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竹子坡之戰(兩更,求月票,求訂閱)

字數:4543   加入書籤

A+A-


    清晨6點24分。

    82團三個營兵馬順利渡江,隻剩最後機槍連還處於江麵之時,戰鬥的第1槍終於打響了。

    率先開槍的並不是進攻方82團,而是作為防守方的日軍。

    事情起因純粹運氣巧合,一名起來接6點半崗的日軍,日常的爬出工事往外走,準備釋放一下膀胱之物。

    為了不至於工事內騷臭一片,日軍大小便的時候,都會特意離開工事,到遠一點的地方進行排泄。

    而這名日軍日常排泄的位置,恰好是一個麵朝江麵的方向。

    當他蹲在那裏排泄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幾十米外的濃霧中,隱隱約約可看見一些黑灰色的斑駁。

    而且側耳仔細去聽的話,還能聽到熟悉的叮叮當當之聲。

    這名日軍恰好是一名老兵,已經在鬆山和對岸的中國軍隊對峙了兩年,對鬆山的濃霧天氣非常熟悉。

    看到這些異常情況同時出現,他立馬就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他連擦屁股都顧不上了,拿起槍對著遠處的迷霧就是一槍,然後用日語高聲示警跑向己方工事內。

    位於工事內的10來名日軍,聽到“支那人打過來了”的示警,立馬就全員進入了戰鬥狀態。

    紛紛拿上自己的武器裝備,奔向自己所屬的防禦工事。

    開槍的日軍槍法和運氣都很不錯,這瞎**亂開的一槍,還真被他瞎貓碰死耗子打到了一個目標。

    走在最前麵的是82團的一營二連,走在濃霧中啥都看不見,本來就很緊張。

    隨著中彈的士兵啊的一聲慘叫,原本悄悄咪咪往前摸索的二連,都以為自己已經被日軍給發現了。

    由於絕大多數都是未打過仗的新兵,全員第一時間就炸開了鍋。

    有的人開始趴在地上反擊,有的人就地瘋狂的找各種掩體,各班排長的大喊聲也此起彼伏。

    一時間完全稱不上行動有素,隻能說是亂糟糟一片。

    國內滇西遠征軍的單兵素質,與印度的駐印軍1對1訓練出來的單兵素質,在這一刻高下立判。

    神槍手是子彈堆出來的,這話一點都沒說錯。

    “砰砰砰砰……”

    二連的人看不見前麵的日軍,隻能朝著大概的方向開火。

    竹子坡工事內的日軍也看不到敵人,同樣隻能照著江邊方向不停的開火,同時向鬆山指揮部進行匯報。

    雙方之間就這麽瞎雞丨巴打,硬是打了近5分鍾時間。

    直到機槍連也順利完成渡江,這個先鋒年依舊在和日軍隔空對射。

    而對於搶灘登陸的82團來說,能否在第一時間拿下竹子坡,依托日軍陣地站穩腳跟尤為重要。

    繼續在這裏無用的幹耗下去,等鬆山堡壘群日軍反應過來,增派兵員到此。

    到時候要想再拿下這個竹子坡,所要付出的代價可就不是眼前這點,起碼是10倍以上的代價。

    團長劉繼國很清楚這點,得知先鋒連根本沒往前推進,100多號人被一個10多人的日軍小分隊一壓在原地,氣得差點掏出槍衝到前線去,把這個連長給斃了。

    而二連的連長連線到團長劉繼國,被劉繼國劈頭蓋臉罵了個狗血淋頭,終於從渾噩中反應過來。

    竹子坡上麵就一個日軍小分隊,自己可是一個先鋒連,和他對射個雞毛啊。

    直接衝上去幹就完事了,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們。

    “上刺刀,吹衝鋒號!”

    隨著二連連長一聲令下,傳令兵大喊著口頭奔告各部,全連將士都停止了射擊,抽出腰間刺刀插在了步槍上。

    當衝鋒號響起的時候,100多號人喊打喊殺,衝向了竹子坡上的日軍陣地。

    反應這麽的遲鈍,作戰思路這麽亂,這其實也不能怪二連的連長,畢竟他也隻是一個新兵。

    不僅僅這個連長是新兵,整個滇西遠征軍一大半都是新兵。

    要知道第一次遠征作戰時,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入緬,最後傷亡超過6萬,剩下的4萬一大部分都是拉的壯丁。

    以當初的4萬人為基礎,滇西遠征軍現在擴充到了20萬。

    可想而知……

    這裏麵的新兵水分有多大,有多少人是第1次上戰場的“瓜娃子”。

    ……

    相隔不到200米的怒江邊,一處雜草叢生的江灘懸崖邊,封雲天和龍文章叼著煙臨崖而站。

    聽著遠處傳來的槍聲,內心感受可稱五味雜陳。

    兩人淩晨剛放出來的時候,便驅車趕往了怒江的江防陣地。

    沒成想兩人已被列入第11集團軍的“黑名單”,待了兩年的橫瀾山、祭旗坡和青石山陣地,壓根就不讓他們進去。

    兩人不得已之下,隻能在林中步行,挑了一處地方觀戰。

    雖然今天怒江起的霧非常的大,兩人根本就看不到什麽東西,但是聽到這傳來的槍炮聲,兩人也能腦補出“大體劇情”。

    “唉,我們倆費了那麽大勁,你說他完全沒用吧,也不對,起碼讓他們改掉了一開始的輕敵之心,可你要說有用嘛,這結局並沒有改變,用這種笨辦法一步步往前推,同樣會是一片屍山血海。”

    封雲天一聽就知道聲音來自竹子坡,想到竹子坡所處位置的軍事意義,立馬就明白了鍾彬打的什麽主意。

    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確實具備一定的優異性。

    可封雲天並不看好!

    除了舍近求遠需要打更多陣地戰,即便是在最好的天時地利之下,以正常的往日中日陣地戰傷亡比例。

    要想消滅這將近2000的日軍,國軍需要犧牲最少超過6000人。

    最讓封雲天擔心的是滇西的天氣,鍾彬固然研究了怒江的水文信息,可一定沒研究過滇西的天氣。

    以封雲天在怒江待了兩年的經驗,6月的滇西暴雨的天氣非常密集。

    一旦暴雨來臨,怒江水位必然暴增,到時候哪怕是一江之隔的進攻部隊,也會陷入嚴重的物資匱乏。

    而進攻過程中最怕的意外情況,就是沒有了後路。

    這就好像是往前噴水的高壓水槍,噴出去的水威力十足能把人擊飛,可要是水管後麵被突然切斷,水槍的威力就會戛然而止。

    渡江作戰部隊沒有了後勤援助,就會立刻失去進攻的勢頭。

    到時候過江作戰的部隊打不上去,想回來又被怒江擋著過不來,就會陷入不上不下的尷尬局麵。

    竹內連山若是抓住機會反擊,過江部隊很可能會損失慘重。

    龍文章同樣感同身受,內心的煎熬甚至比封雲天更甚。

    他兩眼失神的望著霧蒙蒙的天空,嘴裏又碎碎念念的說起了,封雲天曾經很熟悉的“胡言亂語”。

    “我們想讓事情回到他該有的樣子,可惜我們並沒有成功,你看這怒江的天,是不是多了兩個影子,一個戴著白帽子,一個戴著黑帽子。

    他們在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