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敢打老子的主意有種(四更求訂閱)
字數:6733 加入書籤
&esp;第一六九章敢打老子的主意有種
&esp;火炮與火銃一樣,製造過程最困難的就是炮管或槍管。當然,像榴彈炮或加農炮則會更加複雜一些。
&esp;其實是古人對火炮本質掌握不深的原因。
&esp;就像火藥也是一樣,剛剛開始發明火藥的時候,就加雜了太多雜質,反而影響了火藥的威力。
&esp;這個時代鑄造火炮的方式,無論是鐵模鑄造法,或者是泥範鑄造法,本質上都沒有區別,泥範鑄炮的大問題就是範泥調製不當,濕氣問題很難解決。
&esp;泥範顆粒縫隙大,就會吸聚空氣中的濕氣。可如果泥範顆粒太小,原本的水分又散不盡,這就是它的致命缺陷。
&esp;鐵水灌入後,濕氣受熱蒸騰出來,在鐵水中形成氣泡,導致造出來的炮總有蜂窩空巢。如果這空巢出現在內膛裏,這炮基本就廢了。
&esp;鐵模鑄炮法雖然免了外層的泥範,但內層還用泥芯,盡管濕氣比純粹的泥範少得多,但還是難以避免。
&esp;而且泥芯的表麵光潔度很容易出問題,造出的炮和泥範鑄的炮一樣,都需要在旋磨內膛上下很大功夫。
&esp;無縫鋼管在後世可以隨便采購,隻要需要的產大,口徑、尺寸也可以自己定製。
&esp;雖然每噸五千九百多塊的價格,比普通建築鋼材要貴,但是,卻比明末工匠自己摸索打造更加便宜。
&esp;全旭把最艱難的關鍵問題解決了,無論製造火銃,還是火槍,基本上就沒有難度了,用句不好聽的話說,那些工匠閉著眼睛也可以做好火炮或火銃。
&esp;正在滿桂等著試炮的時候,那名炮兵把總望著滿桂道:“大帥,你要看俺不順眼,就給我一刀!”
&esp;滿桂微微一愣:“什麽意思!”
&esp;“您給我一刀,我至少還能留個全屍,這麽薄的炮,恐怕放三成藥也會炸膛吧?”
&esp;滿桂身邊的一名親信,嗆啷一聲拔出他的雁翎刀,用刀尖指著炮兵把總何奉:“他媽的,讓人試你就試,還想抗命?”
&esp;崔成友笑道:“還是我來吧!”
&esp;滿桂被數十名親衛,拉到一百多步之外,其他炮兵也跑到了三四百步之外。
&esp;崔成友無奈,隻好自己上來點火。
&esp;“轟隆!”
&esp;炮聲響起,一顆黑乎乎大鐵球,在火藥的推動下,向目標陣地,既預設的炮靶飛去。
&esp;硝煙散盡,滿桂目瞪口呆的望著前方。
&esp;雖然炮彈偏離了目標,不過效果卻讓他非常意外。
&esp;他原本以為,看著這些如同玩具一般的火炮,威力頂天也就相當於子母炮一樣,射出一兩百五十步就不錯了。
&esp;可是沒有想到,這一炮下去,炮彈居然一直向前飛去,直接飛躍炮靶子,飛到四五百步遠的地方。
&esp;“再來一發,加藥,加一成!”
&esp;看著火炮沒有炸膛,何奉帶著炮兵上來,那些炮兵確實是訓練有素,快速拿著毛刷清理炮膛,塞進火藥和炮彈,捅實以後。
&esp;趕緊就跑。
&esp;雖然這一次試炮,五成火藥,火炮沒有炸膛,加了一成火藥,那就誰也說不準了。
&esp;崔成友無奈,就舉著火把點炮。
&esp;“轟隆!”
&esp;這一次經過炮兵認真的調校發射角度,炮彈
&esp;在六成裝藥的情況下,炮彈射程整體突破六百步。
&esp;“七成藥!”
&esp;“八成藥!”
&esp;“十成藥!”
&esp;何奉快哭了,十成火藥,這鐵定要炸膛啊。
&esp;然而,隨著硝煙散盡,火炮卻完好如初,位於炮靶的小樹林,此時如同遭遇了狂雨的肆虐,數十顆樹東倒西歪,有的甚至攔腰斷成兩截。
&esp;崔成友一口氣射了發射了九輪,終於出現了火炮炮管發紅的現象。
&esp;“滿大將軍,這炮怎麽樣?”
&esp;“不錯!”
