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威望提升
字數:7083 加入書籤
長孫無忌深深一禮“吾皇聖明!!”
“吾皇聖明!!”文武百官齊聲呐喊。
李世民聽到此話,也驚訝的站了起來。隨即哈哈大笑“哈哈哈,你們看看,你們看看。從今往後還有誰敢說朕得位不正,還有誰敢說真非賢明之君?
兩月旱災,然後又是蝗災。若是以往遭受如此天災,百姓定然民不聊生,遍地餓殍,易子而食。若是以往,一場災難下來,上萬百姓,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百姓都會因為一場災難而死亡。
可是今年這場災難,沒有一位災民因為災情而死亡。一個都沒有!!朕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哈哈哈哈!!!”
文武百官已經全部起來,走到大殿中央,見李世民如此興奮,紛紛跪地高呼“陛下聖明!”
其實在主要還是實行正坐,也就是跪坐在自己腳上。
而李世民自然就是正坐禦階之上,前麵擺放在一個龍紋案幾。
而下方的文武百官,分左右,相對而坐,麵前也擺放著各自案幾。然後有事啟奏,就直接端著笏板,走到大殿中間大聲啟奏就是了。
而現在因為李世民的高興,所有文武百官也紛紛走出自己的坐位來到中間,紛紛下跪,口呼“陛下聖明。”
李世民才繼位剛剛兩年,就發生如此大災難。從災難開始,天子得位不正,天子失德,等等言論,真是從未休止。
甚至這種言論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酒樓茶肆,即便是客商走卒坐下聊天,一旦聊到這次災難,都忍不住的小聲耳語幾句可能是天子得位不正,天子失德,故而引起上天降下天罰雲雲。
當然了,李世民作為馬上皇帝,作為能力非常出眾的皇帝,也還真沒有人敢真正站在他麵前胡言亂語。
畢竟現在朝堂之上,文武雙方的主要重臣都是自己的人。李世民對這個朝堂,這個國家還算是有著絕對的控製力的。
但他再強大,也堵不住天下的悠悠眾口。這次事件有沒有人從中作梗,並不知道。李世民知道的是,即便沒有人從中作梗,沒有人引導輿論,也阻止不了百姓的悠悠眾口。
市井之間,無外乎就是談論這些話題嘛。除非你真的明令禁止百姓討論這些事情。那到時候為了阻止,那別人將考慮,你就需要抓人。
而這種情況,說不清道不明的,冤不冤枉也不知道了。到時候可能會弄出不小民怨吧。對於李世民而言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隻能任由百姓討論。隨著災情的持續發酵,討論這些事情的自然是越來越多。
李世民的能力自不用多說。他對京城的掌控,更是細致入微了。京城中無論發生什麽大大小小的事情。隻要他想知道,便能了解的清清楚楚。
可是對於愈演愈烈的這些言論,他卻沒有任何反製手段。唯一能做的就是順意民意。
比如他之前叫上文武百官去田地中觀察蝗災。當時有著不少百姓,他說出那段話,然後直接吃下蝗蟲。這一來的確是惱恨這些蝗蟲。
當時隨手抓了幾隻,越看越惱恨,真恨不得直接生吃了它們。這個念頭升起就落不下去。看看文武百官,再看看圍觀百姓。李世民那時候覺得真的吃下去,說不定還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在經過稍微一宣傳。直接這愛民如子,恨天不公的形象也會加分的吧。
所以他直接生吃了那幾個蝗蟲。雖然在當時沒有什麽效果出現。因為他們都是微服私訪,百姓又不認識他們。
可就在上一期的《大唐周刊》上,報道了那次事件。而且周刊上麵對皇帝陛下更是極盡誇讚。也讓當時圍觀百姓恍然大悟。
這件事情也的的確確為李世民在百姓心目中加分不少。
