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辯論之才

字數:5126   加入書籤

A+A-




    &esp;再一番楚楚動容的演技以及堅決強硬的態度下,諸來使終究還是妥協了。

    &esp;開始詢問著袁耀若要發兵需要多少軍需之類的問題。

    &esp;麽辦法,現在是各家族遭受到了黃巾肆虐,縱觀郡縣,也唯有袁氏有實力平叛,各豪強大族也隻能依靠袁軍的實力對抗黃巾賊。

    &esp;作為求人的一方,自然隻有讓步。

    &esp;瞧著對方提問,袁耀心下已是喜笑顏開,心道:“你們終於肯按照我的計劃行事,也不枉我苦心孤詣的演戲一場了。”

    &esp;雖然內心喜不自喜,但麵上卻依舊流露出一股受寵若驚之色,沉聲回應道:

    &esp;“諸君,據近日來的戰報所顯示,黃巾賊本就擁兵萬餘,麾下實力異常強悍,現汝東各城邑間的民眾又大肆相助,令黃巾賊間的聲勢越發兵鋒強盛。”

    &esp;“耀想,想要徹底平定此次叛亂,絕非是一朝一夕之事,須曠日持久方才能平叛。”

    &esp;此話落下,袁耀還假意略微在心下暗自尋思一番,遂才麵露懇求之色道:“若諸君能夠說服各家主資助錢糧以供給軍需,那耀定待全軍感激不盡,亦會迅速起兵平定叛亂。”

    &esp;話落,袁耀頓時間鄭重起身,麵向諸眾深鞠躬,以示感謝。

    &esp;這一刻,隨著袁耀如此迅速的敲定著此事,也令諸來使未有了反悔的機會。

    &esp;所謂“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

    &esp;袁耀都已經向諸位鞠躬道謝了,我如此一番熱情,諸人豈不能辜負吧?

    &esp;瞧著袁耀一番熟練的舉動,諸人頓時發覺自己上當了,看這情況,他定然是早有謀劃,就等著他們自願說出願資助錢糧一事呢。

    &esp;但事已至此。

    &esp;諸來使尚且還有求於袁軍,且臨行時各家主也心知或許要出血方才能請動袁軍來援,故而也有這方麵的準備。

    &esp;基於此因素下,一使者不由緩緩拱手道:“那不知公子大概需要提供多少資助方才能用兵呢?”

    &esp;聞言,袁耀稍作思索,遂道:“若要滿足軍需的話,那至少每家得出十萬石糧以及百萬錢,不然耀擔憂在平討叛亂時,黃巾賊將利用近日來搶掠而來的物資與我軍拚消耗。”

    &esp;“還望諸位能夠理解,並做好各家主的思想工作,耀絕對不是在臨危間敲詐勒索。”

    &esp;“若各家主實在不願意太過破費,也可以耐心等待一番,待後將軍為我軍提供足夠的糧餉後,耀亦當迅速遣軍平叛。”

    &esp;一席話落。

    &esp;袁耀態度謙卑,也並未逼迫諸人,反而是以衣服楚楚動容的語氣與之商議著。

    &esp;但在座諸人皆不傻,袁耀話中之語所釋放的信號已是不言而喻!

    &esp;反正你等各家不大出血,我是不會遣軍征討黃巾的。

    &esp;至於待袁術補足後勤一事,就是唱得好聽的借口了。

    &esp;諸來使有理由相信,若各家族不予以資助錢糧,那可能汝南已東地區的地方豪強勢力都被洗劫一空後,都不會見到袁軍的身影。

    &esp;隻是……十萬石,百萬錢……

    &esp;這……這太特麽獅子大張口了吧?

    &esp;諸使者聞聽以後,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esp;雖說各家主有出血的準備,也授權他們在多少籌碼之內可以予以答應。

    &esp;但顯然袁耀所提出的這條件遠遠的超出了範圍。

    &esp;諸使者也並未有接受的權利。

    &esp;“公子,您這條件太過苛刻,不知可否適當減少一些?”

