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掃地為兵
字數:4071 加入書籤
援軍還沒出發,不,是還沒募足,京口便已失陷,消息傳到建康,都中大嘩。
宣帝陳頊已經有些歇斯底裏,因為和京口失陷的消息一起傳播的,還有“討陳檄文”。
一陣暴怒發泄之後,陳頊暫時平靜下來,立即下令有司關閉城門,緝拿細作,隨後又召集群臣商議應對之策。
京口失陷,不隻陳頊心急如焚,朝堂上下亦是人心惶惶。
蓋因京口失陷之後,賊軍便可沿丹徒水道直入三吳,而朝中官吏,至少有三成是吳會人氏。
尚書左仆射陸繕乃吳郡陸氏,護軍將軍沈恪乃吳興武康人,五兵尚書孔奐乃會稽孔氏,戎昭將軍、太中大夫虞寄乃會稽餘姚人
至於低品濁官小吏,更是多不勝數。
而這些人中,尤以尚書左仆射陸繕最為驚惶,因為吳郡陸氏早年便與韓端結下了仇怨,若韓端兵進三吳,最先遭殃的肯定便是他家。
因此,陳頊剛一開口,陸繕便迫不及待地出列稟道:“陛下,韓賊破京口要津,形勢已經十分危急,懇請陛下允三吳民眾起義兵以抗賊寇!”
“可!”陳頊毫不遲疑地點頭準奏,隨即卻又問道:“吳地無大將駐守,隻起義軍卻無人統率,終究難以成事,不知諸卿以為誰可擔此重任?”
如今吳地州郡主官之位,盡為陳氏子弟占據,東揚州刺史、會稽太守乃陳頊次子陳叔陵,吳興太守乃文帝陳蒨五子陳伯固,吳郡太守則是陳蒨六子陳伯恭。
對於自己這些子侄輩的本事,陳頊心裏可是清楚得很,領軍理政樣樣不行,吃喝玩樂倒是樣樣精通。
若不另遣良將領軍前往救援,吳地失陷隻是早晚之事。
然而尷尬的是,如今朝中不但無兵可用,連拿得出手的將領也幾乎沒有。
陳頊讓眾人舉將,但堂下眾臣卻都眼觀鼻,鼻觀心,恍若未聞。
沈恪見皇帝似欲發怒,隻得出班施禮道:“陛下,臣願前往。”
“吳地乃國之後庭,萬萬不容有失。”陳頊微微頜首道:“沈卿此番若能保得三吳不失,功莫大焉!”
沈恪躬身道:“陛下,臣還有一個請求。”
“隻要朝廷能做到的,無不依你。”
“臣在東府城豎旗募兵,然而民眾卻響應甚寡,數日來隻募得一千餘人,故,臣請掃地為兵!”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大驚失色。
南朝上一次“掃地為兵”,還是宋文帝劉義隆之時。
宋文帝二十七年,劉義隆采納王玄謨主張,第二次北伐北魏,但身為副帥的王玄謨在最慘烈的滑台之戰中臨陣脫逃。
精銳盡喪的劉宋再難抵抗北魏,使其鐵騎得以長驅直入,“所過無不殘滅,城邑皆望風奔潰”。
魏軍追擊至瓜步,拆毀民舍大造船艦,揚言要渡江攻打建康。
敵國大軍壓境,在此生死存亡之際,劉義隆已經顧不得全麵征兵帶來的嚴重後果,斷然下詔掃地為兵,“盡戶發丁,王公以下子弟皆從役”。
劉義隆“掃地為兵”乃危急關頭不得已之舉,然而如今,本朝竟然也到了如此地步?
“陛下,萬萬不可!”
尚書右仆射王通一聲大喝,隨即出列來對陳頊長揖道:“陛下,沈子恭(沈恪)之策,萬萬不可采納!”
他頓了一頓,又道:“自劉宋以來,中兵皆出自三吳及京畿兩地,如今三吳有事,掃地為兵唯京畿及周遭而已,然京畿募兵既多,錢糧又重,已經是不堪重負。”
“陛下若強行掃地為兵之策,與竭澤而漁、焚林而獵又有何異?”
這時,又有數人站了出來,向陳頊諫言道:“陛下,掃地為兵乃是惡政,為國長久計,萬萬不可施行啊!”
這些人口口聲聲為國為民,但其實他們隻是害怕自己家裏的子侄被征入軍中而已。
“王公以下子弟皆從役”,這句話可不是說著玩的。
這樣做的惡果,陳頊與沈恪又豈能不知?
然而在他們看來,如今的局勢,已經比當年劉義隆時魏軍壓境更為危急,他們已經顧不了那麽多了。
沉吟了一會,陳頊才反問道:“那依王卿之見,兵何所出?”
王通哪兒會有什麽良策?此刻聽皇帝發問,他遲疑了一會,方才說道:“陛下或可赦建康賊囚充入軍中”
陳頊道:“賊囚了無牽掛,又不識戰,一旦失利,必敗全軍,可讓彼等輸送輜重。”
“陛下,都中士族官宦子弟亦不識戰,且多孱弱之輩,若讓其入軍中,恐怕反而壞事。”
到了此時,陳頊哪還不知這老王通打的是什麽主意?
他黑著臉道:“士族及六品以上官宦子弟不征!”
得了皇帝這話,王通與堂中諸官都鬆了一口氣,但他卻並未退下,而是又拱手道:
“陛下,掃地為兵確非長久之計,以臣之見,還是應當早日與周國議和,隻要周兵退卻,便可讓淳於大將軍和黃將軍揮師東下,如此方能徹底剿滅賊寇,保得國家太平。”
陳頊怒道:“非我不願,而是不能。周國不但要割我河東,還要我國賠償大量錢帛,這錢從何而來?”
“陛下,此一時彼一時也,周軍與我軍對峙如此之久,難道他們就不耗費錢糧?陛下不若再遣善辯之士,渡江去與周軍和談?”
陳頊沉吟起來,上趕的買賣不是買賣,何況毛喜已經去談過一次,此時再去請求和談,宇文老賊怎會輕易鬆口?
但王通所言也不無道理,此一時彼一時,大不了,多割些地方給他吧。
於是,他抬起頭來向王通道:“可以一試,但不知誰人可出使周國?”
王通心中早有人選:“尚書左仆射徐孝穆(徐陵)可擔此重任。”
徐陵出身東海徐氏,早年即以詩文成名,長大後博涉史籍,頗具口才,且在前朝時便出使過北魏。
如今命其出使周國,卻是再合適不過。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出使周國並無危險,所以徐陵並不推辭,欣然接受了王通的舉薦。
接下來便是下詔。
仍由沈恪負責征兵及救援之事,掃地為兵也改為三丁取二,士族及六品以上官宦子弟可免役。
待眾臣退下之後,陳頊將徐陵單獨留了下來,對他說道:“國家危急關頭,卿可不拘小節。除賠償錢糧之外,諸事都可商議。”
徐陵皺眉道:“陛下,難道周國要求割地,臣也要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