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科舉考試正式開始
字數:8120 加入書籤
                    &esp;發出這聲大喝的,正是陌子鳴。
    &esp;沒等眾人回神,陌子鳴已然起身大步走上前去。
    &esp;“你們經營酒樓,當廣迎天下客,哪有趕客人的道理?”
    &esp;夥計囁嚅道:“客官,他……他沒錢付帳……”
    &esp;“誰說貧道沒錢?這不是錢麽?”
    &esp;老道士掂了掂手中的幾個銅板。
    &esp;“道長,如不嫌棄的話,不妨與我等一起喝上幾杯?”
    &esp;陌子鳴抬手指了指自己所坐的那桌。
    &esp;“這……會不會不方便?”
    &esp;沒想到,老道居然還扮起了矜持。
    &esp;陌子鳴笑了笑:“嗬嗬,沒什麽不方便的,無非就是添副碗筷、添個酒杯的事。”
    &esp;“哈哈哈,既如此,貧道便卻之不恭了。”
    &esp;“道長請!”
    &esp;“請!”
    &esp;見狀,三個夥計不由麵麵相覷。
    &esp;另一邊,劉騰華也不由得皺了皺眉道:“陌兄怎麽回事?大家本來吃的開開心心的,他卻弄來一個髒兮兮的邋遢老道同桌,豈不影響心情?”
    &esp;一聽此話,秦鬆當即駁斥:“劉兄,你這般以貌取人可不對。陌兄這麽做,自有他的道理。”
    &esp;“對對對,想來陌兄也是看不慣夥計的做法,這才挺身而出,咱們可不能相互拆台。”
    &esp;呂不平附和了一句。
    &esp;“好吧,那倒是小弟小心眼了……”
    &esp;劉騰華似有些賭氣地回應了一句。
    &esp;秦鬆搖了搖頭,沒有回話。
    &esp;“道長,請!”
    &esp;走到桌邊,陌子鳴挪了挪凳子,並衝著老道做了個請坐的手勢。
    &esp;“嗬嗬,沒有打擾各位吧?”
    &esp;老道樂嗬嗬衝著其他人笑道。
    &esp;“沒有沒有,道長請坐。”
    &esp;秦鬆熱情洋溢地起身打招呼。
    &esp;自打上次姑蘇之行,秦鬆親眼見識到了陌子鳴的本領之後,便對陌子鳴佩服的五體投地,處處以小弟自居。
    &esp;既然是大哥帶來的客人,他自然不會怠慢。
    &esp;“那就叨擾各位了。”
    &esp;老道也不推辭,一撩衣擺坐了下來。
    &esp;“夥計,再拿副碗筷,還有酒杯。”
    &esp;“稍等……”
    &esp;這一次,夥計的態度明顯怠慢了許多,連應聲都懶洋洋的。
    &esp;“哈,這隻八寶雞真是不錯!”
    &esp;一坐下來,老道的眼光便瞟向那隻八寶雞,直咽口水。
    &esp;“既然道長喜歡,那便多吃一些。”
    &esp;“那貧道可就不客氣了。”
    &esp;說不客氣,還真是不客氣,伸出一雙也不知幾天沒洗的手,一把將八寶雞撕成兩半。
    &esp;留一半在盤中,另一邊直接往嘴邊送……
    &esp;“好吃,真香!”
    &esp;“嗯嗯~”
    &esp;“喂,你們怎麽都不吃啊?”
    &esp;老道啃得滿嘴流油,口中含混不清地問。
    &esp;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esp;陌子鳴不由幹咳一聲,笑了笑道:“看來這八寶雞挺合道長的胃口,不如再來兩隻如何?”
    &esp;“哈,客隨主便,客隨主便……”
    &esp;沒有拒絕,那就意味著同意了。
    &esp;於是,陌子鳴喚過夥計吩咐:“這樣,再來三隻八寶雞,先上兩隻,第三隻包起來,一會讓道長帶走。”
    &esp;聽到此話,老道不由瞟向陌子鳴笑道:“小友,這多不好意思?”
    &esp;“相逢即是有緣,道長不必客氣。”
    &esp;“哈哈哈,好一個相逢即是有緣,說的好!”
    &esp;老道爽朗地笑了起來。
    &esp;等到酒杯拿來之後,老道又開始豪飲起來,嘴裏說著客套的話,行動上卻絲毫沒有客套的意思。
    &esp;吃飽喝足,老道一抹嘴,拿起包好的八寶雞笑了笑:“各位,有緣再會!”
    &esp;說完,轉身而去。
    &esp;等到老道一走,劉騰華頗有些不滿道:“這什麽人啊?也太不懂禮數了,請他吃喝還打包,臨走了連聲道謝都沒有?”
    &esp;“劉兄此言差矣!”陌子鳴擺了擺手道:“江湖中人大多比較灑脫,沒那麽多俗禮講究。
    &esp;而且,我感覺這個老道有可能是遊戲風塵的高人。
    &esp;高人行事更是令人捉摸不透,肯坐下來陪我等一起喝酒,說不定也是一種緣份。”
    &esp;“對對對,陌兄說的有道理!”
