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寶物

字數:3077   加入書籤

A+A-




    孝惠嬌弱的抱著李大明,半天說道:“或許是那時候非常需要安慰,你又救了我,那種情緒驅使著我,況且你已經實質性的控製了大清帝國,我也覺得守著那兩個秘密也沒什麽用,所以蘇荃一問,我就都說了出來。”

    李大明點點頭,他倒是能理解當時孝惠的無助,換做其他女人恐怕也會如此,就算男人也有虛弱無助的時候啊,所以他不想說孝惠的不是,不過他想到一個疑惑,問道:“你既然聽到我的聲音,怎麽還會上當?”

    他說的是和蘇荃幹事的時候,說的一些情話,畢竟密道距離這麽近,很可能聽到了。

    孝惠白一眼道:“你以為我真的想聽那些嗎,起初我聽到那種喘息,我就捂住了耳朵,我才不想聽那些聲音呢,況且要是因此,我就算死了也不甘心的。”

    她不知想起什麽,臉色都有些發白了。

    李大明安慰的拍拍香肩,他知道孝惠是怕因為那些聲音的誘惑做出失去貞潔的舉動,雖然對於大清先帝來說已經沒有什麽貞潔可以守了,但對於李大明來說,那就是收住了貞潔,所以李大明很領情,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安慰幾句,說道:“好啦,一切有我,我是不會昂過蘇荃的。”

    孝惠笑道:“你當然不會放過了,她的滋味不錯吧?”

    李大明聳聳肩,道:“一般般啦,比起我的小小孝惠差遠了。”

    女人就愛聽這些,孝惠也不例外,忍不住微笑起來,隨即又有些擔心道:“可是我把秘密說了,總是覺得愧對……先帝。”

    孝惠說完偷偷瞧著李大明,一臉的拘謹,很怕先帝二字讓李大明多想。

    實際上她是多慮了,李大明胸懷還是很寬廣的,再說一個死人,誰又會計較這些呢。

    李大明笑道:“不就是鹿鼎寶藏嘛,沒有什麽了不起,就算讓神龍教得去,他們餓翻不了天,如果不安分守己,到時候玩什麽造反,不用我出手,隻是大軍出動就能滅他們無數次。”

    他信心十足,神龍教實在不上台麵,根本不用如此擔心的。

    孝惠安慰的點點頭,不過還是警示道:“大明,雖然鹿鼎寶藏隻是些金銀,對於大清江山沒有什麽危險,不過圓明園水井裏的寶物,據先帝說擁有改變一個帝國命運的能力,你還是要急早做打算才好。”

    “你說什麽,圓明園水井裏有寶物,是什麽?”

    李大明驚訝問道。

    孝惠解釋道:“我也不太清楚,先帝臨走的時候說那口水井之中擁有一種寶物,寶物可以改變帝國命運,不到帝國存亡之際不要去尋找。這就是原話了。”

    “改變帝國命運的寶物,這貌似有點意思。”

    李大明摸著下巴,一副很感興趣的模樣,到底是什麽寶屋呢,書上的劇情可是沒有寫到過,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要不要現在過去看看呢。

    “大明,嗯……”

    孝惠玉指在李大明胸口畫著圈,媚眼如絲的說著。

    李大明一瞧,得,現在是不要想去了,如果現在煞了風景,孝惠恐怕要幾個月不理他,畢竟佳人恩重,還是要安撫一下,想起孝惠根本沒享受到魚水之歡,反倒被蘇荃代替了,李大明是個憐香惜玉的性子,自然不能讓自己的女人獨守空房,至於去水井可以明天再去,屏風的事情也不著急,還有不少時間呢。

    所以李大明哈哈一笑,把孝惠橫抱起來,直接來到床前,輕輕放下,而後合為一體……

    第二天一早,孝惠還在熟睡,經過這一次,喂得足夠飽,恐怕到夜裏也行不了。

    李大明起來,伸個懶腰,骨節爆碎聲不斷,接著舒展下身體,取出幾個女生化人,一起服侍,洗漱一番之後,又收了回去,說起來李大明已經到了無人服侍就不自在的地步了,果然如那句話說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他直接將玉屏風收入空間,孝惠一時醒不來,未免侍女看到玉屏風不見了大驚小怪,還是聯係了康熙,到時候康熙自然會在找一個屏風放在這裏,到時候侍女們看到自然不會再多說什麽。

    李大明完成這些,思想一下,覺得沒有什麽遺漏,當下暗中離開皇宮,直奔圓明園。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麵,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園中麵積340多公頃,建築麵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裏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複,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