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抗災力度

字數:7211   加入書籤

A+A-


    李佑的身份是公開的。李世民的身份也已經算是半公開了吧。比如這個老人早早就知道李世民的身份。

    李阿敏跑過來,一把將青年拉到身後,一巴掌拍在他腦袋上“人家大老爺問話,你就給我好好回答就行。”

    老者訓完年輕人,隨即心中驚懼,卻不得不強行微笑著問道“這位老爺,你,你有什麽要問的。老朽一定知無不言。”

    李世民指了指雞鴨“這些是怎麽回事。”

    老者回答“這些都是楚王殿下在楊家村養殖的雞鴨鵝,一共多大近二十萬隻呢。不過現在都分散成四個分隊,去了四個最為嚴重的災區。”

    李世民恍然,他記起來了。當初去參觀楊村的時候,當初的養殖場已經有著十萬雞鴨鵝這些家禽的養殖。

    當初他還聽意外,李佑為什麽非要讓村民養這些。現在看著密密麻麻,不同啄食蝗蟲的家禽,好像有了明悟。

    難道那小子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預料了這場蝗災?他還是清楚的知道,那小子得到楊村封地的時候,旱災都還沒出現呢。

    李世民又問道“老丈,這些家禽真的能消滅這場蝗災嗎?”

    老丈嗬嗬一笑“還好還好,老朽相信,再有十天時間,這場蝗災也基本可以宣告結束了。”

    “哦?老丈為何得出如此結論。”

    老者搖搖頭說道“朽說的,老朽也不懂這些。這是我們主家說的。

    我們主家可是楚王殿下。還是那群孩子厲害。他們來看了一番,就說這蝗蟲有多少萬萬隻來的。然後又說繼續下去,十天之後就能將蝗蟲消滅掉了。”

    李世民聽到一個關鍵信息,疑惑問道“那幫孩子?老丈說的是??”

    老者笑嗬嗬的說道“就是楚王府的那幫孩子啊。可真的是太厲害了。不僅僅是這一次,以前他們也經常去工廠天地中工作學習。他們做什麽都很厲害。”

    李世民了解的點點頭“老丈你自己去忙吧,我到處看看。”

    看著家禽的厲害,在看到災民的積極。李世民倒是對這個十天消滅蝗災的說法很有信心了呢。隻需要到時候真的如此便好。

    回到皇宮之後,李世民想了想,還是派人從楚王府的書院將兩位大個學子請來了。

    這兩位一胖一瘦,年齡也已經不小了,和那學員中的小孩子相比,卻不像同班同學,更顯是教書先生一樣。

    他們便是當初李世民親自將他們從太學院調派到李佑的學院去了的。一來是因為李佑的確說動李世民了。

    讓他對李佑提出的那些學科有了認同感。可李世民也覺得現在的大唐很強大,很安穩,他對自己很有信心。不存在事態緊急的情況。自然發展就沒有了必要性。

    這是一個當代人的正常想法。大唐很強大,比其他國家都強大,發展什麽的都沒有必要。

    想一想即便在後世。還有人在叫囂。現在是超級武器威懾的時代,那些常規武器作用不大,應該減少產量和研發成本,軍隊也應該大幅度裁員。

    因為反正是超級武器威懾的時代,感覺這些常規武器和軍人的必要性就失去了。

    在後世也知道,因為有需求,才會對哪方麵進行研發。推動那方麵的發展。

    這些人作為後世人,也比這些古代人還要鼠目寸光。和現在的李世民一樣,眼光太過於局限了。

    李世民雖然對李佑的那些學科有了一定的認同感。覺得推廣這些學科,製造那些工具,推動社會的發展。這好像也沒有必要性啊。現在這樣難道不好嗎?

