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人的一生,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

字數:4836   加入書籤

A+A-


    這一晚,楊帆睡十三臥室,摟著她,睡得很香。

    很久,沒有睡得這麽踏實過了。

    治國如治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近來,楊帆自己睡覺,總感覺身邊缺少了點什麽。

    睡十三房間,又感覺太熱,空調隻能降身體表層溫度,降不了裏層。

    第二天,楊帆準點起床做早餐。

    快做好的時候,十三才起床,第一時間進廚房。

    她一頭秀發隨意綁著,搭在腰上,稀鬆蓬亂,臉上還有些慵懶,朝鍋裏探腦袋,看楊帆做的什麽。

    看著她吃貨的模樣,楊帆不由得笑了笑。

    “笑什麽?”十三姨摸了摸自己的臉蛋。

    “我這是幸福的笑容。”楊帆說道,現在的十三在他眼裏,比以前更漂亮更可愛更迷人了。

    關係更近一步,對有些人來說,的確會更愛了。

    當然,也有些人跟另一半的關係最後一步結束後,就棄之如敝履。

    十三似乎想起昨晚的事來,說了聲“討厭”,便轉身回去洗漱。

    楊帆繼續做早餐,感覺自己的小家更齊全了。

    家,是生命開始的地方。

    人的一生,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

    同一屋簷下,他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

    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裏,盛滿了自己的人生態度。

    他與家人一起成長、相愛、別離、團聚。

    家常美味,人生百味。

    人類組織家庭,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更合理地生產和分配食物。

    正是這些人間煙火,讓家庭組織更加緊密。

    盡管千門萬戶的家常美味各不相同,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第二天,楊帆離家,前往《舌尖上的旅行》攝製組所在地。

    華夏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

    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麽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

    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采集,撿拾,挖掘,捕撈,穿越四季。

    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

    華夏烹飪無比神秘,難以複製。

    從深山到鬧市,廚藝的傳授仍然遵循口耳相傳,心領神會的傳統方式。

    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師徒的心訣,食客的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

    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

    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

    人類的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

    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著人類的聚散。

    西方人稱作“命運”,華夏人叫它“緣分”。

    楊帆來的地方,是江淮省。

    現在是徽州油菜籽成熟的季節,而油菜籽是當地食用油的製作原料。

    有了油菜籽榨出的食用油,可以保證當地人們的廚房一整年出產美味。

    中式烹飪,油是鍋具和食物之間的媒介。

    熱力作用,產生出奇妙而豐富的烹飪方式,植物油脂比動物油脂更易獲得,而且健康。

    這個秘密的發現,使人類的烹飪史前進了一大步。

    美味的前世,是如畫的美景。

    楊帆跟攝製組進村,跟拍村裏唯一的油坊主。

    油坊的勞作,決定全村人的口福。

    國人相信,萬事順遂,是因為祖先的庇佑。

    第一天清晨,雨水的濕氣漸漸蒸發,接下來是連續的晴天,收割菜籽的最好時機。

    數天充足的陽光,使莢殼幹燥變脆,脫粒變得輕而易舉。

    菜籽色澤黝黑發亮,顆粒圓潤飽滿,不摻任何雜質,說明它們的植物生涯已經結束,接下來它要開始一段奇幻的旅行。

    油坊開榨,榨油工來自附近的村莊。

    工作期間每天的午餐由老板娘負責,炒籽是第一步,高溫破壞菜籽的細胞結構,降低蛋白質對油脂的吸附力,使油脂分離變得容易,隨著菜籽爆裂的響聲,香味開始漸漸彌漫整個村莊。

    菜籽油有獨特的刺激性氣味,有些人聞不慣,徽州人卻甘之若飴。

    徽州臭豆腐,用菜籽油煎,才能產生聞有徽臭,入口異香的奇特效果。

    製坯暗藏玄機,磨碎的菜籽,蒸汽熏蒸,水分和溫度的控製全憑經驗。

    坯餅壓得是否厚薄均勻,直接影響出油率。

    菜籽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有利健康,媲美昂貴的橄欖油。

    不過,菜籽油也有先天不足,烹飪過程中油煙大是其中之一。

    現在,通過科學的精煉手段,油的煙點大大提高,加上品種改良,可以進一步降低非健康物質的含量。

    對於靠菜籽油生活的徽州人來說,一切都是從榨取第一滴油開始的。

    木榨榨油,傳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藝。

    電力機械時代,血肉和草木之間的對決,依然煥發著原始的生命力。

    重達一百公斤的撞錘,敲打木楔子,對榨膛中的坯餅施加巨大的壓力。

    依靠這種物理壓,迫使油脂滲出,反複榨打,持續三個小時。

    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這,也許是對祖先智慧最好的繼承。

    菜籽油在華夏有千年的曆史,使用廣度上貫穿長江流域,給菜係的廚師創造了施展技藝的舞台。

    紅油的烹製,必須使用菜籽油。

    煸炒,使辣椒迅速脫水,滲出香味,搗碎,以便與菜籽油充分接觸。

    油溫是關鍵,過低,潷不出辣椒的香味,稍高,又容易焦糊。

    中式廚房不依賴溫度計,全憑廚師的手感和經驗精準控製。

    辣味素和紅色素完全析出,需要靜置一整天。

    一缸精彩的紅油,幾乎就是川菜的靈魂。

    色澤紅豔,辣味醇厚,香氣襲人。

    十來天的守候和進擊,徽州之旅結束。

    楊帆整理好素材、旁白,打道回府,登上回山城的飛機。

    他早就按捺不住,等不及了。

    十三在山城家裏等著他呢。

    不往前走,人永遠也不知道人生前方到底有什麽在等著自己。

    之前的多次出差或旅行,其中的某些次,楊帆總覺得是人生有史以來最期待的一次。

    這一次,他依然有這種感覺。

    所以說,人生是一場充滿期待的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