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佛門三不淨
字數:3929 加入書籤
“如今的道教,尚不足以為我大明之國教。”
韓端以為寧道古是來落井下石,但見麵之後,才知道他的心思並不止此。
幾番引經據典之後,寧道古便委婉地提出,請韓端下詔“先老次孔”——道教尊老,儒家尊孔,意思是道教還要排在儒學之前。
韓端當然不可能答應,但他拒絕得也比較委婉,而且還留了一絲餘地。
道教自太平道和五鬥米道相繼出現以來,便一直傳承不絕,到了時下更是與佛、儒二教齊名,如今寧道古見韓端言語之中似有輕看之意,立時便追問道:
“陛下何出此言?”
在寧道古看來,大明朝廷既然行滅佛之策,而且已經開始大規模地毀寺逐僧,接下來肯定會大力扶持道教,使其逐漸取代佛教成為南朝的國教。
他這個想法其實並沒有錯。
這個時代不比後世,百姓普通都篤信鬼神,即使是“敬鬼神而遠之”的儒家弟子,也深信有鬼神存在。
百姓需要信仰,需要寄托,若是將佛道二教全都禁絕,民間必然會出現淫祠淫祀。
而這些淫祠淫祀缺乏倫理道德,有些甚至以人祀鬼,極易被有心人利用,成為禍亂的根源,也成為朝廷嚴厲打擊的對象。
基於這個原因,北周武帝雖然下詔“罷佛、道二教”,但實際上也隻毀寺強令僧人還俗,對道教並沒有過多打壓。
滅佛之後,舍我其誰?
但韓端卻道:
“一國之國教,當有恢宏之氣勢,博大之胸懷,當以國為基,引民向善,當組織健全,秩序井然。”
“而修行之人,當以德為先,尊禮守法,當依科律戒規,守忠孝仁義”
“反觀時下之道教,戒規形同虛設,教眾良莠不齊,樸真毀棄,奢泰流行,潛心問道者,十不存一。”
“且道教內部,也是宗派林立,汝尊老、莊,他言易理,汝習太平,他修道德,自身教義尚不明確,教徒更是明爭暗鬥,互不信服。”
“寧先生,如此之道教,朕豈敢讓其立於儒家之前?”
寧道古啞口無言,無從辯駁。
道教之始,源於上古之巫術和春秋先秦時的鬼神道、方仙道和黃老道,其後又陸續融入儒、釋、墨、易、五行、陰陽等諸家學說,源頭既多,教義也是極其雜亂,山頭林立。
到了南朝,道教已經形成了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等幾大宗派,這幾派之間又相互攻訐,貶斥異端,張競己說,互不相讓。
而教徒方麵,更是一言難盡。
南朝許多皇帝都信佛,道教因此受朝廷打壓而顯得衰落,天師道內部也陷入嚴重混亂,使得一些奸惡之徒得以擔任祭酒、教首,任意魚肉教眾。
更有甚者,還“自署治籙符契、攻錯經法、濁亂清真”,導致“奸怨非法、詐惑萬端”;還有故意曲解天師道之“房中術”者,以致“淫風大行、損辱道教”。
最嚴重的是這些奸惡之徒屢屢利用道教組織,鼓動教徒發動起義,曆代不絕,這使得道教被中央朝廷和地方勢力所厭惡,將其視為禍亂的根源。
這些都是明擺著的事實,哪怕寧道古談玄論道時再能言善辯,此時也難免有些期期艾艾:“陛下,這個”
“自陸真君之後,已經好得多了。”
寧道古口中的“陸真君”,便是上清派宗師,南朝宋時的吳興人陸修靜。
陸修靜早年出家於廬山構築太虛觀修行,因其見道教組織混亂,科律廢馳,於是對道教實行了一係列改革。
他吸收釋、儒兩家的儀式,以“勸善戒惡”為宗旨建立了九齋十二法齋醮儀範,並健全道官製度,約束教眾。
經過他的改革,道教的教規戒律、齋醮儀範基本形成,各種規章製度也基本完善。
但這對韓端來說,還遠遠不夠!
他需要的,是一個受朝廷掌控且十分規範化的宗教,而現在的道教很明顯還不符合。
不過,這寧道古既然主動找上門來,此事便有得商榷。
略作沉吟之後,韓端突然開口說道:“道教要想成為我大明之國教,也不是完全不行。”
寧道古聞言,頓時心中一喜,他不自覺地抹了抹頜下長須,說道:“陛下但請明言!”
韓端卻問道:“不知寧先生在道門之中是何身份?可能說動諸派天師、教首?”
要改革道教並將其收為己用,就非得在道教之中說得上話,若寧道古隻是籍籍無名之輩,那後麵的事情和他說了也是無用。
“我師乃貞白先生之親傳弟子,貧道在道門之中,也算是小有聲名,想必諸教派天師、教首會給貧道一個薄麵。”
韓端哈哈笑道:“原來寧先生乃貞白先生再傳弟子,如此一來,此事應當就好辦了。”
貞白先生即茅山祖師陶弘景,而陶弘景又是上清宗師陸修靜的徒孫,這寧道古在道教之中,還真算得上是根正苗紅。
韓端魂穿過來已經數百載,自然知道這其中的淵源,但寧道古一聽此話,眼神卻一下就熱切了許多。
看來,皇帝應當也是崇道之人。
若非如此,又怎會行滅佛之舉?又怎知陸真君和貞白先生是誰?
這時,韓端又道:“若要道教成為我大明國教,便需做到以下幾點。”
寧道古連忙道:“陛下盡管說來,貧道自當盡力而為。”
“其一,道教需全力配合朝廷,徹底禁絕佛教。”
這正是寧道古今日匆忙來求見的目的,所以韓端話音剛落,他便連連頜首應承下來。
韓端又道:“佛教信眾太多,在禁絕之時,還要大力宣揚其之過錯,以使百姓厭惡並將之摒棄。”
“周主斥佛教三不淨,朕以為其所言甚是,你等可將其大肆宣揚。”
周武帝滅佛之前,曾如三教於皇宮論衡,親斥佛教三不淨:“釋迦牟尼娶妻生子,為主不淨;佛門允僧人食肉,為教不淨;教徒相互攻伐,多罪行,為眾不淨。”
佛、法、僧乃佛門“三寶”,周武帝以“三不淨”攻擊之,是從根子上否定了佛教,而僧人們也根本無法反駁。
寧道古又是一頓點頭,舉一反三地道:“佛門不隻是三不淨,而且藏汙納垢更甚我道門,況且我禮儀之邦,豈能容西來胡教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