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煉神(二)求訂閱

字數:3860   加入書籤

A+A-




    所謂‘金肌玉骨萬道全,堅固金剛形不壞’,一朝達成此境界,白日飛升非妄語,脫殼出竅是陽神。

    此刻,姒伯陽全神貫注於祖竅,以《太上洞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所載之法,觀想凝煉這一尊先天太上洞淵帝君。

    這一尊先天真聖太上洞淵帝君,氣度雍容。

    頭戴冕旒,身著霞衣,妙道真身,紫金瑞相,端坐於九色蓮花寶座上,身下一九頭青獅口吐焰,簇擁寶座。

    周身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眾多仙真、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身旁。

    下有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金童玉女、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護衛身旁。

    此為先天真聖太上洞淵帝君的大道法相,觀想這一位真聖法相,參悟這位真聖帝君的大道妙諦,由此修行洞淵無上妙法。

    太上洞淵帝君,是為道門三官大帝之一,乃是水官解厄洞陰大帝的別號。

    這三官大帝,是為天官賜福紫薇大帝,地官赦罪清虛大帝,水官解厄洞陰大帝,亦稱為‘三元’。

    在道門神話譜係中,‘三元’地位清貴,‘三元’之位格,幾可與四禦相提並論,僅在三清祖師之下。

    由此可見,太上洞淵帝君的地位之高!

    隻是,無論太上洞淵帝君,還是水官解厄洞陰大帝,地位固然尊崇,可祂們在神話譜係中,都不十分出名。

    但,這二位的尊號不出名,不代表祂們其他尊號,一樣不為人所知。

    大羅神仙,尤其是年歲極長,曆劫無數的大羅神仙,一般都有幾十上百個不同的尊號。

    這些尊號,有的是大羅化身所有,有的是本尊大羅所有,有的是道門大羅,有的是佛門聖佛,甚至還有魔門天子。

    這就是大羅級數,化身億萬的大神通。不隻局限於一個陣營,不隻局限於一個立場。

    太上洞淵帝君、水官解厄洞陰大帝的尊號,就是一位曆劫大羅所有。

    而且,這位曆劫大羅,同樣有著尊號,其號為‘東極青華上帝、太乙救苦天尊‘。

    要說太乙救苦天尊,可是一位赫赫有名,遍數道門神話譜係,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角色。

    先天真聖太上洞淵帝君,作為太乙救苦天尊的先天化身。

    以太上洞淵帝君神形,為道法神髓的《太上洞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自然是出自太乙救苦天尊的手筆。

    經太乙救苦天尊,幽冥教主之手,《太上洞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的高明可想而知,太乙出品,必為精品!

    “……”

    姒伯陽神入冥冥,心神誦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咒燭無窮照法界,大光大明三景輪。”

    “明過日月及天光,昭燭幽途普開朗。咒音無窮通法界,神雷天鼓玉音傳。”

    祖竅之內,元神演化,清者上升,化為大道清氣。

    一點純陽元神化為根基,承載太上洞淵帝君神形,這帝君眉目威嚴,氣度超然,九色寶輪,在其身後綻放萬丈神光。

    這卷《太上洞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是再正統不過的神元之道的法門,一上手就是開啟先天祖竅,觸及一絲靈神之變。

    全篇講的都是如何定神、出殼,煉陰神、轉元神、修陽神,最後拋棄肉殼,羽化飛升,抵達東方長樂世界。

    縱然,此方宇宙與姒伯陽前世宇宙不同,東方長樂世界是不可能有了。

    可《太上洞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依舊是真法,修行徹證圓滿,一樣能獲得大能力。

    ?

    此法證就的陽神之境,雖非金丹大道之天仙,又與天仙道法殊途同歸,都為大道正途。

    “唏——噓——”

    姒伯陽元陽之身,不知何時,漸漸蜷縮一團,猶如一個渾圓胚胎,整個人的呼吸,暗合動靜之理。

    在這個過程中,姒伯陽的精血元氣,緩緩凝聚在眉心,使得眉心之間,出現一點丹砂。

    丹砂一成,姒伯陽隻感到祖竅轟隆一聲,那一尊先天帝君,真聖大羅的法相,緩緩睜開眼睛,與姒伯陽視線交錯。

    這一刻的姒伯陽,仿佛化身為太上洞淵帝君,化身為幽冥教主,太乙救苦天尊。

    超然物外,俯瞰大千,把握六道,運轉輪回,天地滅而吾不滅,日月隕而吾不隕,這就是太乙救苦天尊的意境。

    在姒伯陽沉浸於參悟太乙救苦天尊的道與法時,他的元神本相也在變化,周遭不時就有金童玉女、真人力士的身影浮現。

    良久之後,金童玉女、真人力士的身影全都歸於虛無,隻有祖竅中央的太上洞淵帝君法相,顯化的法理愈發難以揣測。

    姒梓滿眼睛半開半闔,絲絲金光若隱若現。

    以姒伯陽的天仙道行,就算轉世的隻是他一絲分神。

    可以這分神的本質,高屋建瓴之下,須臾之間,就使得《太上洞淵三昧帝心光明正印》登堂入室。

    ——————

    山海界,

    赤縣神州,

    “呼——”

    山陰城邑,靜室之內,姒伯陽緩緩吐出一口濁氣,這一口濁氣悠長無比。

    在這口濁氣吐出後,姒伯陽整個人身心一輕,氣血似鉛汞,流動周身,精元如雲如雨,真炁沉浮不定。

    端坐蒲墊上,三花五炁,慶雲升騰,姒伯陽幽幽道:“煉第二元神,身外有身,”

    “以轉世投胎之法,獲得一具血肉元胎,由元胎完滿身外化身。”

    “如此,既能免得元氣虧損,根基削弱,也能讓這尊化身,再走一次修行路,夯實自身道業,利遠大於弊。”

    姒伯陽眸中神光閃爍:“最主要的是,可以借著小千世界與大千世界的時間流速不同,打個時間差。”

    “本尊坐鎮山海界,化身在小千世界參悟道法,待到本尊化身合二為一後,收獲必然不小。”

    “甚至,法力精進到一定程度,也能開始著手煉化這塊玉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