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孫策的野望

字數:5183   加入書籤

A+A-




    漢初平四年,春三月。

    袁耀率萬餘精銳曆時將近兩月,憑借威勢連克揚州軍,攻略淮南重鎮壽春。

    壽春平定。

    緊接著,袁耀於壽春布告四方,由於袁氏對於天下的影響力極其濃厚,其餘各地幾乎傳檄而定,兵不血刃的納入了治下。

    短短時間,九江郡即宣告平定。

    隨之,袁耀親筆書信一封加急送返汝南,如實向其父稟明攻略九江的戰役經過以及各級將校所立下的軍功。

    入主壽春以後,袁耀下達嚴令,杜絕軍士擄掠當地民眾,擅自欺淩百姓者,斬之!

    嚴令一下,袁軍頓時軍紀嚴明,極為肅然。

    諸將校都深刻的了解袁耀的秉性。

    他治軍嚴謹,若有人徇私枉法,是定然會嚴格以律令來行事。

    這則嚴令一下,全軍將士都不敢在懷揣著此等想法,紛紛敬而遠之。

    隨後,袁耀開始著手整頓內政事務。

    先是任命崔州平為代理長史,協助自己處理內務,待後續其父抵達在做正式任命安排。

    在崔州平的建議下,接手內務的第一步,袁耀便派遣人員調查之前揚州刺史陳溫所任命的屬官背景以及任內是否有貪汙腐化之官吏。

    待查探清楚後,袁耀毫不猶豫地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決策,罷免了州內名聲極差且有貪腐之風的官員,並將原本不受器重的吏員卻又是清廉之士的進行大肆啟用。

    剛剛入主壽春,袁耀就搞了大動作。

    這一次,所罷免的官員便高達數十餘人。

    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換血。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現袁氏入主淮南,那以往的陳溫麾下屬官有劣跡的自然不能再進行任用,及早剔除方才是正道。

    袁耀自然深諳其理。

    何況,從旁亦有崔州平隨時指點,縱然袁耀一時還無法擅長處理政務,卻也依然將各項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處理好人員更替的事情,他亦是將重心重新放在了農業上。

    現正是春耕的關鍵時節,卻由於這兩月來的征討,導致各地百姓的耕種都受到了較大影響,有些田地尚且還處於荒廢間,並未實現播種。

    對於春耕,袁耀卻是絲毫不敢耽誤。

    畢竟,要是錯過了耕種,那到秋收時,田地裏必然是顆粒無收。

    到那時,百姓無糧,生計將會麵臨極大困難。

    而賦稅到時也難以征收。

    所以,袁耀瞬間下令各地官府開始分發農具,大力組織百姓開墾耕種,以力爭在夏季到來之前完成春耕。

    一時間,江淮諸人皆以為換主以後,會迎來重大轉變而惶惶不安時,而隨著如今袁耀的總總政令、舉措下達以後。

    九江郡人心再度安穩平和下來。

    諸人知曉,他們隻要安分守己,那麽生活還依舊是原樣。

    瞧著郡內開始越發穩定,袁耀方才洋溢了喜悅的麵容。

    淮南能夠穩定,諸民眾亦是並不排斥己方,便是值得稱道之事。

    畢竟,袁耀心底很清楚,日後淮南諸郡將會是己方真正的基本盤,用於稱雄天下的根基所在。

    所以,這一路征討而來,袁耀都嚴令克製著軍中士卒,不準多造殺戮以及搶掠百姓,為的就是避免激化江淮百姓的矛盾。

    以免造成人心未附的局麵,而導致後續根基不穩。

    民心所向,是極其重要的。

    屠城、殺戮都會給後續帶來一係列的不良後果。

    就如原史上的曹操征討徐州而加以大肆屠戮城邑、鄉鎮,最終導致泗水為之堵塞不流,卻也最終失了徐州人心。

    在後續數十年來,徐州都依然存在政局不穩的跡象,叛亂亦是時有發生。

    所謂“前車之鑒,後車之師。”

    對於袁耀來說,他能夠知曉大肆殺戮、屠城的總總危害性,那麽他就要嚴令抵製這一切的發生,至少讓屠戮不要在己方軍中蔓延下去。

    ……

    隨著袁耀平定壽春,在郡內所施以的總總惠民政策,亦是在極其短的時間內贏得了人心,受百姓稱讚。

    九江乃安!

