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盯上了一個“大寶貝”

字數:6089   加入書籤

A+A-


    獅龍獸部隊在不到半個月時間,連續兩次跨區域長距離行軍,順利搗毀了曼密鐵路線的兩段鐵路。

    成功斬斷了連接南北的曼密鐵路,也成功激起了日軍司令部的怒火。

    然而這並不是獅龍獸部隊的目的,破壞鐵路軌道僅僅隻是開胃小菜,為接下來的大行動做好鋪墊。

    也是一場至關重要的戰鬥。

    一場比搗毀格杜火車站,還要具備戰略意義的大戰。

    這也是“上等高棉行動”的核心。

    就在日軍的注意力都被牽扯,以為獅龍獸部隊還會在緬北搞事,周邊部隊全部進入戰備狀態時。

    獅龍獸部隊突然急轉南下,一口氣跑到了緬中地區的“瑞保市”。

    這一趟的行軍距離超過200公裏,距離最先搞事的格杜火車站超過250公裏,再南下數十公裏就能抵達緬甸首都。

    曼德勒作為緬甸的首都,象征最高王權的所在地,周邊駐紮著大量的日偽軍。

    不管是從防禦戒備上來說,還是從危險程度上的分析。

    曼德勒的周邊地區,都屬於危險之地。

    而獅龍獸部隊安全的地方不去,偏偏跑來這一片防禦最嚴的地區,打的就是反轉思維的心理戰。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日軍做夢都想不到,突然消失了大半個月的獅龍獸部隊,會跑來距離首都這麽近的地方。

    包括擒龍組在內的日軍部隊,此時都還在緬北地區咬牙切齒的到處繞圈子。

    鑒於獅龍獸部隊最近在緬北地區,非常頻繁活躍的搞事,就連日軍占領軍司令部都被誤導了。

    將部隊的主要防守核心,全都集中到了存放有大量的戰備物資,屬於緬北橋頭堡要塞的密支那。

    生怕獅龍獸部隊不知道從哪冒出來,又炸掉密支那的幾個倉庫。

    密支那的重要性已經無需多言,不管是哪個倉庫遭到襲擊破壞,損失的都將會是大量的戰備物資。

    日本國內打了這麽多年戰,國力已經基本被消耗都差不多了。

    加上從日本到緬甸距離太遠,能夠支援緬甸的物資很有限,每消耗一份都很難得到再次補充。

    也正是出於這個物資匱乏的原因,緬甸日軍才會再度盯上肥沃的印度。

    希望將這一塊大肥肉給啃下來,把存放在印度的海量物資搜刮到手,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繼續發展。

    因此。

    在這個準備進攻印度的關節點,不管是密支那的哪一個倉庫和物資中心,日軍都已經損失不起了。

    而導致日軍的防禦重心完全偏了,防守的地方都搞錯了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那兩次誤導性的搗毀鐵路段。

    日軍司令部的防守判斷失誤,所產生的影響是很直觀的。

    緬北地區已經是關卡重重,滿天都是各種飛機在到處搜索,而緬中地區鐵路沿線的防備,明顯比緬北要差很多。

    倒不是說防備上麵有什麽疏忽,隻是相比於麵對獅龍獸部隊這個大威脅,依舊屬於正常防禦戰備狀態的緬中日軍,明顯是沒有做到位的。

    這也不能怪這些日軍沒危險意識,主要是壓根沒想到獅龍獸部隊會這麽幹。

    半個月時間行軍200多公裏,放著軍事價值更大的密支那不搞,跑來這個隻有象征意義的地方,這實在是太過於反常。

    正常的部隊根本就不會有這種打法,常規的部隊也就很難做出及時的應對。

    便利於日軍注意力被成功引偏,獅龍獸部隊順利的越過日軍數道防線,抵達了駐紮有一個日軍聯隊的瑞保市外。

    獅龍獸部隊之所以百裏迢迢,跑來這個距離首都很近的危險之地。

    並不是瑞保市有很多的戰備物資,又或者像格杜火車站一樣,存放有大量的鐵路基建物資。

    而是在於這個瑞保市有一個工廠,在二戰這個時代地位特殊的工廠——

    鋼鐵廠!

    當初英國人殖民緬甸發展期間,因為要修建鐵路、公路、各種設施,需要大量的鋼鐵原材料。

    而不管是從印度境內運過來,還是從國內通過海運運過來,都不是很方便。

    為了滿足緬甸地區的大量鋼鐵需求,就必須在當地建造一個鋼鐵生產源,最終經過大量的實地勘測後,精挑細選的在這裏建造了一個煉鋼廠。

    後來日本軍隊打過來的時候,這裏本應該要被炸掉的。

    奈何前線英緬軍太不頂用了,根本就沒有抵抗,聞日軍便跑路潰敗,支援的中國遠征軍孤軍獨戰也頂不住。

    前線崩潰得這麽快,守鋼鐵廠的英國技工和軍隊完全就來不及撤走。

    於是乎。

    鋼鐵廠的英國人為了保命,隻能選擇留下鋼鐵廠作為投降的資本,將鋼鐵廠完好無損的送給了日本軍隊。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本就缺乏礦產,擁有了這樣一個完好無損的鋼鐵廠,無異於如虎添翼。

