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見李世民
字數:6961 加入書籤
扯遠了。李佑回城也是浩浩蕩蕩。早在幾天之前,沿路驛站便有快馬加鞭到京城稟報。(這是必須的,這畢竟是兵馬的動向,驛站都不稟報,還要驛站有何用。)
所以李佑他們回城也並不秘密。早在幾天之前,該知道的人也都已經知道了。
堪堪能看見京城明德門,便能城門口那浩浩蕩蕩的人影。首先中間的便是母妃陰妃娘娘,旁邊的便是程咬金,秦叔寶,尉遲恭,等人,在旁邊的是巧兒推著秦落落的輪椅也在現場。
還有一人李佑並沒有忽視。雖然李世民沒有來,但是他的貼身公公王公公卻已經到了現場。
李佑一夾馬腹,星火燎原甩開隊伍。向著城門奔騰而去。靠近之後才減緩速度。
李佑翻身下馬,來到陰妃身邊,深深彎腰九十度“母妃。孩兒讓母妃擔憂了。”
陰妃感覺攙扶起他,一臉欣慰,眼中卻已經有了淚水閃爍,連連搖頭“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看著這個現在變得剛毅果敢,文武雙全的孩子。隻能感歎自己的佑兒長大了。懂事了。不再如往年那般頑皮搗蛋。
“佑兒,這次隨軍出征。可傷到哪裏??”陰妃雙手緊緊握著李佑的手,眼神擔憂的上下打量。
尉遲恭這時候哈哈一笑說道“娘娘過於擔心了。楚王雖然年幼,可這本事可真不小。當初楚王和老夫左右夾擊叛軍。楚王一杆長槍,硬是殺出一條血路,帶領騎兵,在敵軍之中來回幾次穿插!
在過幾年,我們這群老家夥都不是楚王的對手咯。”
秦叔寶撫須而笑,一臉的自豪。這個畢竟是他交出來的徒弟。李佑被誇獎,他自己自然也感到自豪。
程咬金連忙問道“那大老黑,俺家那幾個傻小子怎麽樣?在戰場上慫沒慫?如果那個混球上了戰場認慫,俺老程就直接打斷他的腿,還不如做一個廢人讓人省心。”
幾個好兄弟騎著馬,剛剛走近,就聽見程咬金那大著嗓門吆喝著要打斷自己兒子的腿。將這幾位兄弟嚇得雙腿一軟,差點就從馬背上跌落下來。還好有馬鞍和馬鐙固定。
尉遲恭連連擺手“幾個小子都很英勇。殺起敵人也毫不手軟。我們都老了,大唐以後也是後繼有人啊。”
“爹!”“父親大人!”幾兄弟紛紛翻身下馬,來到各自父親身邊行禮問安。
看著自己孩子一身戎裝,英姿勃勃,幾位老國公內心也很是欣慰。不過現場卻還是有著訓斥之聲。這隻是他們的相處方式而已。
王公公這時候來到李佑身邊說道“殿下,聖上在宮中等著殿下。”
李佑點頭“知道了,王公公稍等一下,佑便來。”
寬慰母妃幾句,李佑來到巧兒和秦落落身邊。兩女紛紛喊道“殿下。”“楚王哥哥。”
這時候從後麵由站出一少女,正是中華樓老板方蘭君。之前都沒注意到她。隻見她也對李佑行禮問安“楚王殿下。”
李佑輕輕點頭“這段時間本王不再京城,一切可出現什麽問題了嗎?”
幾女都是搖頭。巧兒說道“殿下,你在臨走之時安排的升降梯已經製作完畢。我們都有嚐試,真的是非常方便。”
說到這個升降梯,秦落落就流下眼淚,淚眼汪汪的看著李佑道“楚王哥哥,你對我太好了。落落無以為報,從今以後,隻要楚王哥哥不嫌棄,落落願為奴為婢,侍奉楚王哥哥左右。
楚王哥哥以後無論讓落落做什麽,落落都絕對聽話。”
看著這個坐著輪椅的小女孩,李佑淡淡一笑“小傻瓜,別想那麽多。如果不是你,本王也不會想到升降梯這麽好的點子啊。”
李佑說罷,看向方蘭君說道“這個升降梯如果方便,那就也安裝到中華樓吧。那樓高五層,雖然不高。但有了這升降梯更顯中華樓的高端不是嘛?”