    &esp;聞言,袁耀卻是沉聲回道:“若諸位資助的軍需不夠,那耀可無法保證能夠一定平定現今間聲勢正值浩大的黃巾哦。”

    &esp;一語而落,他巧妙的回絕了此使的要求。

    &esp;“那公子還容我先差人快馬加鞭回報家主在做定奪,您所提條件太過苛刻,我無權做主。”

    &esp;此話一出,其餘來使紛紛予以回應著。

    &esp;“這是自然,悉聽尊便!”

    &esp;這次會談自然便如此宣告結束。

    &esp;但對於諸來使稟告各家主的意見,袁耀也是絲毫不急,他依舊氣閑若定地等待著“好消息”。

    &esp;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心急。

    &esp;誰急誰就輸了。

    &esp;況且,若繼續拖下去,黃巾打破莊園,受遭殃的豪族勢力隻會越來越多,到那時,他們自然會接受袁耀的“無理”條件而選擇大出血。

    &esp;畢竟,大出血與被抄家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

    &esp;大家都是聰明人,知曉如何選擇。

    &esp;……

    &esp;既然各來使需要回稟各家主,自然也需要一定的時日。

    &esp;再這段時間之內,袁耀繼續命細作時刻關注著汝東方麵的戰報,以隨時掌握第一動向。

    &esp;而他則遊弋於袁氏祖宅中。

    &esp;走近袁氏府門,迎麵而來的便仿佛是片片綠樹成蔭之景,院中兩側栽種著無限挺拔的參天綠樹,以及一圈圈的花圃。

    &esp;穿過這片綠蔭區,映入眼簾的方才是一排排房舍。

    &esp;一眼望去,進顯富庶與貴氣十足。

    &esp;良久,府內部方才走出一位年近四旬左右的中年,遠遠跨步走來,袁耀見狀,下意識的便拱手行禮道:

    &esp;“袁伯,小子耀拜見。”

    &esp;袁耀恭敬行禮。

    &esp;眼前此人正是袁氏旁親,袁耀的族伯父袁鵬,再全家舉家遷往都城居住時,唯有他選擇留在祖宅,負責袁府日常的事務打理。

    &esp;“哦,是耀兒啊,多年未見,你果真不讓叔父失望,成熟許多了呀。”

    &esp;自從袁術入主汝南郡,開始率部平討淮南地區以後,袁鵬也開始竭盡全力對本家予以資助,也開始時刻關注著天下局勢的發展。

    &esp;對於近日來袁耀統籌大軍,連戰連捷的事跡自然是無比清晰。

    &esp;現相見著袁耀,心下自然是多了數分讚賞與自豪之色。

    &esp;對於長輩來說,還有什麽事情能夠比看見後輩有出息更興奮呢?

    &esp;“伯父,您謬讚了,耀還尚且太過年幼,雖近日來鮮有名聲,但還遠遠不夠,還需繼續努力才是。”

    &esp;一語落的,袁耀依舊保持著謙卑之色,麵浮現笑意道。

    &esp;瞧著袁耀不卑不亢,袁鵬內心不由愈發欣喜,隨即領著袁耀一邊交談,一邊往內府而行去。

    &esp;一路之上,門客眾多。

    &esp;他們聽聞近日來於江、淮,汝地區聲名鵲起的袁公子回歸祖宅時,都不由麵露好奇之色,紛紛聚攏而來,以一睹袁公子的風采。

    &esp;袁耀自然是無視著這一切。

    &esp;他還在與伯父袁鵬深切交談著。

    &esp;此次他回袁府自然也是有求於人的。

    &esp;須知,袁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作為祖宅亦是吸納、培養了不少門客以及幕僚。

    &esp;他是希望能夠回府選拔一批人才。

    &esp;畢竟,平定黃巾亂後,自然要對汝南進行戰後的治理。

    &esp;這沒有人才是不行的。

    &esp;……

    &esp;而就在抵達府外時,袁鵬向他推舉了一人,卻令袁耀頓時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