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上朝
字數:7088 加入書籤
李淵嗬嗬一笑“皇爺爺看著孫兒這楚王府,便應該知道,孫兒的學問便是格物之學。在旁人眼中,這門學問就是奇技淫巧,就是工匠而已。甚至本王說教的還會涉及到商業。
士農工商。孫兒教的學生卻正好就是最下麵的兩等,工匠或商人。那些儒家如何你能看好孫兒呢。”
李淵疑惑問道“其實朕也不知道你為何會行這些粗鄙之事?”
“很簡單。因為孫兒認為,這才是正確的發展之道啊。人類的發展之道,永遠離不開對工具的使用。而發明更好,更方便的工具,便是正確的發展之路。”
李淵無所謂的點點頭“這個便隨你吧。接下來隨朕在別處轉一轉吧。讓朕好好看看你這楚王府。”
“是,皇爺爺請隨孫兒來。”
帶著李佑再次好好參觀了一番楚王府,無論是泳池,西式風格的豪宅,還是後麵的大宮殿都帶著李佑打出去逛了一圈。
甚至李佑還帶著李淵去視察了一番楚王府的護衛營。也是讓那些將士感到欣喜。這雖然不是當今皇上,但也是以前的皇上啊,現在的太上皇呢。
“奴才參加太上皇,參加楚王殿下!!”
解決在兩人閑逛的時候,王德匆匆而來。直接跪在他們的麵前行跪拜大禮。
首先這個跪拜大禮是存在的,隻是尋常上朝,尋常見到皇帝,士大夫不用跪拜,其中也包括大學,國子監的學子,還有朝廷官員咯。
當然了,各種大典的時候,無論是祭天還是其他大典。臣子都必須跪拜皇上。
但是如果是皇家儀仗隊出行,普通百姓是需要跪拜的。
王德是李世民的貼身太監,也算是太監中地位最高的了。但是所謂的太監就是皇家的奴才!奴才跪主子,自然是很合理的。
李淵卻根本沒有回話的打算,居然理都不理跪在地上的王德,徑直越過王德,走了過去。
額,這老頭是將李世民的氣,灑在他身邊人的身上了啊!
李佑上前虛扶“王公公,起來吧。說說你是來找本王還是找皇爺爺的。”
“多謝殿下,多謝殿下!”王德緊張的擦了擦額頭細汗。其實之前李佑都表現的隨和。王德雖然是奴才。那也隻是拱手彎腰行禮而已,並未直接跪拜。
今天這般大動作也真的是跪拜李淵而已。他也知道,這個太上皇心中有氣,而這氣很容易灑在他們這種李二身邊人的身上。
所以是真的不敢有絲毫怠慢。來了就直接跪下。看著李淵沒理他,王德心中是慶幸的。
“殿下啊,陛下讓奴才通知你去上朝啦。”
“哦?去上朝??”李佑有些疑惑的指著自己。雖然自己的親王,但是就自己現在這無論身份還是年齡都不符合啊。
“哎呦喂,我的爺啊。你就快點去換裝出發吧。聖上還在大殿上等著呢!!”
“好好好,你別急,本王這就換裝出發!”李佑小跑追上去,對李淵說明情況。
李淵無所謂的擺擺手“你去吧。朕再繼續轉轉。”
“那孫兒告辭,皇爺爺有什麽盡管吩咐他們即可。”
換上親王服,寬袍大袖還真讓人不習慣。緊隨王德感到弘義宮外!
隻聽王德高深喊道“楚王殿下到!!!”
李世民直接發話“都進來吧!”
王德彎著腰,快步走上台階,恭敬的站在李世民旁邊。李佑作為一個皇子,一位親王,自然無需那般謹慎。
昂首挺胸,行走卻顯得風風火火,到有幾分練武之人的氣勢。坐如鬆,行如風!!