    &esp;秦鬆趕緊附和了一句,同時暗自衝著劉騰華遞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再多話。
    &esp;……
    &esp;數日後,趕到臨江府的考生越來越多,同時也不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
    &esp;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來自姑蘇府的一眾考生。
    &esp;近數十年來,江南道每屆鄉試前幾名大多被姑蘇考生霸榜。
    &esp;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稱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為亞魁。
    &esp;比如陌子鳴前世有個名聞天下的江南大才子唐寅,那便是鄉試第一名,人稱唐解元。
    &esp;這一屆鄉試,姑蘇府更是人才濟濟,來勢洶洶。
    &esp;特別是其中四個考生,在姑蘇府一帶素有“江南四小才子”之美譽,同時也是公認的,此次鄉試奪魁的最熱門人選。
    &esp;一時間,前往拜訪者絡繹不絕。
    &esp;畢竟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等到對方高中了再去拜訪,恐怕就沒那麽容易見到人了。
    &esp;包括劉騰華與馬東強也興衝衝跑去湊了個熱鬧,結果卻吃了個閉門羹。
    &esp;畢竟二人名不見經傳,擠不進對方的圈子。
    &esp;陌子鳴對這類的攀交倒不感興趣,因為這是一種功利性質的結交,大家都想提前編織一張人際關係網,利於以後的發展。
    &esp;但陌子鳴參與科舉考試隻是想求個功名,並非為了仕途。
    &esp;重要的是,他以後要走的路與常人不同,彼此所在的位麵也不同。
    &esp;所以,在別的考生忙著結交、忙著應酬之時,他則悠悠然關起門來看書,也或是一個人上街逛一逛,放鬆一下心情。
    &esp;不知不覺間,考期臨近。
    &esp;按規矩,一眾考生需要提前一天進行登記、驗明正身,然後領取號牌入場。
    &esp;號舍的編號一般采用千字文排序,裏麵的空間很小,差不多就是一張條桌大小,考生吃、睡都在裏麵。
    &esp;如無特殊情況,考生一般是不允許離開號舍的,以防作弊。
    &esp;考試開始之後,除了主考官之外,還有不少同考官不分日夜,交替監視一眾考生。
    &esp;一旦發現作弊行為,立即趕出考場,情節嚴重者甚至還要奪取功名,終生不得應試。
    &esp;當然,再嚴厲的規矩也擋不住利益的驅使,依然還是會有人心存僥幸,鋌而走險。
    &esp;進入考場之後,陌子鳴按編號找到了自己的號舍。
    &esp;的確很小,躺下來連腿都伸不直。
    &esp;不過陌子鳴倒無所謂,他可以盤腿調息,效果比睡覺還要好。
    &esp;一夜無語。
    &esp;次日一早,考卷開始依次下放。
    &esp;考試分為三場,每場以三日為限。
    &esp;第一場主考經義,也就是四書五經的內容,包括詩詞類。
    &esp;第二場主考論、詔、誥、表、判語,大致上相當於是寫論文。
    &esp;第三場乃是重中之重:策論。
    &esp;所謂策論,乃是讓考生結合經學理論對當朝的時事政務發表議論與見解。
    &esp;簡單來說,前兩場相當於是理論,主要檢測考生的文采,而第三場策論,則是看一個考生對於時事、朝政的理念。
    &esp;畢竟,朝廷舉辦科舉考試主要是為了選拔官員,而不是選拔才子。
    &esp;因此曆史上有不少名聞天下的才子,或許能寫出流芳百世的詩句,但卻不一定能夠做官。
    &esp;反之那些狀元郎,卻很少有傳世的詩句。
    &esp;比如陌子鳴前世極負盛名的李白、杜甫、蘇軾這類的詩仙或是大文豪,皆與狀元無緣。
    &esp;主要原因還是科舉考試的側重點不同。
    &esp;陌子鳴印象最深的,前世曆史上既是狀元又是文豪者,乃是文天祥。
    &esp;其作品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於《正氣歌》,成為傳世經典。
    &esp;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謂蕩氣回腸,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esp;拿到試卷之後,陌子鳴先行瀏覽了一下考題,計有三道四書題,四道經義題,五言詩一首。
    &esp;四書題要求每題二百字以上,經義每題三百字以上,這一點幾乎每屆都一樣,隻是考題不同。
    &esp;三日答題時間,其實算是很充裕了。
    &esp;當然,也要分優等生和差生。優等人一拿到試卷,往往是下筆如有神,差生則有可能抓破頭皮也難以下筆。
    &esp;看完試卷之後,陌子鳴倒沒有當即下筆,而是將試卷扔到一邊,斜躺著養神。
    &esp;實則上,是在構思。
    &esp;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欲速則不達。
    &esp;這次科舉,無論是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修煉,也或是為了不負白素貞的殷切期望,陌子鳴都不容許自己失誤。
    &esp;錯過這次,又得等三年。
    &esp;當然,信心還是足足的。
    &esp;一直到了第二天中午過後,陌子鳴方才開始下筆。
    &esp;一般情況下,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絕大多數考生都是先答題,然後修改,最後工工整整謄上一遍,以期給考官留下好印象。
    &esp;先答四書題,再答經義題,最後題寫了一首五言詩。
    &esp;答完之後反複檢查,並修改了一番,次日上午開始謄寫。
    &esp;按照大乾朝的傳統,鄉試的考卷會直接交予考官評閱。
    &esp;到了下一級別,也就是京城會試之時,規則就會改變了。
    &esp;那時候,所有考生的考卷會交由專人重新謄寫一遍,再交由考官閱卷。
    &esp;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一些考官從字跡上辨認考生,從而導致包庇或是惡意淘汰考生的行為發生。
    &esp;畢竟會試乃是朝廷的重中之重,一旦上榜,那就是堂堂正正的進士。
    &esp;相比舉人來說,進士的身份與地位自然又提升了一大截。
    &esp;如果說舉人乃是社會精英的話,那麽進士就是貴族,可以福蔭後世數代人。
    &esp;如無特殊情況,中了進士之後一般都可以入朝為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