本來吞蝗蟲事件之後,李世民還真想要祭上天,發罪己詔。這樣順應民意,也自然是為了百姓的擁戴。
可他一打聽之下才明白。這所謂的蝗災已經進入尾聲了。已經快要消滅了。
既然如此,他自然不會在發什麽罪己詔了。發了罪己詔,就代表自己承認自己有罪。自己承認自己做錯了。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啊。
而現在,一場大災難下來,卻沒有一人因為災難而死,這份成績單,隻要公布出去,百姓歸心,絕對會更加受到百姓擁護。以後也不再會有那什麽‘天子失德’的類似言論出現。
從今往後,李世民這個皇位更加穩當了。他的威望也更加高了。
這也是文武百官集體跪拜的原因。
還有一點,官員麵對皇帝,並不算不需要跪。而是尋常不需要跪拜。跪拜之禮是大禮,在各種大典之類的重要場合是需要全員跪拜皇帝的。尋常上朝是不需要跪拜而已。
這時候群臣跪拜,真的也是為了表達他們對李世民的欽佩之情而已,也自然有著因為李世民的威望提高的緣故吧。
因為《大唐周刊》發行以來,已經趨於穩定。而且一個周刊實在有些捉襟見肘。
這裏的周刊,其實並非七天為一周,李佑對其進行了修改。按照官員的休沐時間來算的。現在大唐官員是十天一休沐。所以李佑規定十天為一周。
但是十天發現一期,這確實有些少了。於是李佑在宗人府和李孝恭商量了一番。最終確定為五天發放一期。
雖然李佑將這報紙交給落落他們在弄。但他們也隻是負責將李佑走唄好的內容進行謄抄,排版。具體印刷還是有李孝恭的印刷廠在進行。
所以加量的事情還是會和李孝恭商量的。
對此李孝恭自然是沒什麽不可的。很痛快的就答應了下來。
五天一期,也算是現在的極限了。畢竟李佑發行的可是《大唐周刊》,而非《長安周刊》。
可是需要好多人手將報紙以快馬加鞭的速度運往全國上百城池進行售賣啊。
當然了,因為現在主要的廣告業務都聚集在長安。而外地人要來長安,打廣告的酒樓去吃頓飯。顯然是不可能的。在這古代,往往這輩子都不可能來長安的。
而且這個比例是非常非常高的。在古代交通不便。行路難。真正不遠千裏來長安,一般都是商人!其他人這輩子會到長安的幾率不到百分之一。
所以在其他地區的報紙上登錄長安酒樓的廣告,這絕對是一個不智的選擇。
李佑也開始想著要如何改變這一點了。
如果每個城市發放的報紙登錄的都是同城廣告。這樣是不是就好多了呢?
在洛陽賣的報紙上麵登錄的廣告就是洛陽的。在利州賣的報紙上麵登錄的廣告就是利州同城那些商家的廣告。如此一來,是不是就能接取更多的廣告,賺更多的小錢錢啊??
反正在這裏想這也是向著,倒不如想到就做。
於是李佑連忙寫下一封信,將其交到李孝恭的手中“河間王叔,又要拜托你了。”
“嗬嗬嗬,你小子又要送什麽信啊?先說好,要麽就不送,要送就必須過我的眼才能給你送。”
李佑畢竟是皇子,現在被關在這宗人府,直接受到李孝恭的管轄。
李孝恭對他有著直接管轄權,自然真的出事了,李孝恭也會被直接牽連。所以以他一向謹小慎微的樣子。自然不會隨便辦李佑送東西出去。
想一想如果李佑寫下一份造反的信件,然後被李孝恭傳出去了。李佑敗露了。李孝恭到時候說自己不知道信件內容,李世民會相信他嗎?
雖然他相信李佑不會那麽虎,去造李世民的反。但說到底李佑也是一個皇子。個人能力也很厲害。說不定李佑心中就有那麽一些想法。
即便不是造反消息。說不定也是一些不該有的信件,然後被李孝恭放出去了。到時候李世民也會追究他的責任的啊。
所以無論如何,李孝恭都是需要看看李佑信件沒啥問題,甚至他還要讓別人來接手這件事事情。
他打開信封,仔細研讀,過後笑嗬嗬的說道“你這辦法還真的很妙啊。厲害厲害,如果真的這麽做,你這小子又能賺不少錢了吧。”
李佑嗬嗬一笑“賺不了多少,就隻是一點零花錢,一點零花錢而已。”
“好,我幫你送出去,而且這件事情需要幫忙嗎?”
