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帝宣(一)求訂閱

字數:3051   加入書籤

A+A-




    《易·乾》:“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

    九重帝宮深處,紫氣垂落,白氣升騰,宮廊之間,金霧沉浮,清光爍爍。

    當中白玉為磚,翡翠為瓦,黃金為階,琉璃為飾。重重樓宇,萬千華光,映照天宇,奢華不可想象。

    帝宮殿宇之中,一員員金甲神將,或執斧鉞,或配刀劍,或掌戈矛,虎目圓睜,閃爍明光,魁梧身軀,隱沒於清光之中。

    這些金甲神將,一個個氣息沉浮,深不可測,恍若汪洋,亦如淵海。赫然是一尊尊在世神魔,神魔氣機充斥於宮宇之間。

    這,就是山海人族的底蘊,神魔拱衛帝庭,周天正神稱臣。

    曆經一代代神魔氣機的衝刷,竟讓這一座屹立萬萬載,承載人道氣運,萬民香火願力的帝宮,蛻化為一座人道聖德重器。

    絲絲縷縷神性光輝,浸染重重宮宇,讓九重帝宮愈發神異。朦朦朧朧中,似有一尊尊神魔虛影顯化,遙遙朝拜天子聖駕。

    祥雲瑞氣奔騰,其上億萬英靈、聖靈、神靈之影,立於帝宮上空。

    天子帝宮正中,一座氣象最為恢弘,神性最為璀璨的殿宇,乾元宮。

    所謂乾元者,乾為天,元為始,乾元既是天道之始。大虞以‘乾元’之名,作為帝宮中心,其意深遠。

    天子至尊坐鎮乾元宮,總理山河社稷,上統諸星,中禦萬法,下治酆都。雖為人道天子,實有天帝之權。

    乾元宮內,一位位身披赤光,腳下霧氣彌漫的化生天人,或為男相,或為女相,或捧香爐,或立掌扇,紛紛矗立金柱前。

    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無謂於男相女相,是以非陰非陽,非雌非雄,乃曰:天人之體!

    帝宮幽深,九千九百九十九級禦階之上,一方帝榻虛懸,絲絲氤氳之氣,或沉或浮,各有玄妙。

    帝榻之上,一尊周身遊弋帝氣,頭戴平天冠,背後十二重寶光爍爍生輝的天子,閉目假寐,天子帝袍,垂落於丹陛之上。

    絲絲水火氣息,在帝袍上浮動,隱約可見風雷聲,在殿中徘徊。丹陛下方,周天眾神侍立。

    聖天子在位,萬靈護佑,三百六十五路周天正神,皆尊其號令,是為神朝氣象,人道法度。

    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各歸其位,默默站在丹陛下,或顯威嚴之態,或露平和之相,或為怒目圓睜,此類不一而足。

    此刻,人道無上神朝的器量,在這一座朝元帝宮中,盡顯無疑。

    隻這一座朝元帝宮,就足以鎮壓九州諸侯,震懾十方妖魔鬼怪。

    三百六十五路周天正神,再以十二部天軍為輔。莫說古神不朽之體,就是近乎無敵的大道神聖,都不敢小覷這一股力量。

    而這,亦是天子壽元將近,九州諸侯蠢蠢欲動,圖謀爭奪大位的原因。

    畢竟,隻要掌握這一股力量,立時就能位比先天帝君,甚至一般的先天帝君,都遠不如天子權柄之重。

    哪怕天子隻五十六萬載元壽,不及古神帝君不朽不滅,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其輝,卻也不失為一條通天之路。

    而且,若有大智慧、大功德、大氣運,未必不能破開藩籬,一步登天,直入大道神聖之數,成就大自在、大逍遙。

    隻是,這很難,很難!

    對於曆代天子而言,真正能踏破藩籬者,都是隻在傳說之中。

    但,天子之位太過顯赫,太過尊榮。便是不得長生不朽,天下諸侯、各路人雄,也很難不對天子尊位起覬覦之心。

    就在天子與周天正神,神遊物外,靈感天地之時,一絲震蕩,驟然在帝宮升起。

    鐺——

    沉寂許久的乾元宮,忽的響起一道鍾聲。這鍾聲宏大之極,仿佛初生之朝陽,哺育萬物之生機,其磅礴氣勢,難以言喻。

    就這一道鍾聲,讓帝宮中的周天正神,神態有了一些變化。

    “朝天鍾!”

    站在正神第一列,一尊英武的神魔,眼瞼稍稍一動,目光投向朝元宮外,看著那一口高懸虛空的黃鍾大呂。

    然而,等待片刻,遲遲未有第二響。

    這神魔緩緩閉上眼睛,低聲自語:“朝天鍾一響,看來這天下,又出了個有意思的人物。”

    “嗬嗬,能引動朝天鍾一響,已經是很了不起了。能對天下九州的局勢,有一些微薄的影響。”

    “對大局的影響再是微薄,也終究是有影響。”

    在這尊英武神魔身旁,另一位鶴發童顏的神魔,憂心忡忡的看了帝榻上的天子一眼,低頭歎道:“這,莫非就是征兆?”

    “雖然天下九州,人雄輩出,可這朝陽鍾響,非同小可。十萬年難遇,不管響幾下,都是出了大事。”

    鶴發童顏的正神,幽幽道:“偏偏在這個時候,朝天鍾響,不能不讓人多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