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章 謎底

字數:4789   加入書籤

A+A-




    翌日

    已是七月的最後一天,武定府衙的公務自然是少不得。

    掌一府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以教養百姓。大武正四品的知府也不是好當的,雖說古往今來凡公務諸事,皆一字記之曰:拖!

    然,攢了一個月的大小雜事總是要處理的,畢竟有些拖得有些卻拖不得。況且這還涉及到年終考評,下麵大小官員也都在看著頂頭上司,若是連他都應付了事,這衙門也確實辦不了事了。劉癡書終歸是要上心的。

    才是晨雞初鳴劉癡書就坐著馬車出門,而這一走,多半也是明月高懸才會回來。劉府的管家倒也是習以為常了,提前一天就給廚房裏打了招呼,定點的做好膳食給老爺送過去。劉癡書是極少吃知府衙門裏的做的膳食的。

    烈日灼人,時至日落才是稍微涼快些。管家劉福才在宅子大門口遣了幾個下人做事,給老爺送飯的小丫鬟卻也是剛好乘著馬車回來。還順帶著給他捎帶了口信:“劉叔,老爺說府衙裏還有事沒忙完,要在那邊過夜,晚上便不回來歇息了,還讓我們不用給他準備宵夜了。”

    “嗯,知道了,那你便去通知廚房吧!我去和少爺稟報一聲!”說罷,劉福對著小丫鬟擺擺手,便哈欠連連的走回了宅子裏,還不忘嘀咕道“老爺不回來,那少爺今晚卻不知道要跑哪裏野咯!”

    也正如劉福所料,天才全黑,劉子文就急不可耐的叫了馬車出了門,帶著表少爺和四五個下人就向街上會他們的狐朋狗友去了。

    而留在府裏的劉福,直到巳時也沒見兩人回府,也知道兩人多半又是在青樓摟著姑娘們過夜了。既然等不到二人回來,困頓了一天的劉福索性把大門一關,明早再去接老爺回府補覺。

    又是一個時辰後,月至中天,縱然是繁華的武定此刻也是漸漸趨於無聲,燈火漸無。萬類俱眠之刻武定城內一群黑衣人卻是慢慢蠕動了起來,他們刻意避著月光隱藏在黑暗中,悄然無聲的向著武定北城高聳的城牆下靠攏。

    “四叔,你可確定是這嗎?”領頭的一個黑衣人疑惑的開口問道。

    “先皇臨終前曾有言,我大晉山河傾覆雖是天數難違但龍脈依在,遂在此圈地築城護我龍脈,兒孫但有誌者定可由此起兵討伐偽朝則國祚重啟。這青磚為鱗,巨牆做身,門樓成首,武定一城,便是這盤龍抱珠之象。 武定多水,水多而聚財,城中有湖,即為盤龍抱珠。而望遠則有來鳳山與之遙遙相望,來鳳山自古有鳳凰來棲之說,龍鳳呈祥陰陽和諧,豈不是一處天下罕有的風水寶地!”那四叔聲音尖細,掐著蘭花指說的頭頭是道。

    周圍眾人順著其思路一琢磨,也皆是連連點頭。這武定,確也是大武鏡內數得上號的繁華之地。立城以來無論天下如何風雲變化,可武定之城經久不衰,繁華更勝往昔。

    見得眾人連連稱是,一旁的身形肥碩的黑衣人卻是顯得有些急躁,不由得就開口嘀咕道 “四叔,可這風水好不好跟咱們要找的寶貝有什麽關係?再說了,這城池不都是這樣建的啊,我看也沒啥特殊的”

    “子文不可無禮!”

    可話還沒說完,就直接被旁人打斷。而開口打斷他的人正是其父武定知府劉癡書。

    而剛剛說話者正是這五十六年前武定城破之時帶著前晉最後一位皇子出逃的大太監普安。

    劉府上的表少爺其真身則為這前晉最後的誠王世子---趙曠。前晉亡國後,二人換姓更名深藏於劉癡書府上,圖的正是這前晉的複國寶藏。而複國寶藏的秘密由趙曠之父親口傳予親信大太監普安,而打開寶藏的鑰匙則分別交給由了四位重臣保管,隻是城破之後戰火紛飛四把鑰匙失散於戰火之中。

    數年謀劃,而今這作為鑰匙的四獸玉佩終於尋回。一番密謀下,眾人便迫不及待的欲要證明其真實存在。

    畢竟,麵對一整個帝國的富藏,世間又有誰能抵擋得住這樣的誘惑。

    而劉子文見得父親開口,也不敢再多言。劉癡書走上前去慢慢補充道“需知,風水一說中所言:山水若豐有餘氣,而高山大江養龍氣。這長江即是九州大地的數一數二的豐水,古往今來養育了多少兩岸百姓。就算不談這風水之說,武定據守江岸,曆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藏寶此處也不奇怪!”

