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筆記 味覺(四)
字數:2052 加入書籤
&esp;【改變味覺的心理效應】
&esp;白熊效應:越想著不能吃,反而越想吃。
&esp;無論是飽足感還是饑餓感,與其說是天生的本能感受,不如說是後天學習的結果。
&esp;因此,從小父母就嚴格控製小孩的食量,以避免小孩吃太多,這是有問題的做法。因為這麽一來,小孩就體會不到饑餓或飽足的感受,反而更容易暴飲暴食,甚至可能一直持續到長大成人。
&esp;雖然好吃的東西吃太多也會胖,不過在人類曆史上,過去可是看不到對肥胖的恐懼,反而是人類在饑餓狀態下學習求生存,覺得能吃就是福。
&esp;擁有充足食物來源的喜悅是生物共通的感受,然而現代人對於吃這件事,卻經常抱持著罪惡感,最常見的就是女性想要瘦身,更因為“不吃就不會胖”這種短視近利的想法,而經常進行節食(忍耐型減肥)。
&esp;在心理學中,有所謂的“白熊理論”。實驗時告訴受試者“不要想白熊”,結果就算進行的是和白熊毫無關係的實驗,受試者也會忍不住去想白熊。當然,在進行相同實驗時,如果不特別告訴受試者“不要想白熊”,受試者就不會想到白熊。
&esp;經實驗證實,這個現象也適用於減肥。根據實驗的結果,越是正在進行節食減肥的人,隻要一有時間就越會想到吃這件事。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越是想著不能吃,腦中就越擺脫不了吃這件事。這種現象亦符合佛洛依德說的“趨避衝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意即,對於食物有“想吃”的正麵情緒,同時又產生“吃了會胖,不能吃”的負麵情緒的話,人就會感受到衝突糾葛,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esp;很多人都表示,消除精神壓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大吃大喝。靠大吃大喝來消除“想吃”又“怕胖”,所帶來的精神壓力,這樣的人大概也不少。這種人會因為“我真是沒用”的罪惡感,而陷入負麵情緒,然後又因為精神上的壓力,於是又開始自暴自棄、大吃大喝。如果這種惡性循環一直持續下去,甚至可能引起飲食障礙症。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惡性循環,從小養成“吃不是一件壞事”的觀念非常重要。
&esp;有報告指出,現代女性過度意識自己的橫向體型,明明體重適中,卻堅信自己過胖。這大都是因為,自己身邊有的人很瘦,又看到這些人被大家稱讚很漂亮、身材很好,於是就深信自己過度肥胖。體重(kg)除以身高(i(ody i值為22,但最近年輕女性的bmi平均值,卻比理想值低一成左右。所以,我們必須在社會上大聲呼籲過度肥和過度瘦身不是一件好事,請大家務必培養正確的觀念。
&esp;我們也必須培養自製力,也就是“東西再好吃也能適可而止”的能力。稍微離題一下,心理學中有一個知名的棉花糖實驗。實驗者將棉花糖放在兒童麵前,然後對兒童說“如果在我回來之前,你能忍住不吃掉這顆棉花糖,等我回來後,就會多給你一顆棉花糖做為獎賞”,然後實驗者就離開房間兒童們的反應各有不同,有人會一直盯著棉花糖看,有人會遮住眼睛故意不看棉花糖,也有人會去舔或咬棉花糖。不過,報告指出,最終能忍住不吃的兒童,長大後會成為比較有自製力的大人。
&esp;可以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兒童,可能會因此產生自信,讓自製力更好。反之,吃了棉花糖的兒童長大成人後,則是可能在相同的場合反覆失敗。也就是說,可以忍住不吃自己喜歡的食物這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具有重大的意義。即使東西再好吃,也能將食用量控製在適當的範圍,這不僅僅表示,我們能感受飽足或空腹的感覺,同時也是一種精神自律。所以,當兒童不過度食用好吃的食物時,用稱讚的方式,便能建立起兒童自尊心。同理可證,大人也是一樣。明明在減肥卻忍不住偷吃,或是自暴自棄大吃大喝的人,就會覺得“我真是沒用”而喪失自信。
&esp;綜合以上所述,透過飲食,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也能幫助我們保持心靈健康。特別是被人稱讚之後,所產生的自尊心(也稱自尊感情),將會成為一個人後續人生的重要支柱。吃到好吃食物的喜悅,以及忍住不吃好吃食物的心理,兩者都會深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希望大家都能理解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