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局為重
字數:3538 加入書籤
距離宋無極來信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這一個月來,慕寒極力隱瞞此事,為了不被孤星等人看出端倪,他甚至開始避免與他們相見。
“唔,最近好像都沒見過慕大哥了。”
微笑著接過蘇小小遞來的溫茶,孤星坐在殿外的石凳上,忽然間有些感慨地說了一句。
“那小子,每天下了朝就閉關了,以前也沒看出來他有這麽勤奮過。”
晨澈聞言放下手中的劍,也挑了個石凳坐下,用蘇小小遞來的手帕擦了擦臉上的汗,大笑一聲道:“或許是被你這個妖孽給刺激的吧,十七歲便踏入止伐期,我想無論是誰都會被打擊的很慘,尤其那小子的性子還那麽要強。”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月的埋頭苦修,晨澈亦有了很大收獲,如今他的修為已經恢複至靈冶初期巔峰,相信過不了多久,他就能重整修為,甚至更上一層樓。
“應該不是那麽回事,慕大哥可不是那麽容易就失去鬥誌的人。”孤星搖了搖頭,語氣中多了幾分猜測道:“我總覺得慕大哥是在故意躲著我們。”
“哎,躲著我們?”蘇小小聞言不由怔了一怔,旋即又莞爾笑道:“夜賢弟,一定是你想太多了,慕大哥他怎麽會躲著我們呢,我想他一定是在忙著修煉吧。”
晨澈亦附和著笑了笑道:“我也覺得是你多慮了,那小子的性格一向是直來直去的,遮遮掩掩,可不是他的風格。”
結不遠科情孫察由陽月艘接
見二人都這麽說,孤星也隻好暫時打消這個念頭,歎了口氣道:“但願如此吧。”
然而事情終究不如他們想的那般簡單,乾坤殿內,慕寒看著大臣們逐漸散去的身影,深深蹙緊了眉頭。
就在方才,禮部尚書劉文啟奏,宋國已派使臣來到燕國,此刻正於驛站內等候,希望求見於他,深知對方來者不善,慕寒便以身體不佳為由向外宣布,近期任何人都不見,但他也知道這頂多隻能拖延幾日,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宋國既然千裏迢迢派使臣趕來,又豈會甘心無功而返。
心事重重的走在返回無極殿的路上,現如今慕寒雖然已經成了燕皇,但是這無極殿他畢竟居住了二十多年,早已有了深深地感情,於是在登基之後便依然將這裏當作寢宮,然而當他今日邁入無極殿的那一刻,卻突然看到一個自己現在很不想看到的身影正坐在庭院裏自酌自飲,慕寒下意識的止住腳步,轉身欲走。
敵遠仇地方艘恨由鬧早遠最
“慕大哥,既然來了,不過來喝幾杯嗎?”
其實早在慕寒沒進來之前,孤星就已經知道他來了,如今見他二話不說就要離去,頓時玩味一笑叫住他道。
“夜賢弟,原來你在這裏啊,我正說去找你們呢。”
慕寒頓時暗道一聲不妙,至於臉上卻不動聲色,輕笑著說了一句,旋即便向著孤星走了過來。
“慕大哥,你果然有事瞞著我們。”孤星說著將酒杯斟滿,遞到他麵前,輕歎一聲道:“慕大哥,你知道嗎,你一點也不適合說謊。”
“說…說謊?”慕寒頓時心中一凜,訕訕地笑了笑:“夜賢弟,你在說什麽啊?”
孤星卻並未理會他,而是自顧自地將自己的酒杯也斟滿,旋即與他碰了一杯道:“慕大哥,若是真拿我當兄弟,那麽幹了這杯酒之後,就將實情一字不漏地說與我聽吧。”
說罷,孤星便仰脖將杯中烈酒一飲而盡,見慕寒端著酒杯遲遲不肯喝,不由淡淡一笑道:“大哥這是不肯賞臉麽?”
自知已經被他看穿了,慕寒頓時苦笑一笑,旋即一口飲盡杯中烈酒,黯然說道:“宋國…派使臣來了。”
“宋國!”這回輪到孤星無法淡定了,忙追問道:“是為了我與晨大哥?”
“應該是,不過在沒見到那使臣之前,我也不能確定。”慕寒再次為自己斟了杯酒,一飲而盡道:“其實之前宋無極已經給我來過信了,隻是被我回拒了,緊接著沒過多久宋國就派使臣來了,這兩件事情之間不可能沒有聯係。”
說罷,見孤星臉色變得有些難看,頓時眼神一凜,咬牙怒道:“賢弟放心,隻要有大哥在,任何人想動你們,都得先問問我慕寒答不答應!”
孫科地遠情艘球由冷考察術
孫科地遠情艘球由冷考察術 “慕大哥,你果然有事瞞著我們。”孤星說著將酒杯斟滿,遞到他麵前,輕歎一聲道:“慕大哥,你知道嗎,你一點也不適合說謊。”
孤星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不過既然宋國已經派使臣來了,大哥還是見一見比較好,早一日弄清他們的目的,我們也便能早一日想出對策,不是麽?”
聽他說的頗有道理,慕寒思量了一番,沉沉的點了點頭道:“那好,我這就派人宣那使臣進宮。”
孫科遠遠獨後察陌鬧方球鬼
“那我就不耽誤大哥辦正事了。”說著,孤星便站起身來,隻是在快要走出無極殿的時候,他突然回過頭來,衝著慕寒的背影重重的說了一句。
“慕大哥,一切當以國家為重!”
聞言,慕寒的身體頓時猛地一顫,旋即沒有任何停留的快步離去。
後方,孤星在看到這一幕之後,無聲地笑了笑,直覺告訴他,平靜的生活已經結束了,想來以他厄運之子的身份,即便是逃到天涯海角,也始終免不了被人追殺的命運,對於他來說,哪裏又有什麽真正安全的地方,所幸這一點,他早在當初重回帝陵的時候就已經做好覺悟了。
邁著沉重的步伐返回晨澈等人所在的清風殿,孤星毫不隱瞞的將此事說與他們聽,畢竟多一個人知道,便多一分希望能想出對策。
當聽到宋無極的名字時,晨澈與蘇小小的臉上皆不約而同的閃過一絲深深地恨意,顯然是對其恨之入骨,不過當他們聽到宋皇似乎也插手了這件事之後,臉上的恨意頓時轉變為濃濃的擔憂,畢竟身為土生土長的宋國人,他們比誰都了解自己的國家在貿易這一領域是多麽的至關重要,六國之中,無論哪一個國家脫離了宋國的支持,其商業都會陷入癱瘓,而一旦商業陷入癱瘓,落到自給自足的地步,那麽距離這個國家滅亡也隻是時間問題。
最終三人作出決定,如果宋國態度實在強硬,堅決不肯讓步的話,那他們寧願拚著這條性命不要,也絕不能讓燕國就此陷入危機之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