    聽到這,那四叔點了點頭由繼續解釋道“武定城經由先皇苦心經營是牢不可破,那偽朝軍隊圍攻數年不得,若不是最後先皇心善,不願百姓受苦,這武定城,卻也不是那麽容易被洛家攻破的。這武定城呈盤龍抱珠之象,抱的也還有我前晉所藏的複國寶藏。”

    而說話的功夫,城牆之下的黑衣人也已經是越聚越多,普安見人來的差不多了。轉過身來便對著眾人吩咐道“你們,四人一組,沿著這城牆底細細查找有四塊有裂紋且連在一起的城磚,找到之後即刻回來複命。速去速回!”

    而那些黑衣人,倒也忠心,領頭的幾個互相交代幾句後便迅速四散開來。

    雖說有四獸玉佩為證再經普安之口,複國寶藏被描繪的像是確有此事。但這畢竟隻是前晉滅亡時的那趙括私下交代給幾人的皇家機密,可如今那幾位都已經不在人世,除了普安以外再無能證實其真實性。因爾,今夜隻是為了證實這複國寶藏的存在與否。

    而帶來的五十有幾的人手,此番也終於排上了用場。除了留下幾個放哨的,其餘人等在接到普安的指令後也都是麻利的分成幾組,悄麽聲的慢慢沿著城牆開始患難摸索而去。

    見此情景,一旁的趙曠卻是不解了:這武定城牆高大寬廣,就這幾人黑燈瞎火的,僅靠雙手觸摸再借著月光細看,也不能點上火把,這可得摸到什麽時候?

    他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四叔,這恐怕不妥吧?!夜裏不好暴露,兄弟們也沒法借光查看。這武定城牆有多長你又不是不知道,就這樣得幹到什麽時候?”

    而普安似是早就知道他會有所一問,麵對趙曠的疑惑不答反問道“殿下可知一句話,叫做龍有逆鱗,觸之必怒!”

    “四叔你是說,那地宮大門就在這龍之逆鱗處!龍首是就在前方不遠,那麽這逆鱗便是在這龍的脖子處!便是周圍這一圈範圍內的某一塊城磚了!原來如此啊,難怪隻是探個路四叔你都是帶了,這麽多人過來,原來是早有準備啊!四叔高見,四叔高見啊!”趙曠恍然大悟,對著普安是連連稱讚。

    “嗬嗬嗬,這啊,卻也當不得數的,我也隻是大題推算出其方位,等找到了才做得數!”

    趙曠一番吹捧下倒也同時解答了劉家父子同樣的困惑。而今,疑問已解,剩下的便是等著眾人的喜訊了。四人相顧無言,一時便安靜了下來。

    而深夜裏靜悄悄的發生一切,卻被遠處的沈家兄妹盡收眼底。

    三人同樣著黑衣,趴在遠方的一處命房屋頂上。今夜多雲,月光暗淡,實在是月黑風高好辦事,隻是苦了普安手下的一眾人等卻恰讓三兄妹更加隱秘。

    “大哥,果然不出你所料。你讓我跟蹤劉子文,果真是撈起來了一網大魚啊!這劉知府果然大有問題啊!今夜必怕是不太平咯!”

    “就是呀,原來這劉癡書特意示意下人給管家傳話,為的就是掩人耳目,所謂留在府衙過夜,不過是為了方便這半夜出門。還有那個死胖子,老爹不回家他便帶了人出去鬼混!長此以往,誰會懷疑到他們頭上。這劉家上下倒是端的好深的心機啊!”

    “是了,看他們如此行動,怕是在找個什麽東西。之前苗大哥與我講過這武定城牆比之金鱗舊都的城牆都要厚實,現在看來果然是別有貓膩的。那前晉最後的皇帝怕就是把這秘密藏在了這城牆之中啊!這史書所載洛老將軍策反之計攻克武定,怕也是這前晉皇帝有意為之的。為的就是避免攻城時戰火破壞了城牆,被人發現了其中的機密。反正城是守不住的,比起魚死網破不如舍命一搏,這武定城的故事。嘖嘖嘖,還真是不簡單呐!”

    兄妹三個看著遠處發生的一切,一言一語小聲的討論著。

    隻是又看了一會,沈七夜卻是話鋒一轉,嚴肅又小聲道“大哥,要不咱們撤吧!這發現前晉餘孽和知府勾結,這已經然是大功一件了。這功勞足夠咱們兄妹三人齊齊官升一級了,沒必要再冒險了。”

    聽到這,沈燁臉上不見表情變化,眼睛仍舊死死盯著前方高聳城牆下的幾個人影,頭也不轉的回了二弟一句“二弟你怕了?咱們可是有援軍的!”

    “可是大哥,時至今日了,還是沒見到千戶大人的身影。對方人多勢眾,就憑咱們三個,是萬萬不可能把他們拿下的,更別說那兩個神秘的女子至今還未露麵。要不,咱們還是去武定鎮府司搬來援軍,再做打算也不遲啊!這太冒險了。”

    沈七夜明顯是有些急了,聲調都大了些許,一旁的沈小魚看的兩位哥哥爭執,卻也做聲不得,畢竟這事,實在是真的,有點太大了!

    (書中所說的一切有關風水之說,純屬本人杜撰,與現實風水之學無關。大家勿要當真,第一卷馬上就要進去部分,伏筆也會慢慢揭露!)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