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專輯

字數:5703   加入書籤

A+A-


    “出圈”,這個詞語的含義大概就是“火出了圈子”的意思。

    某一個領域的某種事物,本來隻在這一領域內為人所知,但倘若忽然某一天,此事物的熱度飛速增長,就會讓其從單一領域,火到其他領域,甚至是全網絡。

    故名“出圈”。

    就像顯卡這傻逼玩意兒,今年以前沒人關心它到底怎麽樣,但礦老板一開始挖礦,臭打遊戲的買不到,顯卡挖礦這事兒就鬧得全網皆知了。

    這讓很多人——包括我——都在詛咒趕緊礦難,賠死這幫不幹人事的狗東西。

    之前的電視劇,其實也經常出圈,而且各有各的出圈方式。大多數電視劇所以出圈,是因為流量演員和其粉絲足夠傻逼;有一些像是《華夏詭事》出圈,則是因為《華夏詭事》第一次讓華夏有了正兒八經的恐怖片。

    而這一次,《白夜追凶》出圈,卻既不是因為陳學敬和林欣瑤兩位主演的演技,也不是因為《白夜追凶》的劇情。

    《白夜追凶》出圈,竟然是因為這部劇的bgm!

    梁誠親手操刀的配樂,質量怎麽可能會差?極其藝術性的bgm搭配上《白夜追凶》的諸多名場麵,立刻讓無數人深刻地記住了那一場景,以及那一場景下,播放的旋律。

    “神劇配神曲”,這是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對《白夜追凶》的評價。

    也就是在這樣的評價下,《白夜追凶》漸漸因為bgm出圈了。

    源頭在於b站的二創視頻。

    與地球不同,這裏的華夏發展到如今,從來沒出現過禁止短視頻使用電視劇畫麵侵權的相關話題。所以直到現在,b站的影視吐槽和安利視頻,仍然層出不窮。

    二創作品更是數不勝數。

    在這些二創作品中,《白夜追凶》的二創作品近期內最為出名。

    因為“兄弟二人共用一個身份”的設定,很容易去搞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而《白夜追凶》最大的優點就是,它這部劇裏的bgm,實在是太讓人印象深刻了!

    做二創都不用去找別的音樂,直接將bgm拿來就行。

    要傷感的有傷感的,要懸疑的有懸疑的,要熱血的也有熱血的。

    隻要是你能想到的,《白夜追凶》影視原聲帶裏,應有盡有!

    也正是因此,b站《白夜追凶》的相關視頻越來越火,這讓很多不怎麽看電視劇的人,產生了一絲好奇,跑去看《白夜追凶》的原片。

    於是《白夜追凶》數據忽然暴漲。

    ——當然,如果僅僅隻是這樣,《白夜追凶》想趕上《難言之隱》的熱度,其實還有點費勁。

    反正不可能像張昀自信所說的那樣,輕而易舉打敗光海傳媒。

    真正讓《白夜追凶》爆火出圈的,是另一件事的曝光。

    這導致才《白夜追凶》好風憑借力,一朝上青雲。

    而所謂的另一件事,是梁允的第一張個人專輯發布。

    ……

    魔都音樂學院。

    “聽說沒有,梁允簽約了一個經紀公司。”

    “還用聽說?這事兒不是老早以前就人盡皆知了嗎?”

    “不不不,這回的消息和上一次可不一樣。梁允今天晚上就出第一張專輯,這事兒你知道嗎?”

    “今天晚上?真的假的?這我可真是一點兒也不知道。”

    “真的,不信你去光榮音樂看看,首頁就有他的推薦。”

    “有一個牛逼的爺爺是真好啊,才大一就能發專輯。像你我這樣沒什麽背景的音樂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簽個公司,發自己的第一張專輯。不,發第一首個人單曲就行。”

    “你要是想發你就自己發唄,就是沒推薦而已。”

    “想成為大明星,缺的不就是那個推薦嗎!”