李佑點點頭“到時候就勞煩王叔派一個成熟穩重的先生坐鎮‘中華時事樓’吧!”
李孝恭點點頭“到時候你父皇自然會有安排。《大唐周刊》,他也應該知道其重要性。他是不會讓你繼續獨自掌握的。”
李佑淡淡一笑“自然,這種可以掌握輿論的東西,最好還是掌握在父皇手中。如果他需要,我可以隨時交出去。如果他暫時不要,自然也可以安排兩個人進來。”
李孝恭拿著信件走到門外,隨手對以禁衛軍統領招招手,將信件交到他的手中說道“這是楚王殿下寄到楚王府的。就辛苦你跑一趟了。”
統領接過信件,也是非常熟練的看了一遍,發現沒啥問題後,便接過信紙說道“屬下這就去楚王府送信。”
這禁衛軍可是直接受皇帝的指派的。他們可全都是皇帝的人。看看,看看李孝恭苟成啥樣了。就這點小事,還得讓李世民清楚知道他做了什麽。
這些事情,都是在你的眼皮下發生的。信件也是你的人送出去的。即便以後李世民追究也追究不到他的身上。
很快李世民自然也收到了這封信的消息。對此李世民也隻是淡淡一笑,並沒有放在心中。隨口應答到“時事樓?問問羅豪,柳傑他們兩個有沒有興趣吧。隻要他們有其中一人參加就行了。”
信件傳到落落手中。落落立刻拿著這封信到學堂招人。這些孩子學習的時間很短。但現在也隻能暫時在他們之中先招收幾個再說。
現在這些還在的水平,也就相當於後世小學三年級的水平。畢竟和李佑學習也還不到一年嘛。
能有這個學習進程,他們也真的都是努力用功了。而裏麵肯定有不少人字寫得不錯,有人喜歡詩詞歌賦,而並不喜歡數學理科。
可說到底,李佑本來培養這群學生的目的就是未來培養第一批科學家。以後自然是更加注重於理科的學習。
而那些喜歡文科的,李佑也不可能放棄他們啊。因為李佑相信,他培養出的文科生也比這個時代的那些所謂才子叫啊。
就比如‘時事樓’就是一個很好的去處。在那裏麵他們會發揮自己的價值。
不過更好的是,柳傑宣布加入了。不管他是受到李世民的指派,還是自己想要加入。這個大唐時事樓有了他的加入,終於像樣了。
畢竟其他人都還是半大孩子,學習還不到一年,甚至讀報的時候,讀著讀著還需要翻字典。
這些孩子自然比普通人好多了。讓他們排版謄抄應該沒多大問題。可讓他們出去采訪一些人,讓他們撰寫文章。這就有些為難他們了。
因為他們現在的知識儲備不足以支撐他們完成那些高難度的活兒。
可柳傑絕對算是高級人才。在李佑出門在外,一般都是由他和羅豪兩人教這些孩子們認字,學習。
秦落落雖然年紀小,但真的是聰明無比,絕對的學霸。她以前家境殷實,學習時間就早。現在和這些孩子學習起來也是輕鬆愉快。再加上李佑時不時的給她開小灶。她的知識量還是非常不錯的。
換而言之,原本這個時事樓就隻有秦落落一人撐著。
李佑讓李孝恭幫忙安排知識淵博的先生,其實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李佑沒有好的人選。也是真心想要一個好的先生來作為主力使用。
可惜李孝恭和李世民都誤會他了。李佑能怎麽辦,也隻能順著他們說了。
大唐時事樓不是做營業的。所以位置的好壞並不重。次日落落便在巧兒,小貴子,柳傑等人的陪同下,轉了半個京城,終於在東市一處街道上發現一座經營不善的客棧。
落落和老板好好講了半個時辰的價格,最終以一個頗為優惠的價格拿下了這家客棧。
:///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一起上看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