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字數:6753 加入書籤
殿下都還未修身,都還未形成良好的品德,如何為人師表?這不是誤人子弟嘛?”
權萬紀認真的說著,最後向李佑深深一禮“殿下,還請聽老夫一聲勸告吧。將這裏解散了吧。”
李佑的臉色更加陰沉“權夫子,你未免管得也太寬了吧。莫說你現在還不是我李佑的老師。就算我李佑的老師也無權幹擾本王的事情。至於這裏的學堂,當初可是獲得了父皇的親自批準。你權萬紀算什麽?你想解散就解散?當我們皇家顏麵不存在嗎??”
權萬紀被李佑的怒斥嚇了一跳,他也真想不到,這李佑會出現這麽大的反應。自己好歹也是他的老師。按理而言,老師提出以下問題,他這位做楚王的,怎麽也應該同意才對啊。
畢竟他們這樣的角色,本身就是李世民放在各個皇子身邊的監視器。各個皇子自然也隻得這是父皇派來的人。無論如何,也應該真的以禮相待才行。
李佑一揮手“權夫子回去吧。至於拜師之事就別再提了,至於父皇那邊,本王親自會去一趟的。,”
“額,楚王殿下”
“出去!!”李佑眼神一凝,對外麵喊道“小貴子,送客!!”
權萬紀被強行送出了楚王府。李佑壓根就沒想過拜師。
剛剛曆史上的那點點印象自然是極其不準確的。所以李佑對權萬紀其實有過了解。畢竟原曆史的李佑和他的關聯很大。
結果發現,權萬紀,貞觀臣子。為人剛正不阿。道德品行極佳。這些都沒啥毛病。
可他同樣也是儒家學者的中的固執派。也就是李佑口中的酸儒。而李佑的工作往往又和傳統儒學有所衝突。
權萬紀說的不錯。在學識上,他能教的不多。他的出現,更多的是管控。李世民就是想要派一個人來管控他。
李世民讓權萬紀來給李佑當老師。其目的第一是為了管束他。這個很好理解。李佑是皇子,能管束的人並不多,那些人也沒時間來管他。
那就給他弄一個老師,作為老師,在很大層麵上是完全有資格管束李佑。
管束是其一。因為十來歲的孩子,三觀不健全,不明白什麽事情是對的,什麽事情是錯的,什麽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麽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這些雖然都有貼身宮女太監或奶娘之類的進行提醒,但也隻能進行提醒,無權直接管束。皇子畢竟是皇子。
如此一來,三觀不健全的這些孩子很有可能就長歪了,就幹出各種奇葩事,各種壞事。就好比原曆史的李佑。
在管束的過程中,對李佑或者其他皇子進行三觀上的培養。
其實這件事情是真的無可厚非的一件事情。李佑也不傻,自然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而育人先育德,這也絕對是正確的。
這件事情也並非是李佑的專利。其他皇子都被派遣了老師,太子身邊更是有著三位老師,聽說孔穎達,房玄齡都是。
但對於這個老師李佑並不打算結束。原因也很簡單。他的目的就是兩個,第一是管束自己,第二是教育自己的三觀。
那李佑拒絕的原因就是第一,他不想讓別人管著自己,第二他的三觀和這老頑固的三觀有衝突,到時候自己懶得受氣。
其實在李佑看來,孔孟之道,論語,儒學,這都是好東西。可以為一個人建立起一個非常好的三觀。
但其中也是有糟粕的。我們需要的是剔除糟粕,傳揚精華。畢竟時隔千年。畢竟所發生相同的事件,他的人物地點都已經完全不一樣。你還用千年前孔夫子的眼光來看待我問題。呢很可能出問題的呢。
