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新舉措

字數:3604   加入書籤

A+A-


        當夜,駱如海便被關進了祠堂,正是當初關押過駱如暉的那間屋子,與劉氏一起。

    誰知第二天一早,負責看守的駱家護衛發現,夫妻倆竟都雙雙服毒自盡了。

    駱鳳羽沒什麽好驚訝的,她早知會是這個結果。

    駱如海在交代一切之前,便存了死意。劉氏即便不想死,也會被駱如海逼著去死的。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給朝廷交待。

    好在喬啟睿此行明麵上是代表太後來吊唁已故的駱氏家主,知道內情的人很少,且消息捂得嚴實,駱如海走私軍需的事並未傳開,幕後主謀也還並未查實。

    最終,駱如海夫妻以毒父殺母的罪行公之於眾,且已畏罪自盡。

    消息一出,天下嘩然。

    駱家縱橫商賈幾百年,生意遍布南北,幾乎每個州郡都有他們的商號鋪麵,經營涵蓋百姓所需的衣、食、住、行,可謂天下第一豪族。

    這樣的豪族,內裏自然少不了明爭暗鬥,可也沒想到,上任駱氏家主的突然離世竟然是這等原由。

    緊接著隻過了兩日,駱家便宣布了繼任的家主人選,正是才歸家不久的駱十五姑娘。

    這消息簡直比上個消息更勁爆,惹得世人議論紛紛,到處打聽這駱十五姑娘究竟是何來曆,又有何德何能,竟在短短時日擊敗族中長老、嫡親長子等資曆頗深的候選繼承人,奪得家主之位?

    很快,又有“內幕消息”傳出,此女之前一直養在南晉太後的宮裏,自小由南晉太後教養長大,深受太後喜愛。此次歸家除了為其祖父奔喪外,便是奉了太後懿旨回去接任家主大位的。

    原來,駱家早就歸順了南晉啊!

    世人頓時恍然。

    論起來,駱家也算是南晉太後的母族,東陽城又在南晉境內,沒道理不歸順南晉而投靠北慶的。

    想來駱家老祖宗在世時,便已經歸順南晉了,隻是出於南北局勢的考慮,沒敢對外宣揚罷了。

    然而隨著駱家老祖宗、三老太爺的相繼離世,駱家群龍無首,正是南晉朝廷插手駱氏商號的好時機,當然不能錯過。

    好在駱十五姑娘雖然是南晉太後派去接管駱家的,但她到底是駱九公子的嫡親血脈,又憑一己之力查出三老太爺之死的真相,是有資格做駱氏家主的。

    隻是,駱十五姑娘終究是個女子,將來總歸是要嫁人的。待她嫁了人後,還能執掌駱家嗎?

    這疑惑才提出來,很快便有人釋疑了。

    因為啊,這駱十五姑娘早就己經定了人家了,正是半年前憑著剿匪之功,一舉封了親王的南晉四皇子——漢王殿下。

    太後親自做的主,原想隻等十五姑娘及了笄,便要正式昭告天下的,可惜正趕上駱家老祖漂亮覅、三老太爺新喪,看來婚事隻得延後了。

    所以即便日後駱十五姑娘嫁了人,那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總歸澆的都是自家的田不是?

    外界如何傳言紛紛,東陽城駱家才沒閑情過問呢。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別看駱十五姑娘年紀輕輕,手腕魄力竟是一點也不比當年的駱家老祖宗差。

    就在駱家上下忙著籌備家主繼任儀式的同時,駱十五姑娘已經先後對外發布了一係列的革新措施。

    比如,駱氏商號除了家主這位第一掌權人以外,又增設了兩位副家主,一位負責具體的管理和運營,組建市場部;另一位負責監督執行及糾查違規違紀之事,組建督察部。其餘又選了幾位資曆老有能力的駱家人,一起組建了商務委員會,凡有重大事件或重大決策時,由商務委員會委員舉手表決。

    還有賬目上的改革,駱十五姑娘發明了一種既簡單又方便的快速記賬冊子,其內像棋盤一樣劃分出許多大小不一的格子,做賬之人隻需按照首行的目錄把數據依次填進去即可,每一頁的末行都有匯總、備注、日期和填寫人的名字,看上去一目了然,簡潔方便至極。

    除此之外,駱十五姑娘還對駱氏商號的人事製度做了調整但凡在駱氏商號做工的夥計,在順利通過督察部的考核後,皆以工齡來計月銀和年俸。也就是說你的工齡越長,相應的你的月銀和年俸就會越多。另外還增設了月例獎和年終獎,且對在商號做工三十年以上,且無作奸犯科的年老者,一律發放退休養老銀,放其還家或入住駱家專門修建的養老宅養老。

    此等新措一出,世人再次嘩然,不過大多數人是不信的。

    要真有這樣的好事,那還奮鬥個什麽勁兒,直接去駱家做工得了,管吃管住還得工錢,老了還管養老,簡直就是天堂般的所在。

    不但外麵人不信,駱家自己人也反對得厲害。

    七老太爺現在既是副家主之一,又是委員會委員,當即便提出了異議,“阿羽,這樣不行啊,我們駱家是商賈世家,生意人講究的是什麽?當然是謀利了。我們不剝削、不苛待他們,已經算是很寬待了,你這樣一搞,我們駱家成什麽了?慈善院了都?”

    “七叔公,你別急呀。”駱鳳羽含笑道“那些夥計也是人啊,是人就會有私心,而且容易受人盅惑。想要他們為你死心踏地地做事,便得先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再恩威並施。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夥計,而且是會做事又忠心可靠的夥計,人員穩定人心才能安定,做起事來才會事半功倍。”

    “可是這樣一來,我們駱家豈不吃大虧了?要貼進去多少銀錢啊?”五老太爺憂心道。

    “放心,不會貼錢的。”駱鳳羽笑道“畢竟很多福利都是在他們做事之後才會產生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辟如我們青州的一家綢緞鋪子,平素每月按正常來算,大概能有二百兩銀的毛利,但若有了這公平公開的竟爭激勵機製,通過夥計們的積極爭取,為那家綢緞鋪子創造了每月三百兩銀的毛利,而多付給他們的,不過也就十兩銀錢。五叔公,這樣我們是賺了還是賠了?”

    她這例子舉得很是實在,在場的人一聽就懂了。

    駱鳳羽便又接著道“不過這也隻是我的初步設想,具體執行,還得再仔細斟酌細節。”

    “如果是這樣,那敢情好。”七老太爺當場表態,其他幾位也跟著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