    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李世民現在的皇帝,真沒必要做出未知的改變。誰知道下一步是不是深淵。到時候能不能吞了他自己都不知道。

    相信秦朝,多麽強大的帝國,卻因為統治者殘暴不仁,而落了個二世而亡的結果。

    想想隋朝,也是多麽的龐然大物。還不是三征高句麗全部翻船了,最終下場,自不用多提。

    所言在李佑看來,雙方同樣是冷兵器。沒有絕對的代差,還處於同一個維度。那就有著非常不確定性。

    今天我能把你按在地上摩擦,明天可能你就能把我按在地上摩擦了。

    李佑作為一個後世穿越過來的人。他的思維沒有被時代局限。他的思維還是唐宋元明清,他的思維還是蒙古入主中原,清兵入關,八國聯軍,華夏的多苦多難。

    他的思維還是在那現代社會。那才是他熟悉的社會。他覺得將世界向科技道路上引領是有必要的。無論有沒有自己的幹預,這個世界走向科技發展也是必然的。

    既然有必要,也是必然的。那與其等到一千多年後,在歐洲掀起工業革命,拉開工業化的序幕。

    然後華夏這個古老的農耕文明開始被工業文明降維打擊。李佑為何不能讓華夏也開始點亮科技樹呢?

    所以李佑心心念念的想要教學,心心念念的想要為大唐點亮科技樹。

    而李世民雖然對李佑所言的這些學科有認同感,卻並不上心的緣故。說到底還是被時代局限了。

    現在李世民將這兩位從楚王府叫來,也隻是突然對他們有了好奇心而已。

    “學生羅豪。”“學生柳傑。”

    “參見陛下。”

    兩人拱手,對李世民深深一禮。

    李世民淡淡點頭,開口問道“聽說你們這兩天去看過蝗災了。有什麽結果嗎??”

    兩人麵麵相視,柳傑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這是楚王在走之前為我等布置下的任務。如果算的不錯,應該是沒什麽問題。”

    “哦?任務嗎?說說看。”

    羅豪說道“殿下走在的時候說,讓我們算出蝗蟲的大體數量,每天一算。預計蝗蟲被消滅的時間,想想還能如何快速減少蝗蟲數量。”

    李世民疑惑“你說這蝗蟲數量還能算的??”

    兩人恭恭敬敬的微微一禮。羅豪說道“這是自然,殿下說這個世界上的所有都能通過計算得出結果。不過那需要非常非常高深的算數,還不是我們所能接觸的。

    我們這次是通過判斷蝗蟲在每立方米的密集度。然後在更加蝗蟲群的大小,勉強算出。大概數目在二十億到三十億的樣子。”

    “二十億?三十億??”

    羅豪連忙解釋道“這是殿下為了數學新發明的計量單位。這個‘億’就是‘萬萬’的意思。”

    李世民點點頭“明白了。真是難以置信,竟然有二三十萬萬。這得是多少啊。不可思議,實在是不可思議。”

    柳傑笑著說道“陛下,其實這已經算是控製的非常不錯了。在之前陛下下令安裝水車灌溉,讓本來因為幹旱的地方,有了水,蝗蟲卵少了很多適宜溫床。

    楚王在之前更是推廣讓人盡量將地理翻新一下。雖然百姓無動於衷,不過還是有著一下人聽從了楚王的建議,將田地都翻了一下,讓很多蟲蝗都爆嗮在太陽下,全部曬死了。

    早在半月之前,殿下被關入宗人府之前,他就讓人開始收購蝗蟲,那收購價格相當不低。引得百姓都在抓蝗蟲。雖然後麵價格降低了。但現在也還保持著一文錢一斤在進行收購。引得無數百姓都在抓蝗蟲。

    這人可比家禽厲害的太多了。現在好多人一天能賣三四百斤呢。隻要你肯去抓,稍微勤快一點,每天一兩百文的收入是沒有問題的。”

    李世民問道“現在抓蝗蟲的人有很多嗎??”

    兩人都是點頭“少說有三五千人在抓蝗蟲。。人數其實還是有些少了。如果能有三五萬人,那絕對可以在一兩天之類就將這蝗災給消滅掉。”

    “三五千人?卻是不多?為何就隻有這些人?”