方蘭君連忙點頭應下“殿下所言極是。民女回去就安排。”
這個升降梯的確是因為李佑覺得秦落落坐著輪椅,沒辦法上下樓梯。所以才想到後世的電梯。
然後才草創了現在用水實現升降的升降梯。
這雖然是為了秦落落。但是反之,如果沒有秦落落,李佑也不會想去做一個升降梯。也許以後會有,但是現在絕對不會出現。
所以說是秦落落成全了升降梯,讓升降梯提前不知多少量問世,也是可行的。
既然都已經做出來看了,那自然是要利用起來啊。不然豈不是暴政天物了。
“巧兒,有個小姑娘想要跟著本王來京城玩玩。他是應國公的小女兒。你去將她接過來吧。”
“應國公的小女兒?”巧兒雖然疑惑,但還是應了一聲,不用提醒便向著那唯一的馬車而去。
片刻巧兒便帶著一個粉雕玉啄的小姑娘從馬車中走了出來。現場所有人都疑惑這小姑娘是誰。
程妖精更是嗬嗬怪笑的湊到李佑身邊說道“我說你小子這又是從哪裏拐騙來的小女娃?不過這也太小了吧。”
李佑無聊的對程妖精反了一個白眼,也知道他是開玩笑的,所以也沒在意。走到武珝麵前。
發現她眼中還是有一些怯意,卻被隱藏的很好。還一臉好奇的在每個人臉色打量。
李佑走過來拉住她的小手,對她溫和一笑。眼中再無怯意。
“這是應國公的小女兒,她的名字叫武珝,現在是跟著佑來京城玩玩而已。”李佑為眾人介紹一句,然後拉著武珝來到母妃身邊說道“這是本王的母妃,小珝稱呼娘娘即可。”
“娘娘。”小武珝怯生生的打了一聲招呼。陰妃笑著應了下來“哎,小武珝啊,記得你不滿一歲的時候,本宮還抱過你呢。沒想到現在都長這麽大了。”
“這是我師父,翼國公!”“這是盧國公!”“這是吳國公!”
隨著李佑的介紹,小武珝也是一一行禮,應對的有禮有節。幾位長輩也對她笑容有加。紛紛稱讚她的父親應國公武士彠。
見禮之後,李佑再將小武珝交到巧兒手中說道“將他領會楚王府,本王要去見父皇。”
有對秦懷玉等人吩咐到“你們將隊伍拉回營地,就各自回家,和家裏人好好團聚團聚,明天再來報道吧。”
“是!!”
眾人笑著一同入城,然後分道揚鑣。李佑隨同陰妃和王公公一同前往皇宮之類。而巧兒等人全都會楚王府,幾位國公自然也是各自回府。
進入皇宮,陰妃也回了自己的寢宮。就隻有李佑跟隨王公公一路來到弘義宮,麵見李世民。
在李君羨通報之後,李佑得到允許,進入其中“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放下奏折和毛筆,站起身來一雙虎目上下打量著李佑。這目光讓李佑都感到不寒而栗。帝王之威,還真的是不好受啊。
好記的一起小時候,犯錯之後,站在家長或者老師麵前,心中的忐忑感嗎?雖然李佑現在心裏是成年人的心理,如果相信情景再現也不會有小時候的忐忑感了。但是現在這種感覺居然比小時候還要強烈的多。
但是雖然心中忐忑不安。成年人終究是成年人。表情管理還是很到位的。始終一副寵辱不驚,平平淡淡的樣子。
李世民隨即哈哈大笑道“不錯,不錯。佑兒有朕當年風範。你的所作所為,朕已經了然於胸。此次出征可有什麽感悟啊?”
