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布局南洋
字數:4194 加入書籤
說幹就幹,兩人都是雷厲風行的人,陳煊趕緊找人把陳光甫趙學初李魯慶等人找來,甚至還把蔡元培於右任等人也請到家裏來。
一行人聽了陳煊的提議後,覺得大為可行,便開始你一言我一句的討論起來,有了他們的加入,一份比較完善的方案拿了出來。
一、成立南洋屯墾公司和南洋船運公司以及輪船維修公司,隸屬於南洋集團,由李魯慶負責,將振華研究中心、華東電網(電力公司更名為華東電網公司)、商業銀行以及浦東機械廠劃出成立長江集團,趙學初負責。
二、從商業銀行和振華集團共抽調萬大洋來組建南洋集團(商業銀行正式運營後,這個造錢怪獸已經開始印鈔了),這也使得南洋集團成為了振華旗下投資最大的集團公司。
三、複興黨將盡力幫忙招募流民,送到爪哇參加墾殖工作,複興黨紀律處處長葉仲裕將隨陳嘉庚赴南洋,協助開展南洋黨政工作。
四、孫誌恒將率領預計百名護衛隊隊員下南洋,英國學海軍的王學輔和德國學炮兵的譚方成將隨行南下,輔佐孫誌恒建立南洋軍事學堂和訓練炮兵,蔣方震接管川沙護衛隊,並盡快將護衛隊的規模擴大到人(蔣方震知道陳煊就是複興黨主席之後,直接就答應留在護衛隊了)。
五、南洋屯墾公司的土地租賃由陳嘉庚負責與當地接洽,選擇適合屯墾且適合練兵的地方,南洋小島多如牛毛,想來找一個偏僻的地方訓練炮兵應該不是問題。
複興黨一下子出動了兩位創始人,足見複興黨對這次南洋開發的重視了,陳煊知道中國人都有戀家情節,不過為了屯墾公司的迅速擴大,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了,於是陳煊依次拜訪了虞洽卿、黃金榮和陳其美,請他們幫忙招募移民,畢竟僅憑振華還是很難一下找到那麽多的移民。
黃金榮身為青幫大佬,本來就想跟陳煊打好關係,而且招攬流民還有錢拿,每天湧入上海討生活的流民多如牛毛,自然不會推辭,而虞洽卿的航運公司天南地北的跑,招攬些流民也不是問題,至於陳其美,那就要動用同盟會的龐大影響力了。
月日,遠東大學和華東工業大學相繼封頂,雖然綠化環境還來不及布置,但已經勉強可以投入使用了,在各家報社的宣傳下,招生廣告早就在一個月前發遍全國以及南洋華僑群體中,全國的有誌青年們也猶如百川匯海一般陸續到達了上海。
在陳煊的請求下,蔡元培先生擔任遠東大學校長,趙學初擔任華東工業大學的校長,本來陳煊是想要請馬相伯先生擔任校長的,但是相老一個月前被邀請去南洋講學,所以隻能由趙學初暫代,不過相老也答應幫忙為華東工業大學聘請教授。
在這兩位先生的邀請下,各路名宿宿儒紛紛出山,擔任大學教授,陳煊也將振華旗下的留學人才推薦到了華東工業大學,一邊教學一邊進行科技研發,真正做到理論聯係實際。
月日,兩家大學的參考學生成績公布,遠東大學錄取了人,當然人數最多的是法學院,華東工業大學錄取人,這間學校屬於振華的科技人才培養基地,所以陳煊要求盡量多招一些人。
月日,兩家大學正式開學,各國領事館紛紛派人參加開學典禮,可笑的是就連滿清朝廷也送來了所謂的聖旨,對蔡元培馬相伯以及陳煊大為褒獎,如果宣統小皇帝知道這兩間大學就是用來推翻滿清的人才基地,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感想!