    羅豪回答說道“沒辦法,更多百姓還是迷信的。他們迷信蝗神的存在。

    絕大多數人,對捕捉蝗蟲就會選擇睜隻眼閉隻眼。可還是有不少激進分子。已經和蝗蟲捕捉的災民發生了不止一次的衝突。

    現在京城衙門的捕快都被調動到哪裏維持秩序了。”

    “原來如此。別說那些百姓了。”李世民苦笑的從自己那些奏折中推出一堆“就是這些官員也是愚昧可笑的。”

    這些奏折不用說,很明顯就是這些官員對災民捕捉蝗蟲的事情不滿嘛。

    在這個時代,鬼神之說,還是非常大行其道的。很多大人物心理都對此是相信的。

    其實不要說他們,就算是李佑,他相信科學,但對鬼神之事也在心中保持一顆敬畏之心。這並不衝突。

    在生活中,遇到沒辦法理解的事情。他不可能會想到鬼神方麵去,他隻會想到科學的方麵,甚至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人,更多的想到的可能是外星人,各種科幻理論,而非鬼神吧。

    畢竟對於一個生活在科技世界的人而言,外星人和科幻理論都比所謂的鬼神更容易讓人相信。

    就比如李佑的穿越,可能就高緯度智慧生物做的一個有些。他的係統可能就是來自宇宙中的一個超級文明。李佑會這麽想,也不會想到鬼神方麵去。

    但這些並不能否定他對鬼神的敬畏。對自己逝去的親人長輩,李佑心中相信他們是去了另一個世界。對於求神拜佛,李佑相信這些神仙冥冥中真的會指引自己。

    算命卜卦,李佑心中也對他們所言有著幾分相信。

    也許就是個心理安慰吧。就好比求神拜佛,求得就是個心理安慰。算命卜卦也是一樣,自己感覺自己按照算命的說的那樣做了,好像運氣就真的變好了一樣。

    就好比風水。我請一個風水師,為我找到一個絕佳的風水寶地,在那裏建造一座豪宅。我自己住進去,心理想著我現在住的可是風水寶地,今後一定會財運亨通,事事順利。相由心生,人都自信起來了。

    無論是不是心理作用,李佑也不會完全否定神鬼的事情。自己沒見過,就沒必要去否定。畢竟這個世界上真沒幾個說得清楚是不是真有鬼。

    相信科學,並不影響他對鬼神有著敬畏之心。

    當然了,李佑心理也清楚明白,鬼神之事實在虛無縹緲了。相信鬼神還不如相信外星人。

    子曰敬鬼神而遠之!

    這是孔子的一句話,李佑覺得對待鬼神而言,普通人做到這句話就可以了。心理保持一份敬畏之心,但沒必要去接觸它,了解它,應該遠離它。

    古代人對於鬼神之說,還是相當深刻的。當然了,沒見過的東西,也忽悠不住所有人。

    所以現在還是有著三五千人在捕捉蝗蟲,還有不少人喜歡吃蝗蟲。

    不過現在問題是一些頑固擁護蝗神的百姓,對那些捕捉蝗蟲的災民產生了威脅。雙方發生了多次衝突,已經有著多名百姓為此受傷流血了。

    朝廷中還有官員上奏請求李世民下令,不準捕捉蝗蟲,,不然會惹怒蝗神雲雲。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說道“早在兩月之前,楚王發行的那個大唐周刊便開始對蝗蟲做出了各種詳細的報道。沒想到還有這麽多的激進分子。”

    “先將蝗災的事情放一放。說說你們在楚王書院學了一些什麽。你們感覺所學知識,對治國可有用??”

    “額,對治國無用!!”兩人遲疑,隻能如實回答。

    李世民再問“對治國無用,如何為官,治理一方?你們十年寒窗,又是為了那般?可後悔前往楚王學堂。”

    兩人深深一禮“回陛下,我等沒有絲毫後悔,反而非常感恩陛下當初的推薦,才讓我們有了學習這些知識的渠道。”

    “嗬嗬嗬,好好好,那你們倒是說說,你們學習的這些,到底有何用處。”

    柳傑說道“我們所學,都是天地規則和變化,隻要利用好這些規則和變化,便能製作出更好的工具,對我們大唐未來起到一個飛速發展的能力。”

    李世民點點頭,這些他已經從李佑那裏聽過了。倒也不想再聽這兩人繼續談論“既然如此,朕期待你們的成長。退下吧。”

    :///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一起上看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