    不僅有了足夠的鋼鐵資源,支撐他們鞏固防守緬甸地區。

    甚至還有足夠的鋼鐵外輸,給其他地方的日軍部隊,提供修建工事、鐵路、裝備等必不可少的鋼鐵材料。

    遠在上千公裏之外的怒江西岸,竹內連山挖空鬆山修建成堡壘,所需要的大量諸如鋼筋之類的金屬原材料,就來自於瑞保市的這個鋼鐵廠。

    隻要能夠順利搗毀這個鋼鐵廠,本就缺乏鋼鐵原材料的日軍,必將雪上加霜陷入缺乏可用鋼鐵原料的困境中。

    這雖然在短時間內無法看到效果,但卻具有長遠的重要戰略意義。

    沒有了足夠的鋼鐵製造武器裝備,沒有了足夠的鋼鐵穩固防線碉堡,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積累,日軍的戰鬥力和防禦都會越變越差。

    鋼鐵原材料製品屬於消耗品,沒有原材料補充它就會消失。

    這是無法避免的!

    獅龍獸部隊很清楚鋼鐵廠的重要性,選擇把它作為此行深入緬甸腹地,最終極的戰略目標。

    日軍這邊同樣很重視。

    對這座鋼鐵廠的防備,足以稱得上是重兵把守。

    此時緬甸境內的所有日軍,全部加起來也就隻有20多萬,這還包括入侵到了滇南地區的一個師團。

    排除入侵到中國的2萬餘人,就緬甸境內的這點日軍,需要分布到緬北大小各種據點城市。

    哪怕一個據點100人,200人,也將是一個捉襟見肘的數字。

    這也就是格杜火車站這個,作為緬北地區最大的後勤基線物資儲備地,也才僅僅一個日軍中隊的原因。

    通常像瑞寶市一個中型城市,並不是什麽戰略要塞重地。

    頂天也就一個日軍大隊。

    然後,再配一到兩個大隊的偽軍,就構成了所有的防備力量。

    別看一個城市才1000日軍很少,要知道緬甸這樣的城市有數十個,加起來可是要好幾萬日軍防守。

    再加上曼德勒這樣的大城市,密支那和仰光這樣的戰略要地,需要上萬的部隊進行布防。

    中小城市派遣一個日軍大駐守,已經是日軍的布防極限。

    可如今駐守在瑞保的軍隊,光正規日軍就達到了一個聯隊的規模,加上偽軍總數超過了8000之巨。

    這樣的防守規模和力度,幾乎已經塊趕上首都曼德勒了。

    如果鋼鐵廠建在瑞保市內,需要從外麵一直往裏麵打,獅龍獸部隊壓根就沒法襲擊瑞保市,根本就不可能打得過。

    就算強行衝進去了,炸毀鋼鐵廠之後也很難撤出來。

    好在因為鋼鐵廠本身的特殊性,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淡水資源,對周邊環境汙染也很大。

    如果把鋼鐵廠建在城裏麵,估計全城都要得呼吸道相關的疾病。

    因此…

    出於這兩方麵的嚴重影響,當初英國人修建鋼鐵廠時,並不是造在瑞保市內,而是建設在距離瑞保市區10公裏外,屬於穆河的一條支流旁邊。

    日軍接管這個鋼鐵廠之後,也因為這兩個原因沒辦法改變。

    隻能針對鋼鐵廠現有情況,做相關的防禦工作,3000多人的日軍聯隊,也無法全部進入鋼鐵廠內。

    根據印度英軍司令部的情報,鋼鐵廠內日常隻駐紮了一個日軍大隊。

    每一個月輪換一次!

    剩下的日軍和偽軍全部在市內,一方麵維持市內的防備和治安,一方麵是看管被強硬抓來進工廠務工,把鋼鐵原材料製成成品的大量緬甸勞工。

    或許是出於對偽軍的不信任,不放心這麽重要的地方尤其外人把守。

    又或者有一條公路和一條鐵路,雙路直通位於河邊的鋼鐵廠,城內的日軍可以在半個小時內,火速支援到鋼鐵廠。

    日軍並沒有派任何的偽軍,進入鋼鐵廠輔助日軍防守。

    在日軍指揮部這邊看來。

    士兵需要適當輪換休整勞逸結合,才能保持最高的戰鬥力,一個聯隊中的各步兵大隊輪流駐防,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完全不需要戰鬥力低下,隻能當狗使用的偽軍協防。

    畢竟在第一次遠征戰役中,日軍一個大隊能追著一個英軍師打,麵對中國的遠征軍也能隨便吊打兩個團。

    擁有一個日軍大隊駐守的鋼鐵廠,在緬甸境內還有誰能威脅到嗎?

    顯然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