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孤兒院孩子的問題
字數:3379 加入書籤
一群孩子打打鬧鬧,曆時五分鍾,終於排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葉靈細數了一下,有三十多位,好在她準備了五十多份紅包。
第一位是個三歲的小豆丁,大家都知道要讓小的,就把他排在第一位了,三歲小豆丁還有點害羞,憋了半天才說“……新、新年~快樂~~”
“好,你也新年快樂,乖孩子。”
葉靈摸了摸小孩的頭,把紅包放在小豆丁的手裏,小豆丁胖嘟嘟的小手捏著紅包,迫不及待地打開來看,小嘴嘟嘟地發起疑惑“怎麽是一張綠色錢?”
有大孩子認識,立馬就給小豆丁解惑“那是五十元,知道五十元有多少嗎?可以買五十根棒棒糖。”
小孩子裏數值最終被五十根棒棒糖代替,小豆丁雙眼放光,他沒想到這張綠色地紙錢那麽厲害,居然可以買五十根棒棒糖,他要好好收著,以後要留著買糖。
小孩子會說地新年祝福語,最多就是新年快樂,有大一點孩子會說一點別的,比如開心,幸福,團圓等,總之,因為紅包的關係,他們一個個嘴上就跟抹了蜜一樣。
每個人地紅包裏都是一張五十元地錢幣,不是她不想一人給一百,而是給多了院長阿姨肯定心疼,會把這些錢收上去,將近四千的金額,院長阿姨不會讓小孩子們亂花錢,現在砍掉了一半多,隻有兩千不到,以過年讓孩子們開心一下,這些錢,最終還是會回到小孩子的手中。
因為得到大紅包,孤兒院的小孩們開心地要跳起,陽陽在一邊看著葉靈給其他小朋友發紅包,她沒生氣,也沒傷心,比起還在孤兒院的小夥伴,她已經很幸運了,可以和葉靈姐姐住在一起,可以去上學,可以和葉靈姐姐去各個地方玩,她對幾日後雪山行非常期待。
讓陽陽和小朋友一起去玩,葉靈轉頭去了屋裏麵,安誠李歡姐正在吃院長阿姨拿出來地糖油餅。
“葉靈來了,快吃吃,和以前有沒有不一樣。”院長阿姨招呼人過來。
金黃色地糖油餅,外麵是焦焦地一層,裏麵卻很軟糯,屬於外焦裏嫩地那一種,院長阿姨地火候掌握得很好,外麵那一層隻是脆,沒有糊掉,鮮甜地味道刺激著味蕾,不是加了糖精地那種甜,而是食材本身地甜味。
糖油餅,葉靈從來沒有吃過,可吃了一口後,關於糖油餅地味道和記憶,全部湧現,這是原主在孤兒院最喜歡吃的食物,就連肉也比不上。
“院長阿姨,味道沒變,還是小時候地吃的感覺。”
院長阿姨讓人多吃些,笑了笑,眼角地細紋顯示著歲月地時光,她說“人沒變,味道當然也不會變,多吃幾塊,李歡安誠,你們也不要客氣,孤兒院能拿出手就隻有糖油餅了。”
“嗯,糖油餅很好吃。”李歡又拿了一個,順便塞了一個給安誠,誰叫安誠坐那一動不動,過年嘛,就算是不喜歡吃,也要拿一點吃,大家都是這樣,沾沾各自地喜氣。
“唔~”安誠被突如其來地糖油餅堵住了嘴巴,咬了幾口,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甜,味道挺不錯。
兩人作為新婚夫婦,一舉一動都能讓人吃一口狗糧。
“院長阿姨,這一年被收養地孩子好像不多啊!”葉靈開口。
她說的這個問題,院長也在發愁,往年都會有幾位孩子被看重,收養離去,但這一年隻有陽陽一個。
“是很少,近幾年越來越少,這一年除了陽陽被你收養之外,沒有了。”
安誠想到了原因,說“現代地科技越來越發達,就算生不出孩子,也能用科技地手段,花錢造出一個,大家都還是相信血緣關係,孤兒院裏的孩子,要是沒有人收養,有想過他們以後地發展嗎?”
“這個問題,我們天天都想,但很無奈,我們幾個人最多隻能保證孩子們溫飽,衣食住行不用擔心,可要他們每個人都能去上學,我們不認識學校校長,也沒這個能耐能去找教育部門的人去申請這筆資助金。”院長阿姨說的很無奈,就是已經盡力了,才會深感無助,她們就是社會最底層的一群人。
屋裏頓時陷入一陣沉寂當中,院長阿姨也不是想讓安誠和李歡去考慮解決這個問題,都說到這裏了,她才把多年煩惱吐出口,現在轉變話題“你們帶來的食物,我想孩子們會很喜歡,中午飯要不就在我們這裏吃了?”
“不用,我們在家已經煮好飯,就等著回去炒兩個菜。”李歡拒絕,明知道孤兒院沒有收成,她們哪裏還會留下來吃孤兒院裏的糧食。
在孤兒院待了半個小時,眼見著已經到11點了,李歡幾個起身,準備回去。
“院長阿姨,不用再在外麵等了,趕快回屋去,我們走了,你和大家要好好保重身體。”葉靈坐在車裏,車窗被她搖下,和院長阿姨揮著手拜拜。
“再見了~~”孤兒院院長揮手,等到看不見車的影子,才走進了孤兒院。
看守孤兒院的警衛,感歎了一聲“這些年,還是葉靈最有心,經常來孤兒院看望我們。”
“得了吧,不就是因為這次又給你帶了兩瓶好酒嗎?悠著點喝,我們這個年紀,身體才是本錢。”院長阿姨勸導。
“知道了,知道了。”老家夥隨意的揮揮手。
回去的路上,安誠就著孤兒院的問題和李歡聊起來。
安誠“我覺得孤兒院這樣下去,裏麵的三十多位孩子全都會被耽誤,如今這個年代,已經不是不讀書就能闖出一片天的時候。”
李歡“我也覺得不能讓孤兒院繼續這樣下去,靠著我們每次送食物,隻能治標不治本。”
兩人說的這些,葉靈也思考過,但她現在沒錢,沒地位,十萬想要培養三十多位孩子,那是放屁,插進李歡姐和安誠姐夫兩人聊天。
葉靈“我想過,等我的錢穩定賺得多一點,就慢慢資助幾個孤兒院裏的孩子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