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軍事基地(二)
字數:3168 加入書籤
“明白!”三人回答聲音十分響亮。
“軍紀我已經讓教官餘宏亮貼在各宿舍牆上,你們一會兒去把每個隊分成幾個小隊,小隊長你們自己來選,然後讓每一個小隊長把他們的隊伍劃成幾個班,選出班長統一管理。你們三人的任命,我將會讓教官一會發布下去,我希望,將來由我們一起共同來創造!你們願意嗎?”
“願意!!”
“我願意!”
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項清溪說出那美好的願景已經打動了他們,現在又把他們安排在更高的位置,正所謂千金易得,知音難尋,能得到了項清溪的認可,三個人很激動,一起紅著眼睛嘶吼道,“我們願意!”
接下來幾天,每天早上的思想教育和上午軍事素質教育如期進行著。下午則安排特種車輛的學習,宋代人雖然沒有見過這些特種車輛,但不影響他們的學習進度,就像小朋友沒見過手機,玩幾天也可以學會遊戲一樣,新奇的東西上手都快,幾天下來,這些人學會了操控這個機器。
他們興奮的像個孩子,爭著搶著要操作這些設備,對他們來說,這些車輛太好玩了。
項清溪把台元明和台元青兄弟二人安排在油庫,那裏將是整個基地的重中之重。這個油庫是前幾天就簡單建好的,隻有拿著餘宏亮的親筆簽名,才能領到汽油或是柴油。
等這些漢子們學會駕駛這些車輛後,基礎的圍牆才正式準備開工,項清溪的要求就是不計材料成本,質量上一定要過關,高十米,寬十米,中間有暗道休息室的城堡式圍牆,圍牆外麵一定要有一條護成河,而且圍牆每隔幾米左右就會建立一個機槍口,這也是項清溪想像中軍事基地的樣子,他想打造一個銅牆鐵壁般的城堡。
有了現代化的設備,以及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的充足供應,這兩天項清溪還購買了幾台大型的發電機組用來支持工地的建設,當大功率投光燈照亮軍營時,令所有人再次驚為天人。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宋文成找到項清溪,手裏拿著兩塊石頭,“項少,我在後山發現這兩種石材,整個山體我看都布滿了這兩種石材,我想,我們可以利用那幾台前後有鑽的電鑽車把這山體挖空,當成我們的指揮室,挖出來的石頭當成建築材料。”
“這是什麽石頭?”項清溪拿了過來,兩塊都入手很沉,“難道是花崗石?”
“行,我先去鑒定一下,看看是哪兒種石材,適合做建築材料不。如果適合,我們就用這種石材來做建設基地。”
等項清溪拿到鑒定報告後大吃了一驚,米黃色的石材叫米黃玉,是一個質地細膩柔潤,色澤剔透的建築奢侈品材料。另一種則是較為常見的花崗石,質地密實,非常做牆體的建築材料。
項清溪看到報告後,直接去市場買了幾台石頭切割機運進新世界,利用電鑽車打通了一段山體後發現,整座山應該大部分都是那種密實花崗石,這下把項清溪樂壞了,如果用花崗石做軍事城堡的牆體,那可就真稱的上是銅牆鐵壁了。
說幹就幹,再次進了幾台石頭切割機後,就開始大批量的開采花崗石和米黃玉。長一米寬半米厚三十公分的石板材大批量的被運往工地。
項清溪心目中的軍事城堡終於開工了,此時正是初春時節,大地已經蘇醒,河水一路咆哮,林中的垂柳正要吐出新芽,粉紅或粉白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一路芬芳爭豔。
他在城市的喧嘩中浸染了太多世俗的浮躁,突然進入這個純淨的山水天地裏。眼前一片豁然開朗,心胸頓時被這裏秀美的風景所充盈。一年之計在於春,這樣的美景讓人激起對生活的熱愛,也激起了對這片工地的熱愛。
項清溪一進入施工場地,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就令人振奮,偌大的空地上,上百輛工程機械緊張作業,挖掘機、推土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重型卡車來回穿梭蕩起滾滾煙塵,新世界城堡建設施工大幕正式拉開。
這期間就可以看出誰幹活積極,誰偷懶了,很快就湧現出一批勞動骨幹,任鵬飛和孔武兩人是這裏幹活最積極的,除了指揮協調自己中隊裏的事務,還身先士卒,髒活累活搶著幹,兩人很快就鞏固了自己中隊的領導地位。
還有一批小隊長,如宮飛宇,程意遠,牛興平等,幹活積極不說,組織和協調能力尤為突出,這些人的能力不光項清溪看在眼裏,就連餘宏亮和宋文成也都點頭稱讚,李大胖子又從別的幾個城市招來一批青壯的青年加入到建設的隊伍當中。
人數的迅速激增到兩千三百多人,不差銀子的項清溪把軍響開的相當高,普通士兵開出了一百二十兩的年薪,然後軍官則以一點五倍向上遞增,班長年薪一百八十兩,小隊長則達到了二百七十兩白銀,中隊長四百兩紋銀,已經榮升為大隊長的任鵬飛和副大隊長的孔武工資數和宋文成齊平,達到驚人的六百銀紋銀,這個工資水平都已經超出當時的正一品大員一年的俸祿。
他查過一些資料,也尋問過轉運使宋清廉,一般士兵的年薪大約是三十兩到六十兩紋銀之間,以當時的購買力來講,頂的上現時世界的年薪三萬左右的二三線城市白領的水平,可見當時宋朝的富裕,這也是當時金國為什麽想入侵中原的原因之一。
項清溪給他的士兵開出了如此高的水平,是宋兵的三到四倍,已經快趕上現實世界一線城市白領的工資水平。
還沒幹活就領到工資的士兵們,幹勁更足了,獎懲條例的背誦是每天必考項目,這將直接影響下一個月軍響的發放,士兵們每天都忙的不可開交,相反,打架鬥毆鬧事的幾乎沒有出現,不軍訓和幹活時,軍營裏一片背書聲。
因為除了獎懲條例,項清溪還拿來一些孫子兵法之類的軍事書籍,讓士兵們閑暇時期背誦,因為這些書籍的考核將成為升遷的重要標準之一,這些士兵裏最積極的就是從真源州本地招來的那四百來號人。
工程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兩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士兵們對項清溪在工地某處,突然出現或是突然消失的事已經見怪不怪了。
士兵們這種半天軍人,半天工人的局麵直到有一天才被打破,真源軍營後山的懸崖下麵,被項清溪秘密挖了個大坑,直徑達到近二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