    ……

    陸曉星坐在食堂裏吃著晚飯。

    食堂各色人物都有,高談闊論數不勝數。自然而然地,旁邊那兩個學生說的話,就飄進了陸曉星的耳朵裏。

    很巧合,陸曉星和梁允是同班同學。

    更巧合的是,和梁允一樣,陸曉星也出生在“音樂世家”。

    陸曉星的外婆當年是國家女高音,享譽海內外,他的父親和母親則是國內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

    從小耳濡目染,陸曉星這些年學的樂器,考的評級,甚至比梁允還多一些。

    兩人同班,家庭又如此相近,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競爭心理。

    平時這兩個人,基本就是你壓我一頭,我壓你一頭,互不相讓。當初梁允傳出簽約了經紀公司時,陸曉星就有考慮過也簽個公司。

    不過轉念一想,現在這年頭,經紀公司也不是很香。他家裏不缺資源,有什麽優秀作品發到音樂平台上,也不至於會被無視。而且此時不過十八歲,就算能寫出東西,也必然非常淺顯,還不如再醞釀醞釀。陸曉星這才斷了念頭。

    梁允簽公司的事傳了好幾個月,但之後卻一直沒動靜,陸曉星還以為梁允憋不出來好作品,就此夾著尾巴做人了呢。

    沒想到,不聲不響的,梁允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今天晚上就要上線了。

    “我還挺好奇,你能寫出什麽歌曲來。十八歲……能寫出好東西來嗎?”

    陸曉星吃掉最後一口酸奶水果撈,起身,將垃圾盒扔進垃圾桶,往宿舍走去。

    一路上,他聽見許多人在討論梁允新專輯的事,這讓他更升起了一種非聽不可的想法。

    聽完梁允的歌,找出裏麵的瑕疵,當麵嘲諷梁允。

    隻是想一想,就覺得無比刺激。

    回到宿舍以後,陸曉星打開電腦上的“光榮音樂”軟件。

    果然,在首頁上,並不算太重要的推薦位上,“梁允個人專輯”的廣告掛著。

    點進去,顯示尚未發售。具體發售時間為晚上十二點。

    陸曉星倒也不著急。他隨手打開steam,找個遊戲玩了起來。

    玩遊戲的時候,時間是最不值錢的。

    等陸曉星又一次完成了一個大主線任務,抬起頭來時,已經是晚上十二點三十一分了。

    “可惜,沒趕上首發啊。”

    陸曉星一點也不走心地說著可惜,再次點進“梁允個人專輯”頁麵。

    專輯售價20,他沒有直接購買,而是先看了一下銷量。

    銷量有些慘淡,三十分鍾隻有一萬來人購買而已。這比起某流量明星高達三億的購買量,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不過也屬正常,一個從未在公眾麵前露過臉的歌手,新專輯一發售就能有一萬,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給你貢獻一份吧,讓我看看你的這張《風起雲湧》專輯,質量到底怎麽樣。”

    陸曉星說著,購買了梁允《風起雲湧》專輯。

    點開列表,十首歌整齊排列。

    陸曉星從第一首《聽雲》開始聽起。

    三分鍾後。

    “頂多算是還行吧。我到底在期待什麽?能有營養才怪了。”

    陸曉星搖著頭,如此評價道。

    《聽雲》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口水歌。

    口水歌一般有兩個特點,其一是非常好學,多聽幾遍就能哼出來;其二則是初聽都挺好聽,但多聽幾遍,就厭煩了。

    “爺爺是梁誠,孫子卻寫口水歌,嘖嘖嘖。”

    陸曉星似是調侃似是感慨著,繼續往下聽去。

    一首接著一首地聽,一次接著一次地搖頭。

    梁允寫的這些歌,質量隻能算是中等,有幾首能算中上。都是那種還算不錯,但不能大火的歌曲。

    “就說才十八歲,寫歌太勉強了啊。”

    陸曉星如此說著,嘴角笑意愈發明顯。

    他發現的梁允的瑕疵,已經多到記不過來了。

    “最後再聽一首,就不該抱太大希望。”

    陸曉星說著,他點開了最後一首歌。

    下一首歌叫《起風了》。

    前奏響,陸曉星愣了一下。

    這首歌的風格……和梁允之前的歌,有點不太一樣啊……

    “聽起來還挺別致的。”

    陸曉星點評著。

    然後,主歌部分響起。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順著少年漂流的痕跡……”

    聽到這個歌詞,陸曉星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