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零章大風(二)求訂閱

字數:3721   加入書籤

A+A-




    “駕,駕,駕,”

    有鄮關隘,關門大開,姒伯陽與上陽仲二人,以及身後數十騎兵,策馬入關。

    數十騎呼嘯而過,卷起一陣塵埃。關隘之中,兵甲林立,一隊隊輔兵與正兵,站在旌旗之下。

    馬蹄交錯,踏踏作響。一路無話,臨近官邸的時候,自有兵卒上前牽馬,眾人紛紛翻身下馬。

    站在府門前,姒伯陽問門前衛士,道:“吳使,可有何異動?”

    衛士抱拳,道:“回稟上君,那吳使自從與許先生,一並進入正廳之後,並無任何異動。”

    姒伯陽點了點頭,思量了一下後,又道:“那,可有何怨忿之言,或是表露出對我越國的敵視?”

    衛士回道:“這些都沒有,吳使表麵上看起來很平靜,沒表現出什麽怨忿。”

    聞言,姒伯陽眉頭一挑,淡淡道:“你確定,他一點怨忿的跡象,都沒有?”

    衛士道:“確實是一點怨忿的跡象都沒有,自從吳使進入府邸之後,他就沒離開過我等的視線。”

    “對其一言一行,卑下都有關注,吳使進入府邸後,就在正堂靜待君上,其間並沒有什麽小動作。”

    姒伯陽笑了笑,道:“這個吳使,倒是好耐性,就這麽老老實實的在府裏等著我,倒是讓我有些難以置信。”

    說著,姒伯陽話音一轉,道:“不過,越是這樣的人,反而越是難以對付,喜怒不形於色的人物,才是真豪傑、真英雄。

    “上巾英明,能被吳君派來越地,自然有他的出眾之處。他要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那臣就該懷疑,吳國是否想要開戰了。”

    上陽仲笑嗬嗬道:“現在看來,吳君並不想開戰。吳國真要是準備與越國一戰,吳使的態度,絕不會像現在一樣。”

    “他應該主動尋釁,爭取將挑起國戰的責任,推給咱們。而不是像現在一樣,這麽……安靜!”

    姒伯陽輕聲道:“我也是這麽想的,吳使的態度,一定程度上就是吳國的態度,吳國在短期內,不會與咱們貿然開戰。”

    “嗬嗬……既然不會開戰,那再大的仇怨,也有緩和的餘地,你說是也不是?”

    “上君說的是,”

    上陽仲道:“可,這位吳使來者不善,咱們還是要謹慎應對。不然讓其在開國大典之上生事,豈不是讓列國看了笑話?”

    姒伯陽道:“所以,咱們才要試其成色,看看他能給我造成多大的困擾。然後再決定,如何處理他。”

    說完,姒伯陽徑直走入府邸,左右部曲緊隨其後。

    上陽仲看著眾人背影,沉思了片刻,轉而笑著搖了搖頭,低語道:“看來,君上是早有定計了。”

    ——————

    “如此簡單的陳設,隻有一張桌子,幾張椅子,越人有這麽困苦?”

    正堂大廳之內,一個灰袍男子手撫著靠椅上,目光饒有興致的打量著廳內陳設。

    “或許,不是困苦那般簡單,在其清貧之下,藏著的……是整兵戎邊,聞達諸侯的勃勃野心。”

    看到這些,鍾石了然一笑,呢喃道:“英明之主,野心勃勃,嗬嗬……”

    沒錯,這一次參加越國開國盛典的吳國使節,正是吳君的心腹內臣鍾石。

    鍾石可是在吳君麵前,誇下海口,要讓越國在開國大典上,狠狠跌個跟頭的。為了實施謀劃,這才以使節身份進入越國。

    當然,作為吳君心腹,鍾石可不是個簡單人物,以鍾石在吳國的的地位,參加越國開國盛典還是綽綽有餘的。

    越使許端一臉漠然的坐在一旁,悄然注視鍾石的動作,眼底深處帶著一抹審視。對鍾石的危險性,許端是最有發言權的,

    在吳國真切感受到鍾石權利後,許端不能不對鍾石有所警惕。尤其是在鍾石,明確的露出過口風,要將他收為己用之後。

    已經領教對鍾石的手段,還有著三分戒懼的許端,自然不會輕視這位。在許端看來。鍾石就如一條毒蛇,其毒足以致命。

    若非必要,許端絕不想再見到鍾石這張臉。

    這時的鍾石,對許端隱晦的監視視而不見,他隻是坐在靠椅上,入目所及,眸光中的那一抹幽深,也愈發的深不可測。

    就在鍾石入神的想著心事的時候,正廳外一聲呼喝,打斷了鍾石的思緒:“參見,上君,”

    “上君?”

    鍾石乍然聽到這個稱呼,稍稍有些愣神,轉而就恢複過來,看向許端,道:“不枉我等了兩個時辰,這位正主終於是來了。”

    許端在廳外呼聲響起時,就已經起身離座,道:“上君已至,使節不妨與我一起,迎接主君?”

    鍾石自無不可,不緊不慢道:“恭敬不如從命,”

    鍾石與許端起身之後,剛到廳門前,就見姒伯陽與上陽仲二人走來。不待他們走到身前,鍾石上前幾步,突然拱了拱手。

    “吳國使節鍾石,見過山陰首領!

    官邸正堂,鍾石麵上帶笑,向姒伯陽躬身一拜。看似把禮做足,可是他一開口,卻讓踏入正堂的姒伯陽,臉色霎時一冷。

    姒伯陽瞥了一眼許端後,道:“你叫我什麽?”

    鍾石嘴角一動,道:“吳國使節鍾石,見過山陰首領。”

    姒伯陽輕聲一笑,道:“好啊,好個山陰首領,難得吳君還記得,我這個小小的山陰首領。”

    “怎麽,吳君是不準備承認,我這個越君的法統嗎?”

    這山陰首領的稱呼,在以前聽聽也沒什麽。可在即將建國的當下,再說什麽山陰氏的話,隻會讓姒伯陽等君臣猜疑其心。

    畢竟,會稽氏族剛被姒伯陽以絕強的實力,強行捏合到一起。

    正是需要磨合、信任的時候,而這一句山陰首領,極有可能造成君臣嫌隙。

    一旦讓山陰氏族以外,其他氏族重臣聽到這話,難免會有隔閡。說不定會在內部,掀起一場不大不小的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