    ……

    江都。

    孫府。

    此時,一位身軀將近八餘尺,麵目俊秀,姿偉雄顏,以及渾身間都散發著一股無形間氣勢,陽剛之氣十足的少年郎正襟危坐著,細耳傾聽著探子的回稟。

    當聽聞到近日來袁術之子袁耀曆時兩月不到便迅速平定了九江郡以後,極為俊郎的麵色上卻忽然露出了一絲意外之色:“嗯?”

    “袁公子竟然能統禦將士,攻略江淮諸地?”

    這一刻,他略感意外。

    雖然麵露不可思議之狀,不過接下來也在繼續傾聽著探子回報後麵的消息。

    直至一席言語完全落下以後,孫策方才露出了一絲疑惑,不由喃喃細語道:“我記得當年我曾隨父親拜見袁公路將軍時,曾有幸與袁耀有過數麵之緣。”

    “當時他給我的印象是不學無術,一派紈絝公子的形象,是如何能做到迅速驅逐揚州刺史陳溫,迅速平定揚州州治壽春的?”

    這一刻,少年郎有些疑惑不解。

    此少年正是去歲喪父的孫堅長子孫策,自從孫堅征討劉表戰死於襄陽城下以後,孫策將其父安葬以後便將家眷安頓於故鄉曲阿。

    隨後,他才渡江江都定居,以便結識江淮有識之士。

    一方麵,由於他性格豪爽,極為大度。

    很快便在江淮之地名聲遠揚,且結識了許多有才之士,受當地人紛紛誇讚之。

    但縱然他在淮南闖下了諾大名聲,卻也知曉江淮一帶局勢太過複雜。

    當地官僚、水匪,以及豪強大族的私立武裝,而匯聚成了淮南的一股股勢力。

    局勢極其難以處理。

    孫策聽聞了探子的回報,卻驚奇了自己印象中的紈絝袁公子究竟是如何做到迅速平定九江郡,攻略了重鎮壽春的?

    “這或許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一時間,孫策不由發出了驚奇的感歎。

    但一番的感歎過後,他也不由流露出了濃濃的好奇之色,迫切想明白這一年來未見,袁耀究竟經曆了何等轉變。

    “怎麽會,麾下勢力強盛的水賊周幼平部怎麽會歸附於袁耀?”

    “他究竟有何等魅力,能夠吸引周泰追隨?”

    提及周泰,孫策更是流露出濃濃不解,周泰此人他有所了解,乃是盤踞於淮水四周的水賊,麾下實力不弱。

    他也是在與蔣欽相交時對其有過了解,也有幸有過數麵之緣。

    但從他的印象中,周泰亦是一位身性桀驁,不願輕易服從一人的主。

    他卻未想到,公子袁耀竟然能折服此人。

    這是否有些太過於奇跡了?

    一時間,孫策對於袁耀所做出的這番事跡,不由流露出了濃濃的好奇之色。

    但與此同時,也不由越發的激發了他那隱藏於內心深處的絲絲野望。

    一種願率千軍萬馬馳騁疆場,開疆立業的雄壯誌向。

    “現父親已喪,舊部尚且還在後將軍處,我何時方才能猶如這般縱橫馳騁疆場,建功立業?”

    一時之間,孫策流露而出了濃濃的野望。

    他自幼便胸懷大誌,瞧著袁耀如今已經有這等成就,他自問自己不願在籍籍無名。

    開疆拓土,縱橫疆場,方才進顯男兒本色。

    ps:依稀記得起點有本書的書名好像也叫《孫策的野望》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