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四章萬象(二)求訂閱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A+A-




    “難道,真要提前開戰,滅掉吳國,才能安心休養生息?”

    “隻可惜,開戰的時機未到。”

    姒伯陽站在窗前,麵色冰冷,手掌按著腰間玉帶,久久無言。

    吳國針對越國的種種,確實打在了越國的七寸上,其閉關鎖國之策,讓底子尚薄的越國,日子越發難過。

    實際上,越國舉國之力開拓天外,就是在吳國閉關鎖國下,不得不尋找一條出路。掠奪天外世界,以補自身所需。

    隻是那些天外世界,也不是任由越國予取予求,不知反抗的。天外世界的底蘊,或許不及山海界的底蘊那般深厚。

    但是能延續千萬載的文明,終究是有其閃光點。越國防風神兵再是厲害,要想鎮壓一座世界,還是有些力有不逮。

    雖然,小千世界的頂點,就是神魂級數的高手,似小青山界一般異常的小千世界,不能說沒有,可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越國要想鎮壓小千世界,隻需讓幾尊地祇降臨,讓地祇級數的存在領軍,不能說是無往而不利,其形勢必然會大為改觀。

    可是受限於世界規則,小千世界的頂點,隻能是神魂之境,再往上就是破格級的存在,會受到世界本身的排斥。

    越國一方的地祇,想要降臨小千世界,隻能削去自身道行,才敢踏入小千世界。

    要不然,在世界規則的排斥下,就是地祇級數的人物,都有可能死在神魂人物的手上。

    據上陽仲回稟,防風神兵在天外世界,也不是一麵倒壓著天外土著打。而是雙方互有勝負,隻是防風神兵勝多負少而已。

    然而,帳不是這麽算的,五百防風神兵是神軍種子,死一個就少一個。

    而天外土著,不說是殺之不絕,但用一百個天外土著以命換命,兌一個防風神兵,也是不虧。

    天外世界的開拓,不是一時之功,不能操之過急。要經過多次權衡,與天外土著反複較量,才能出結果的。

    如此一來,就形成一個怪圈,越國越是支持天外世界開拓,國內緊繃的那根弦,非但不見緩解,反而被拉的愈發的緊。

    正是察覺到這一點,姒伯陽不止一次想過開戰,以戰爭手段,解決吳國的封鎖。

    隻是,這又談何容易!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兵伐吳國,乃至吞吳,都不是那麽簡單的。

    他雖然有心起兵,達成吳越稱霸之基。但吳國有小霸之實,以當前越國國力,貿然與吳國開戰,勝負不過五五之數。

    這,不是姒伯陽想要的,他想要的的一鼓作氣,拿下吳國,而不是與吳國形成拉鋸,最後引來三苗等大國橫加幹涉。

    有著幾大邦國在前,姒伯陽不認為自己,能頂住這些壓力,實現吞吳的壯舉。

    “忍!”

    “忍!”

    “忍!”

    姒伯陽驟然轉身,來到案幾前,攤開案上的布帛,執筆在手,深吸了一口氣,一字字‘忍’字落於其上。

    每一個‘忍’字,都筆鋒外露,透過布帛,刻在案幾上。

    忍耐,他要忍耐,他要忍下這口氣,現在不開戰,不是怕了吳國。而是開戰,誰都不能保證一擊必殺。

    不能一擊建功,等到吳國警覺起來,就失了突然性。

    姒伯陽不介意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準備完全以後,再對吳國痛下殺手。

    此時的越國,就如一口藏鋒已久的寶刀,寶刀不出鞘,不代表砍不動人,

    他要收斂鋒芒,待到蓄無可蓄,就是他這口寶刀出鞘,嶄露殺機的時候。

    “小不忍,則亂大謀,以一時陣痛,換一世功利,值得!”

    心頭鬱氣,隨著這三個‘忍’字,漸漸宣泄出來,姒伯陽眸子中,閃爍點點幽光。

    依著他的脾氣,他當然想拔劍殺入吳國。而作為諸侯國君,他又不能肆意而為。

    越國數百萬百姓,就是姒伯陽的軟肋,大戰一起,生靈塗炭,沒有萬全把握,能不動兵戈,還是不動的好。

    吳國百姓的生死,還不放在姒伯陽眼裏,但越國百姓的生死,姒伯陽就無法置若罔聞了。

    因果與氣運交織,作為煉氣士,姒伯陽對此尤為敏感。

    元神成就,一念清明,修行人臻達此境,不知氣運,不明因果,遲早道心蒙塵,劫數臨頭。

    若要因姒伯陽冒進,致使臣民血流漂杵。那時就是吞滅吳國,對姒伯陽亦是得不償失。

    介時,國祚震蕩,氣運低迷,沒有百年休養生息,越國將再無向外擴張的能力。

    這一點,是姒伯陽與越國一眾重臣,所不能接受的。

    天子時日無多,天下紛爭將起。

    在這個時候,一百年的休養生息,無疑會讓越國,錯過這一次天下大亂,秩序重定的饕餮盛宴。

    平常時候,公、侯、伯、君四等諸侯,每一等國爵的跨越,都需成千上萬年的經營,才有可能成功。

    而新舊交替,天子易位,就是各路野心家,實現自身階層跨越的機會。

    大戰之時,要是能準確站隊,最底層的封君,未嚐不可能成為一方國侯,乃至僅次於天子的國公。

    須知,四等諸侯,象征著諸侯中的四大階層,跨越每一個階層,邦國的國力都有著飛躍式的發展。

    站在諸侯最頂點,得享國公之位者,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角逐攝政君之位。

    在老天子龍禦歸天後,當是攝政君接替天子大位。國公之位的分量,由此可見一斑。

    正是知道亂世,是越國跨越階層的好機會,姒伯陽與一眾越國重臣,如何願意吞吳之後,再休養生息百年。

    與其急功近利,不得不休戈百年,還不如在有著十足把握之後,再對吳國下手。

    ——————

    與此同時,小青山界,有豳氏,

    草廬之中,姒伯陽的第二元神,徐徐睜開雙眼。

    就在姒伯陽睜眼的刹那,一絲精芒,乍然而現。

    嘩啦啦——

    雲浪翻滾,姒伯陽眉心祖竅,始玄元三氣環繞,隱約有大道之音盤桓,直到化作三尊不可捉摸的虛影,隨後歸於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