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重開香堂

字數:3214   加入書籤

A+A-




    伊飛、榮黍離、石三姑等自知已給“金龍教”和“英靈教”的探子緊緊盯著,此刻這“福興客棧”四周不知有多少雙眼睛暗中窺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他們雖驚不懼,決定已不變應萬變。各自運功打熬武功,暗中加強戒備。

    誰知一切如常,這一天一夜竟安安靜靜的過去,並沒有人來s擾、襲擊他們。

    第二天是八月十二,正是黃健安在“金龍閣”召開“金龍大會”的日子。

    “金龍閣”是黃健安費二年之功在京城建成的,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黃健安欲以“金龍閣”為他的“金龍教”之總舵。因此趁此趙朝在京城為公主“比武招親”之際,天下江湖人物大至,召開“金龍大會”,一是為“金龍教”招納人材;二是揚刀立威;三是尋機殲滅榮黍離、金中勵、曾慶勳等原“金龍教”的殘餘勢力。

    伊飛和榮黍離商定:眾人分成二路,由榮黍離、石三姑和金中勵、曾慶勳正大光明的殺上“金龍閣”興師問罪,伊飛則與鐵雲、“金沙雙奇”鄒雲龍、夏候元、鐵雲、公孫小芳暗中相助,若有不測危機,便須當機立斷,立時撤離。

    伊飛和鐵雲他們到了“金龍閣”附近,尋個生意火爆、客流暴滿的酒樓,要個了包廂,喝酒吃飯。悄悄的易了容,伊飛粘了兩撇小胡子,扮成個山寨軍師模樣;鐵雲扮作個滿麵虯髯的山寨寨主;公孫小芳穿上男裝,腰垮長劍,分明是個“英俊少俠”;鄒雲龍、夏候元則扮成了兩個拳師。

    五人混入“金龍閣”中,此時“金龍閣”中上下五層,已滿滿都是江湖人物,怕不有數千人之多。

    “金龍閣”有個大庭院,中間旗鬥上飄蕩著一麵繡著張牙舞爪的金龍的巨大旗幟。旗幟的對麵是一座高台,上麵排列了百十個座椅,黃健安、黃元炳、黃元慶、黃元彪等人端坐在主位。

    “金沙雙奇”鄒雲龍、夏候元混跡江湖多年,認得那高台上坐的,都是江湖上各大門派,各大幫會的掌門、幫主或是武林中大有身份地位之人。

    伊飛心道:“這黃健安倒會籠絡人心,不知這些江湖人物,有幾多是真心向著他們黃家的?這裏有幾千人,黍離姑娘她們,不知道現在在哪裏?”

    他在喧鬧的人群中尋找榮黍離她們,忽聽得一個蒼老有力的聲音在全場響起:“各位江湖同道,今日是我金龍聖教總舵重開香堂的大好日子,我金龍聖教特召此‘金龍大會’與各位武林同道同喜同賀,我教黃健安教主,願與各位武林同道,大展鴻圖,共享榮華福貴!”

    伊飛聽出說這話的黃元炳,覺得他年紀雖大,內力卻越發深厚悠長。

    隻見那高台上一個高冠黃袍人緩緩站起,走到了高台中央,得意洋洋的道:“各位江湖同道,今日既是到了我‘金龍閣’,見證我金龍聖教總舵重開香堂,便是我‘金龍教’的朋友!本教主健安何幸之有,得蒙各位江湖朋友賞臉,各位,何不與本教主痛飲三杯,以慶此等武林盛事!”

    許多江湖人物鼓起掌、大聲叫好起來。

    公孫小芳嘟起嘴道:“說得倒好聽,知道他的都曉得是個當麵一套,前後又是一套的小人!”

    鐵雲、鄒雲龍、夏候元齊道:“這等小人,自有原形畢露,為江湖唾罵的時候!”

    幾人正在議論之時,忽見一道刀光迅捷無比的斬向那麵高台對麵的大旗。

    那麵大旗“喀刺刺”一聲大響,碗口粗的旗杆從半空攔腰斷了下來,正砸在旗鬥下幾個護旗的“金龍教”教徒身上。

    “金龍閣”中立時警哨大作,許多黃衣教徒四處竄動,搜尋發出飛刀毀壞大旗之人。

    高台之上此時已多了四個人。

    這四人也穿著黃色的“金龍教”教服,和黃健安、黃元炳等人的並無二致。

    這四人自然便是榮黍離、石三姑、金中勵、曾慶勳。

    黃健安見了四人,臉色平靜,並不驚訝,揮了揮手,令湧上高台來欲捉拿四人的數十個“金龍教”教徒退下台去。

    隻見他麵露微笑道:“好哇,原來是黍離妹子!石夫人、金爺爺、曾爺爺,連你們也來了,真是本教主之榮幸,來,來,快入席來喝杯水酒,我等好暢敘別後之情!”

    榮黍離冷哼了一聲,金中勵早已怒罵道:“好不要臉!誰是你的爺爺?你三個忘恩負義、豬狗不如的狗爺爺在那邊哩!”

    石三姑斥道:“黃健安,榮代教主才是我‘金龍教’的代教主,你算什麽東西,也在這裏妄稱教主!”

    黃元炳沉聲道:“金中勱,別給臉不給臉,你再執迷不悟,不識好歹,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金中勱仰天大笑:“哈哈,俺金中勱就是死,也要拉你這老狗當墊背的,嘿嘿,你我今日既遇上了,便殺個痛快,哼!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黃元慶、黃元彪齊聲大喝,已各執齊眉大g,到了兄長身前。

    曾慶勳踏向一步,立在金中勵身旁,同黃元慶、黃元彪遙相對峙。

    高台上一時劍拔弩張,雙方立馬就要分勝負、決生死。

    “金龍閣”此時有數千江湖人物在場,卻鴉雀無聲的安靜了下來。許多人知道了“金龍教”中榮家和黃家的恩怨,都在心中幸災樂禍,希望這兩家鬥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要知眼下“金龍教”聲勢之盛,已堪與‘英靈教“並駕齊驅,江湖上許多門派幫會,都擔憂“金龍教”實力大張之後,會對他們不利,畢竟數十年前的“金龍教”,曾血洗整個武林。那時的老人,留下了兩句老話:“金龍令出,江湖發抖”,“金龍令出,流血漂櫓”!

    江湖中人,說是不怕刀頭舔血,其實內心還是貪生怕死的,都隻喜聞樂見別門別派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自家在一旁看過熱鬧,再大撿便宜,不費吹灰之力稱霸武林,那才最。

    (本章完)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