李佑也不遲疑,直接開口說道“父皇,這次佑隨軍出征,仗著兵器之優,在戰無不勝。但也難免有傷亡出現。佑希望出台對傷亡將士更好的政策。”
李佑的所作所為,李世民雖然了解一個大概。但確實還不知道李佑所言何意。直接說道“你有什麽,大可直言。”
李佑也不含糊,直接開口說道“軍人是保和平,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其實最主要的就是看他的軍事力量是否強大。
軍人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們保衛了大唐的和平穩定。才有大唐百姓的安居樂業。父皇,大唐將士應該得到善待啊。”
李佑虛眯著眼,手指敲擊著桌麵,半晌之後說道“佑兒,朕且問你。朝廷有文武雙方。現在是和平時期。武將地位過高,武將數量眾多。是不是影響到了其他大臣的施政?
和平時期,應不應該繼續保留鼎盛的武將和軍隊??”
李佑聽聞此言,也是一愣。現在想想好像也是,想想那大朝會時期。文臣武將全部並列在大殿之上。無論是什麽提案,文臣武將好像都有發現的資格一般。
嚐嚐因為一件事情,文臣武將居然能大吵特吵。說句實話,往往武將並不懂施政,但是往往和平事情,軍事方麵的又少。為了增加存在感。武將在大朝會上往往都想要說上兩句。
甚至因為一件政事,和大臣吵得不可開交。可是這些事情,武將很多時候都是一知半解的啊。
所以很多朝代,到了和平時期,皇帝都會打壓武將,要麽外派,要麽打壓的沒有發言權。
李佑想了想說道“父皇,文臣武將並不衝突。可你非要將他們放在一起,怎能不衝突?文臣管政。武將管軍,分開就行了啊。一場戰爭,打不打,文臣說了算。怎麽打,武將說了算。
武將不摻和政事,文臣不摻和軍事。如此一來,才是正確的相處方式啊。”
李世民眼睛一亮“對啊,佑兒說的太對了。打不打,文臣說了算。怎麽打,武將說了算。”
李佑繼續說道“父皇,在和平時期,如果為了國內的發展。在完全能夠保證國防力量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減少軍備。但是往往不可打壓武將和軍卒的地位。這堪比殺雞取卵。”
“說說你的想法吧。”
“父皇其他的先不提。兒臣建議,建造一座烈士陵園。讓那些為大唐,征戰犧牲的將士有個魂歸之處。後人有祭拜之處。”
“烈士陵園?”李世民想了想說道“你所言的烈士是特指犧牲的將士嗎??”
因為在古代,所謂的烈士其實指的是有氣節,有壯誌的人。而非死人。所言李世民才對烈士陵園感到不解。
李佑點頭說道“對!每一個為保衛大唐,保衛百姓而犧牲的將士。朝廷都應該頒發烈士勳章,埋葬在烈士陵園。受後世敬仰,拜祭。”
李世民遲疑的說道“你說的這個倒也不難。可是在外征戰的將士犧牲後,怎麽運得回來?你可知道一場戰爭下來,成千上萬的屍體。而絕非你這次的小打小鬧。”
李佑點頭“兒臣自然知道。但是如果采取火葬。隻需要帶回將士們的骨灰。自然就可以辦到這一點了。”
“火葬?”李世民冷哼一聲“你說的輕鬆,你可知有幾人願意火葬。”
李佑淡淡一笑。再次將忽悠自己手下軍士的那番話說了一遍。說什麽,人事之後,靈魂就會飄到地府。可是身體還在陽間,他就是一個不完整的鬼。需要將身體燒給他,就好比少紙,燒錢,燒香一樣。
反正就是一番瞎侃,將李世民都忽悠的有些發愣。不過要忽悠到他也不容易。隻是淡淡問了一句“所以,他們相信了。”
得了。聽見李世民問出這句話,李佑就知道他沒有相信。疑惑問道“父皇為何不相信呢??”
李世民冷哼一聲“你這點把戲,還想瞞過朕嗎??不過如是你這套說辭,能夠讓將士們同意,朕也沒意見。”
李佑眼前一亮“那父皇,這次我手下幾位將士犧牲了,他們的骨灰也已經被帶了回來。我們的烈士陵園是不是可以先修建了。然後還有烈士勳章。”
李世民想了想。想到楚王府的豪華。覺得這小子在這方麵還是很有想法的。於是說道“可以,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自己來辦了。”
李佑連忙說道“可以倒是可以,可是資金問題,父皇。”
“你不是很有錢嗎?先墊著吧。等朝廷什麽時候有錢了,在還給你就行了。好了就是這樣。你可以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