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提前謀劃

字數:4312   加入書籤

A+A-


    王奇看到令狐千裏,笑道:“大都督,何事如此慌張?”

    令狐千裏直接落座,道:“小侯爺,我剛得到消息,晉王得了陛下的授意,拜你為師。隻是小侯爺隨你出宮,要隨你習武,你卻把他晾在院子中,不搭理他,可有此事?”

    王奇的臉色,頓時冷肅下來,問道:“大都督,莫非是來興師問罪的?”

    令狐千裏道:“當然不是。”

    旋即,令狐千裏又道:“事實上,我來見小侯爺,是告訴你一件事。麗妃娘娘知道了此事,已經斥責了晉王。麗妃孃孃說,不管是什麽情況,晉王都不應該擅自離開。”

    王奇說道:“大都督,我答應收晉王為徒的約定,已經完成。涉及到晉王,我會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幫襯一二。隻是更多的,你不必找我。畢竟晉王早慧,有自己的主意。”

    令狐千裏的臉色大變。

    怎麽回事?

    王奇的態度有問題啊!

    如今的王奇,不是昔日剛入長安時的王奇。王奇瑞如今掌握的力量,極為不凡。如果晉王能得到王奇的扶持,將來必定能執掌大周天下。

    一旦錯過,那就不妙了。

    等於錯失良機。

    令狐千裏神情肅然,沉聲道:“小侯爺,晉王年少氣盛,他不告而別,的確不應該。小孩子,有些小孩子氣,還請你見諒。”

    王奇道:“大都督,其實你大可不必道歉。晉王是晉王,他又不是你的兒子,何苦如此?”

    令狐千裏卻是搖頭,道:“小侯爺要怎麽才願意,真心實意教導晉王呢?”

    王奇道:“我一個普通人,哪裏有能力教導晉王。大都督,也就看在你的麵子上,我才收下晉王為弟子。事實上,我昨天是想考驗一下他的耐性,可惜他年紀小,又自以為是。一個這樣的人,不值得扶持,不值得我效力。”

    “唉……”

    令狐千裏歎息一聲。

    他鄭重道:“小侯爺,晉王畢竟年幼啊。”

    王奇看著令狐千裏的神情,心下對麗妃的手段,更是驚駭。

    要知道令狐千裏作為黑龍台的大都督,手段驚人,心思狠辣,心智更是卓絕。可是令狐千裏,卻是心甘情願為麗妃效力。

    不管麗妃用什麽手段,讓令狐千裏效忠,其人都不簡單。

    手段讓人讚歎。

    王奇心思一轉,思考著這事情的處理。

    令狐千裏死心塌地追隨麗妃,這樣的人,即便明智,也不可能長久。不過當下,王奇還在長安,還需要和令狐千裏虛與委蛇,畢竟在長安這裏,要借助令狐千裏的地方很多。

    另外,暫時不能得罪麗妃。

    這女人的手段不簡單。

    隻有等王奇離開長安,才算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王奇心中有了定計,便道:“大都督,要讓我原諒晉王可以。讓他執弟子之禮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少來了。”

    呼!

    令狐千裏鬆了口氣。

    他就擔心王奇咬定了不鬆口。

    如果是這樣,雙方的關係,會變得很僵。屆時,晉王想扭轉局麵,就會變得非常困難。甚至於,屆時晉王要奪嫡,也不大可能。

    令狐千裏道:“小侯爺的要求,完全合理,沒有問題。我回去後,會通知麗妃娘娘,讓他安排晉王來小侯爺府上,執弟子之禮的,不會有半點的逾越。”

    “好!”

    王奇點頭就應下。

    頓了頓,王奇又道:“大都督,可還有其他的事情?”

    令狐千裏道:“的確是有一事情。”

    王奇道:“什麽事情?”

    令狐千裏說道:“黑龍台方麵,剛得到密報,大周東麵的青州轄區,出現大量的百姓聚眾作亂。整個青州,都亂成了一鍋粥。青州牧,以及各郡官員,或是逃走或是死去。”

    王奇道:“如此說來,朝堂上的爭鬥,或許會受到青州的影響。”

    “是!”

    令狐千裏道:“我是這麽認為的。”

    王奇道:“大都督的消息,我知道了,多謝。”

    令狐千裏道:“告辭!”

    說完,令狐千裏就起身離開,王奇緊跟著,就徑直往諸葛豐的院子去。他來到諸葛豐的房中,說道:“兄長,剛得到了一則消息,很是重要。”

    諸葛豐道:“什麽消息?”

    王奇道:“是關於青州的消息,青州方麵,百姓殺官造反,地方徹底亂了。不論是州牧,亦或是郡官,甚至是縣官,或死或逃,情況極為艱難。”

    諸葛豐聞言,忍不住喟然歎息道:“大規模的戰亂,真的是爆發了。青州的大亂,或許就是拉開大周動蕩的序幕。值此之際,也不知道,朝廷會派遣誰前往鎮壓叛亂。”

    王奇道:“鎮壓叛亂的事情,和我們扯不上什麽關係。不過我今天前往趙紹的府上時,他曾推心置腹的說了一番話。”

    諸葛豐道:“什麽話?”

    王奇道:“他讓我尋求外放為官的機會,在亂世中,奠定立足的根基。”

    諸葛豐道:“這麽說,趙紹認為天下大亂在即?”

    王奇頷首道:“是這個意思。”

    諸葛豐仔細的思考著,他點了點頭,道:“二弟,其實我也讚同尋求外放的機會。因為如今的朝廷局勢,已經進一步惡化,爭鬥愈演愈烈。這時候留在朝中,就是給自己增添麻煩的。留在朝堂中,反倒舍了絕佳的崛起機會。亂世中,唯有軍隊,才是立足之本。”

    王奇道:“是這個意思。”

    諸葛豐順勢道:“如果要外放,自然是去青州。畢竟青州方麵,北海國有我們的力量在。有楊山君的這一支力量,天然就有了優勢。”

    王奇道:“希望是如此,不過這一安排,暫時還早。”

    諸葛豐說道:“雖說暫時不涉及到這些,可以預見未來會發生。這些,都是需要安排的。”

    王奇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誠如兄長所說,的確可以朝這方麵謀劃。雖說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至少,需要早做安排。”

    諸葛豐想了想道:“這一事情,我來親自謀劃。另外,對付魏元禮的事情,我也會加快速度。畢竟時間不等人,等不得了。”

    王奇道:“兄長言之有理,可以加快速度。”

    諸葛豐又說了當下長安的局勢,他不似王奇每日都有交際,事情極多。諸葛豐大多數時候,都是留在府上,不斷匯總資料做分析,以便於早做布局。

    兩人商量著接下來的安排,事情安排妥當,才各自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