“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點點頭“楚王,今日喚你前來,目的便是為了商討你提出的烈士陵園一事。”
李佑疑惑“父皇,將士們為了保衛和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兒臣覺得大唐,這個他們用生命保護的國家應該給予他們應有的待遇。
烈士陵園,讓將士們的英魂回歸。這便是對犧牲的將士們,應有的待遇。這應該沒什麽可討論的了吧。”
“楚王殿下此言差矣!!”因為文官站了出來“要說對大唐貢獻最大的,那自然應該是我們這些士大夫。而絕非那些當兵的。
殿下可聽說過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群當兵的尋常時候,不過都是被朝廷養著的而已,隻是在打仗的時候,他們才能發揮他們的作用。
而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不正是他們應該的嗎??反觀我們士大夫,治理國家勞心勞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將大唐治理的蒸蒸日上。
現在楚王殿下卻讓當兵的享受後世香火,將我們士大夫至於何處啊??”
“臣附議!如果建設所謂的烈士陵園,臣等為大唐勞心勞力,心中不服啊!”
“臣附議,請聖上定奪!”
嘩啦啦,竟然直接跪下了十位大臣!這場麵讓李佑都是萬萬沒想到。沒想到這個提議居然會引起這麽大的反彈。
“呸!你們是什麽玩意。還有臉在這這裏抗議。俺老程就十分讚成楚王的話。我們在戰場上殺敵的時候,怎麽不見你們啊?我們戰死沙場,要個名分怎麽就不行啦??”
程咬金也生氣了,直接站出來,對著這群跪在地上的眾臣就是一陣狂噴。嚇得這群人連連後退,一袖遮麵。生怕程咬金的唾沫飛射在臉上來了。
李佑抱拳說道“父皇,軍隊的存在,時時刻刻都在發揮著它的價值,而絕非是靠著朝廷無償供養的啊。
若是沒有軍隊,大唐匪患四起。周邊國家劫掠中原。華夏亡國滅種也是旦夕之間。軍隊存在的意義,震懾更大於實戰啊!!
他們也並非無所事事,他們也必須要訓練,保證更好的隨時麵臨戰爭啊。
戰亂時期,是他們拚命,不計犧牲為我們打下這片和平的大唐。和平時期,也是他們在守衛著和平。
那些犧牲的將士。兒臣覺得,烈士的稱號,埋葬於烈士陵園,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屬。
這樣大唐的軍人也將更加擁戴大唐,擁戴父皇,擁戴朝廷。他們即便犧牲,也有著崇高的榮譽。他們往後應敵,即便敵人在厲害,他們也能更加勇猛無畏。”
秦叔寶也站了出來“楚王說的對!末將複議!將士們即便是平時,也絕不是白白讓朝廷供養的。他們也需要努力訓練,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震懾。
有了烈士陵園,死後又了崇高的榮耀,死後也能回來了。末將也相信未來大唐的將士們會因為這個烈士陵園而變得更加勇猛無畏。”
“末將複議!”尉遲敬德也站了出來,隨即大大咧咧的說道“陛下啊,我們都是當兵的,我們並不希望,當我們死後,被埋入那萬人坑之中。”
“陛下”
文官還想發話,李佑冷哼一聲說道“既然爾等如此看不起軍人。那好啊,北方突厥,年年犯我邊境。各位大人去說和一下啊?讓他們將搶我們的都還回來啊?
從三皇治世,五帝定倫,堯舜禹,再到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爭霸。我華夏始終屹立不倒。傲視全世界。
可魏晉南北朝時期呢?這一段黑暗的屈辱史,他們叫我們兩腳羊啊!!那時候你們文人呢?為何沒有拯救天下啊?
各位倒是遺憾沒有生育那個時代啊。不然憑借各位的本領,定然能夠力挽狂瀾的吧。也不用武悼天王冉閔發布殺胡令了吧。”
“你們說說,你們很多人的確為了大唐的繁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你們不是同樣享受著應有的待遇嗎?個個位高權重的。
卻連這點身份承認都不願意給軍隊,你們好大的胸懷啊!!”
李佑的話讓一些人真的感覺到不好意思。不過依然有人不服,剛要說話,李世民卻發話了“好了,驪山前麵修建一座忠魂祠。在驪山前麵圈出一片地來作為烈士陵園吧。”
李世民發話,等於這件事情已經有了結論。軍方這邊連忙跪下一大片“陛下英明!!”