還用那些論語以及其他經典,都流傳這麽久了,中間多少注解?很多同一句話,兩條注解竟然完全相反數。
再加古往今來,那些當權者為了更好的控製天下,為了百姓安居樂意,又出現了了多少偽儒學。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同一句話都能解讀出不同的意思,更何況是古文,文言文,還沒標點符號的那種。
自然其中會出現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反而毒害了不少真正的儒學之勢。他們思想頑固,讓他教育你,那你就必須按照他的行為準則來辦事。一旦你敢違背他,他就會絕對你沒學好。
他就會想方設法的對你進行管束,對你進行說教,甚至他們還有權力動用戒尺,抽你,實在不行就告狀。
權萬紀就是這樣一位忠實的儒學大家。品德這些方麵自然是無可挑剔的。就是人太頑固了。不說李佑,就是這個時代的正常人也對他們這種感到頭疼。
就好比李世民對魏征一樣一樣的。更何況李佑和他相隔一千多年的代溝呢。這已經不是代溝,這就是汪洋大海了。
權萬紀被請了出去。李佑對這些學生們說道“這次你們還是有一些衝動了。為師當初的原話是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別人惹我們,我們讓一步更能體現你們的修養和禮貌。如果對方依然不依不饒,你們再反擊也不錯。
到了那個時候,無論對方是誰。哪怕去了父皇麵前,為師也能為你們據理力爭,讓對方低頭認錯的。”
阿梅卻是紅了眼眶說道“老師,你說女人也應該享有受教育和工作的平等權利。你說未來希望更多的女人走出家門,參與到工作中來。學生非常認可你說的這些,也希望那一天能真正到來。
而那位先生,他一來就侵犯了女人受教育的平等話題。所以學生一步都不想退!!”
李佑恍然,難怪這小丫頭會對權萬紀步步緊逼了。弄得人家那麽一位大儒下不來台。老臉都有些掛不住了。
李佑笑著點點頭“你們沒錯!錯的就是對方。讓也隻是為了體現禮貌,不讓才是本分。是老師沒說全,有些事情的確不需要,也不能讓。”
“老師,那”學生們都很擔心剛才的事情會對李佑造成什麽不好的影響。
對此李佑隻是擺擺手“放心吧,你們好好學習,剩下的事情教給為師就好。”不多時,李佑就被請到了太極殿。李世民詢問了今天的具體情況。在得知了全部事情隻會,他臉色也陰沉了下來。
對著李佑便怒斥道“混賬,這就是你交出來的學生?如此不知尊卑,不懂禮節?小小孩童,竟敢當眾頂撞當朝大儒?、膽大妄為,無法無天了。
楚王,你回去便將他們給遣散了吧。品行不端,學那麽多的學問,說不定以後的危害會更大”
李佑上前一步,拱手躬身也算行大禮了,開口說道“父皇,若是父皇認為兒臣的學生有何不妥,盡管懲罰兒臣便是,兒臣就是如此教導他們到達。如果有錯,那必然就是兒臣的錯,兒臣願意承擔。”
“你教導的?”李世民一愣,語氣也緩解了不少。剛才是那幫學生對權萬紀。他作為皇帝,肯定是站在權萬紀那一邊的。
那幫學生他見都沒怎麽見過,對他們的印象都不深,而權萬紀可是朝廷的大臣,是當代儒家的一位大儒。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權萬紀都將事情告到他這裏來了。他如果不聞不問按下不表也說不過去。如果他站在學生一邊,這讓朝廷的其他大臣怎麽看?