隨著趙學初婚期逐漸臨近,作為兄弟,陳煊義不容辭的幫趙學初設計婚房,陳煊請江西洪雲賢幫忙燒製了馬桶、洗手池以及瓷磚、瓷粉,又在鐵廠定製了自來水管道,另外還找來了幾個技術精湛的木匠,在陳煊的設計(剽竊)下打了一係列的現代家具。
看到新房的裝修逐漸成型,原本有些不放心的趙學初也漸漸喜歡上了這種風格,偷偷來看過的虞庭宜更是喜歡的不得了,別墅雖然沒有她家的房子大,但是這個別墅在陳煊的設計下,氣派溫馨便利絕不下於虞家老宅,甚至遠遠超過,就連一向淡定的張幼薇,在激情過後也要求陳煊以後必須把自家的房子也設計成這樣。
也在這段時間,顧維鈞在南美購買的小型鋼鐵廠設備已經運到川沙,讓陳煊驚喜的是不但有了鋼廠設備,還帶來了一整套拖拉機生產設備和電話電報機生產設備,同行的還有馮如派過來的內燃機工程師和幾種內燃機的設計圖紙。
陳煊問過才知道原來美國的產能過剩的情況遠超出陳煊的預料,大量的小企業倒閉,於是大為驚喜的陳煊又向虞洽卿的四明銀行貸款,四處籌集了總共萬大洋給顧維鈞寄過去,讓他在美國掃蕩機械設備,畢竟以振華那點可憐的工業基礎,想要擴大規模可不是一般的難。
於是陳煊又開始興奮的規劃工業園區,川沙如今是振華的重工業據點,已經有了浦東機械廠、華東電網二分廠和振華機械研究中心,如今又加了上海拖拉機製造廠和川沙鋼鐵廠。
而華東集團的發展也不錯,在張景雲的帶領下,鳳凰廠和華東電網一廠滿負荷運轉,如今又加了人力車製造廠,主要生產黃包車和自行車,由於橡膠運用的增加,橡膠部門從原來的工廠抽調了出來,組成了橡膠廠。
振華的極速膨脹已經引起了上海各方麵的注意,從各大洋行時不時的會有人來拜訪陳煊和上海總商會會長朱葆三盛情邀請陳煊加入上海總商會這些方麵就可以看出來,於是陳煊又陷入了各種應酬中去。
不過這些應酬也不是無用,有時候中國的有些情形就是如此操蛋,陳煊在這些應酬中簽了不少訂單,不管是原材料供應還是振華產品的銷售,在吃吃喝喝的過程中就把有些平時操作起來很困難的事情給解決了。
忙完手裏的活,陳煊帶上李立柱和張光遠,去了建立在浦東的永久自行車廠,自行車廠的建設也是按照振華從鳳凰廠建立以來的標準去做。
光靠振華實力的話,自行車和人力車很難實現量產,於是就將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比如坐墊比如黃包車車廂之類的零配件承包給了上海的一些其他工廠,所以這些工廠也被迫接受了振華的一些工業標準。
而那些工廠進行了標準化生產之後,很快發現了標準化生產的好處,比如生產效率提升,質量保障再不是僅憑老師傅的肉眼判斷,後期的維修成本大大降低等,不知不覺中,振華的工業標準慢慢的滲入了各個工廠。
陳煊不由得想起後世的一句話,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文化,一流企業做標準,不過隨即他便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後世說的這些標準,指的是國際標準,而不是振華這種小作坊式的工廠,而今振華的影響力,不要奢望國際上,就算在上海也是屬於小字輩的,別看振華四麵開花似乎什麽都在做,但是生產規模,所占的市場份額都小的可憐,江南廠隨便一個分廠就可以把振華甩出好幾條街。
不過陳煊也不是沒有自己的計劃,振華之所以選擇這條路,就是盡最大努力的培養產業工人、管理人才、經營人才等等,如果振華僅僅是為了掙錢的話,光靠鳳凰廠,把投入到其他行業的資金放到振華去,陳煊有把握在三年之內賺到自己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
甚至可以把振華開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做全球最大的體育器材供應商,做體育器材的生產標準,另外還有體育的各方麵的外延,對於陳煊來說,比如杜月笙他們開辦的賭場在他看來就是小兒科,後世的各種體育賭博,讓你輸了還不知道究竟是怎麽輸的,以陳煊的經驗和記憶,有了第一桶金之後,賺錢,還真不是他的目的了。
永久自行車廠是由長江集團的一個後起之秀來主持,是張景雲通過一些關係到長江集團挖來的,畢竟自行車廠需要用到很多機械上的知識,這件事在長江集團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畢竟兩家雖然在一個大集團下麵,但原則上說是已經分家了的,後來還是陳煊說和,要求自行車廠的廠長盡量培養接班人,等接班人成熟了以後,再返回長江集團任職。
通過這件事,陳煊才發現原來各集團之間的競爭已經開始了,不過陳煊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後世很多國企沒落的事實告訴陳煊,適當的整合資源幹大事的理念是正確的,但是當一個企業長期沒有競爭,那這個企業離死也就不遠了,合理的競爭將會讓一個企業保持健康的發展,讓企業的人員更加努力,從而迸發出讓人難以置信的力量。
陳煊剛考察完永久廠出來,就看到一個有些傷痕的年輕人跑來,陳煊心裏一懵,他記得很清楚,這個人是張幼薇的學生之一,好像叫做李圍。
出事了,這是陳煊的第一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