“修建忠魂祠和烈士陵園的事情,全權由楚王負責。戶部發放五萬貫錢給楚王。楚王殿下可不能讓朕和眾位卿家失望啊!”
“兒臣定當給出一個完美答卷!絕對不會讓父皇和各位朝公失望的。”
李世民點點頭“孔愛卿,你可有本奏?”
孔穎達站出來,從懷中拿出一本很厚也較大的書籍說道“陛下,老臣和楚王不負眾望,終於將這本大唐字典給做出來了。”
“哦?這倒是好事啊!快快拿上來,讓朕看看。”
王德連忙小跑下來,恭敬的從孔穎達手中接過字典,小跑上去,再恭敬的將字典交到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這就翻開看了起來,將一朝堂的官員就晾在哪裏不管了。這可就讓眾人趕到十分疑惑。不明白那裏麵都是一些什麽東西。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房大人,你可知道這是什麽字典嗎?”
房玄齡搖搖頭“長孫大人,老夫也沒有聽說孔大人在弄什麽字典啊。”
“咳咳,咳!”杜如晦忍不住咳嗽兩聲,這到不是提醒誰,而是他的身體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隻聽他說道“這書籍出自孔師之手,而且楚王的才學也不一般,那三字經就可見一般了。他們兩人聯手製作,必然不簡單啊。而且這個還,還這麽大一本。咳咳!”
這本大唐字典,裏麵的字體雖然不大,但也不算太小。都是孔穎達寫上去的。所以整本字典顯得又大又後。不過也還能接受。(大概就是文件夾打下,三本語文書的厚度而已。)
房玄齡看著臉色有些慘白的杜如晦,眉頭微皺,心中是真的有些擔憂“克明,你的身體怎麽樣?老夫還是勸你向陛下請假,或者請辭吧。你現在應該好好養病才是關鍵。”
杜如晦卻搖搖頭“不了,不需要了。我應該就是尋常的風寒而已,無大礙,無大礙。”
而武將那邊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一位武將興致勃勃的問了一句“你們誰知道那大唐字典是什麽嗎?”
瞬間周圍的幾個武將都投去詫異的目光,一位撇嘴說道“定是那些酸文章啦。這些管我們武將什麽事。所以就不要在意啦。”
於是武將這邊就再也沒有討論大唐字典的聲音了。
李世民看了半晌,發現這字典果然好用。他之前還真的惡補了一番拚音符號。所以使用起來倒是並不費力。
合上字典,李世民滿意的點頭說道“不錯不錯。這本字典很不錯。看你們大家都對這個感到疑惑吧。孔愛卿,不妨就對大家說說吧。”
孔穎達連忙應是,然後轉頭向所有人解釋道“要想看得懂這本字典,你們首先得去學習拚音之法。會了拚音之法,即便不會識字也能在上麵自學成才”
接下來孔穎達套滔滔不絕的為大家講述了字典的好處。但是幾大家族的人卻感到心中一咯噔。這可不是好兆頭啊。
立刻就猶如安撈不住的站出來,跪地便道“殿下啊,這本字典就是在斷我們大唐的根基啊。絕對不能讓這樣的書籍留存於世啊!”
李世民哈哈一笑“崔愛卿,此話說的倒是有趣了。那你倒是說說,這怎麽就斷我大唐的根基呢??”
這崔大人跪在地上也不起來,連忙說道“殿下,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百姓都會讀書寫字了。那大唐豈不亂套了嗎?”
李佑站出來說道“崔大人,你說的話毫無邏輯性可言。如果大唐百姓都會讀書識字,豈不好事?他們明白道理,才能更好的監督官員和朝廷。才能更好,更有效率的完成朝廷的指標啊。
所以本王覺得,這《大唐字典》對於大唐是百利而無一害。有些人阻攔的別有用心吧。怎麽?怕將來出現越來越多的讀書人,你們的對知識的壟斷時代結束了,你們的地位不保吧。”
“你,楚王殿下,如果人人都能讀書寫字。人人都想考取功名,那糧食誰來種?紡織等各行各業的事情,誰來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