一群楚王收養的流浪兒,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朝廷大臣。現在雙方發生衝突,你最為皇帝,不管是和稀泥還是站在那群學生一邊,這都會寒了那些大臣的心啊。
因為在那些大臣心中,那幫孩子啥也不是。而權萬紀卻是朝中大臣,不管他們關係好不好,是不是仇敵。在這時候不免就會代入自己這個角色進去。
權萬紀是朝中大臣,皇帝就能為了一群啥也不是的孩子對付他。那如果哪天皇帝要收拾自己了,那理由不要太好找啊。
至於事情的本身。朝中大臣現在能認可李佑那些觀點的人數絕對不會超過一手之數。
更多的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隻會認可權萬紀那種觀點,因為從古至今,乃至以後的普遍認知。
那便是男主外,女主內,女人不能上學堂。當然了,這個時期的平民家裏的孩子都是沒資格上學堂的。
其實吧,這本身就有很大不妥之處。要知道那些大家閨秀,哪一個不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女紅刺繡樣樣精通的。
這主要是因為,上層家庭,家中都有自己的私塾,專供家族中的晚輩進修學業。都是自己家族的兄弟姐妹,一般還是在自己家裏。這些女孩自然不會被落下。
上層家族的女兒都隻能在自己家裏上學,他們也有能力。而外麵的那些學堂,真的不會有一個女孩去上學。
第一點就是學校明令禁止,不收女學員。其二外麵的學堂所收的學生多是來自平民之家的。
不要說這個時代了。李佑還記得二十一世紀都還有這樣的新聞。在那偏遠地區,有些家裏有兒有女。家裏的條件供不起兩人上學。那麽放棄學業的必然是哪位女孩。
還有一些家裏隻有女兒,沒有兒子,女兒上學。卻覺得女兒早晚嫁人,學習那麽多幹什麽?所以讓女兒放棄學業。
當然了,不僅僅是女兒,在那些愚昧無知的村民眼中,如何學習還不如多種兩畝地來的實在。即便家裏有男孩在學校讀書。覺得自己兒子的成績不好,那就幹脆別讀了,讀下去也沒啥用,還不如回去種紅薯。
在那發達的後世,都還有這種現象。在古代這種現象隻會更多。
女生不進學堂,除了學堂明令禁止之外,家庭或者是整個社會的認知都是有著很大原因的。
權萬紀來到楚王府,直接看開口斥責這裏作為學堂,居然是男女一起的。然後雙方發生衝突。可換成另外一位文人,恐怕也差不多吧。他們也不能接受這樣一個學院。
話歸正傳。如果是那群學生和權萬紀的矛盾,那李世民隻能站在權萬紀這邊,不然就會引得其他大臣的心寒和不滿。
可現在李佑抗下所有,現在就是以李佑的身份來對付權萬紀。這樣一來就不一樣了。李佑的地位自然本身就比權萬紀要高出一些的。
現在是李佑對權萬紀。李世民也自然可以不偏幫任何一方了。
李世民問道“你教的?你告訴我,你到底教了些什麽?”
李佑說道“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兒臣也隻是告訴他們,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會怕事。隻要他們做的事情理由能說服兒臣,那兒臣願意為他們抗下事情的後果。”
“嗬嗬,你倒是有些責任心。可這一次他們是真的做出了。或許權愛卿的做法欠妥當,但作為長輩,作為朝廷大員,他們也不應當直接出言頂撞才是。”
李佑再度拱手“如父皇想要懲罰,兒臣絕無半點怨言。隻是權夫子觸碰到了他們的紅線,所以才讓他們情緒過於激烈了。”
“紅線?什麽樣的紅線??”
李佑想了想回答道“他們原本都是流浪小孩。生存已經很不容易,還好得到兒臣的幫助。他們才不至於餓死凍死在路邊。
權夫子去了,直接就說要解散他們。這可能就是他們的紅線吧。”
李佑自然不會傻乎乎的在李世民這裏為女權喊口號。
李佑從後世而來,他知道女性的勞動力得到解放後,對整個帝國的生產力會出現一個井噴式的發展,最為一位領導者,李佑覺得這樣做是必然的。
而且隨著大勢所趨,女性勞動權的開放也是大勢所趨。就算自己不做,等到社會發展到程度,女權自然會覺醒。說不定到時候會暴發轟轟烈烈的革命。
那倒還不如在自己手上,慢慢得到解放來的好。平穩一些不好嗎?
而李世民顯然是不可能知道什麽是大勢所趨的。他不可能知道,女性生產力是未來必然的。
:///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一起上看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