂為兵的地步。

    但,世事本就沒有一簇而就的。

    地煞神兵再強,也不可能直接就是道兵,一樣需要經過人間精銳、鎮國精銳這兩個層次,最後成為天兵之師。

    這注定將會是一個以百年計的時間跨度,這還要算上姒伯陽不惜一切代價的供給資源。

    以及伊摯這位掌兵之人從旁輔佐,有著防風氏的神骸精粹,才有可能成功。

    換做一個普通諸侯方國,不得其門,不得其法。莫說是傾盡一國之力,就是用整個封國來換,都換不到地煞神兵。

    ——————

    嗚!嗚!嗚!

    鑒湖之畔,數以十萬計的甲士,站定四方,結陣呼嘯。

    湖麵生波,乍然蕩起層層漣漪,一位身披青袍的老者,神色淡然,懷抱著一柄鋼鞭。鋼鞭周匝,隱隱約約浮現龍吟之聲。

    上陽仲呢喃自語:“吉時已到,該是起壇的時候了!

    他手執神鞭,手指劃過青銅鞭身,一聲悠長的龍吟聲,在天地之間響起,帶起陣陣雷聲轟鳴。

    這口神鞭是上陽仲新煉的本命法寶,是他收集那口四方遊龍鐧的殘片,又用文武心火,一點點淬煉而成的。

    一點也不比當初的四方遊龍鐧差上分毫!

    作為現今山陰氏,除姒伯陽之外的最強者。上陽仲本該閉關,夯實自身道基。

    可是天壇開壇,關乎國運,委實太過重要。必須要有一個足夠分量的人物出麵,才能完成開壇事宜。

    但,姒伯陽為君,自然不能親自主持開壇,身為人君,豈能事事親為。

    可是,姒伯陽一眼望去,在山陰氏眾臣之中,唯一拿得出手的,隻有上陽仲一人。

    其他人修為太低,不入姒伯陽的眼。應該說神魂,也就在會稽氏族,能爬上宗老之高位。

    在會稽之外,九州天下列國,神魂人物不能說是弱,可要說是強者,卻還遠遠算不上。

    真正算得上強者,還要是在踏入地祇之道後。不死地祇呼風喚雨,移山填海,神力滔天,有種種能為,強大之極。

    正是因為上陽仲證入地祇之道,在姒伯陽看來,已是能獨當一麵,所以才暫時接手開壇之事。

    等其開壇之後,上陽仲就可以安心閉關,直到姒伯陽天壇祭天再出麵。

    錚——

    神力湧動,青袍獵獵,上陽仲麵色沉凝,手中鋼鞭指著鑒湖。

    “開壇,”

    上陽仲不疾不徐的開口,這一聲恍若炸雷,在天地間不斷悶響。

    “開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