&esp;滿桂別看厚不過半指,卻可以在承受將近兩倍裝藥情況下,把炮彈打到八百步外。
&esp;崔成友指揮炮炮兵開始拆卸火炮,炮兵們把火炮拆成一根炮管,兩個車輪,車尾支架和車軸。
&esp;崔成友接著道:“一旦道路泥濘,或者無路可走的時候,把火炮拆開,四個炮兵,分別背著車輪、炮管、車軸和炮彈就可以直接走了!”
&esp;“有了這炮,咱們就不用紅夷大炮了?”
&esp;“對!”
&esp;崔成友笑道:“我們這種火炮,威力與三千斤紅夷大炮的威力差不多,但是重量卻不足紅夷大炮的一成,無論是攻堅,還是要想野戰,這都是鎮國利器!”
&esp;“本帥向陛下為爾請功!”
&esp;“千萬別……”
&esp;崔成友笑道:“滿大將軍,您也是老軍伍了,這炮要是在京師建造,恐怕不出三個月,炮彈就能砸到咱們自己人頭上!”
&esp;滿桂揮揮手,眾人退下。
&esp;“你到底是什麽人?”
&esp;崔成友半真半假的道:“我家主人是孫閣老的學生,若非在看孫閣老的麵子上,你有錢也買不到這麽好的東西!”
&esp;滿桂恍然大悟,他本身就是孫承宗提拔的將領,沒有孫承宗就沒有他的今天,他剛剛前來大同上任,孫承宗利用關係,給他轉挪了五萬兩銀子的軍餉。
&esp;他剛剛完成大同鎮十四衛八路七十二城的巡視,孫承宗肯定也猜測到了大同鎮已經糜爛得不成樣子,這就派人過來給他補充軍資。
&esp;“謝謝,多謝!”
&esp;滿桂此時的心情相當激動,從破鋒刀、長槍、鎧甲、盾牌、包括火銃、火炮,足足訂購了三十萬兩銀子的軍用物資。
&esp;滿桂大手一手,趕緊簽字,寫下了欠條。
&esp;崔成友道:“這批物資,要運過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不過,等我回去之後,第一批物資,五千支長槍、五千把破鋒刀、一千套鎧甲最多一個月,就會抵達大同。”
&esp;其實,這些物資都是全旭準備像東江鎮一樣,免費送給滿桂的。
&esp;滿桂可是被侯世祿給坑慘了,最終帶著一群烏合之眾,戰死沙場。
&esp;滿桂也不是笨人,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esp;這樣好的裝備,別說在大明,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會供不應求。
&esp;“貴主人要想什麽?”
&esp;“我家主人就是耕讀,耕地需要牛,也需要馬……”
&esp;滿桂望著崔成友道:“這樣的裝備絕對不能落到蒙古人手中!”
&esp;“放心,我家主人早就有吩咐。”
&esp;崔成友笑眯眯的道:“還請滿大將軍管好手底下的人!”
&esp;……
&esp;就在崔成友與滿桂達成三十萬兩軍售協議的時候,全旭正在向劉興祚和毛承祿展示全記軍工廠生產的新式鎧甲。
&esp;這種鎧甲簡直就是在侮辱鎧甲,就是一塊布質馬甲上麵,裝了六塊鋼板,但是那幾塊鋼板相當厚,五十步內輕箭都射不穿,而且輕便,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穿著它還能奔走如飛。如果是明軍製式的劄甲就沒這麽輕便了,近三十斤重呢,穿上它就沒法追擊敵軍了。
&esp;劉興祚和毛承祿同樣喜歡這種輕便,防禦能力不錯的鎧甲,簡直就是為了東江軍將士量身打造的。
&esp;“兩千套,我送你們!”
&esp;全旭笑道:“另外八千套,每套三兩銀子。你們東江軍用鹽給折算我就行了!”
&esp;“鹽!”
&esp;“對啊,我也需要用鹽!”
&esp;全旭笑道:“現在的人口越來越多,我買別人的鹽也不算便宜,東江鎮的鹽也需要市場,除了鹽,人參、高麗參,還有皮草,這些東西我都需要,絕對比市價高!”
&esp;全幹如一陣風一樣跑過來,全旭看著他的臉色有些不善,就將交易事宜扔給袁世卿,直接帶著全幹回到了全旭大院。
&esp;“怎麽回事?”
&esp;“剛剛接到急報,有言官彈劾盧大人!”
&esp;“彈劾盧大人?彈劾他什麽?”
&esp;“彈劾他與民爭利,弄得治下民不聊生,民怨沸騰……”
&esp;全旭憤憤道:“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他們就不能到大名府來看看,大名府老百姓現在過的是什麽日子嗎?與民爭利就爭出這麽個結果?”
&esp;“那些言官不就是這樣的尿性,他們彈劾盧大人,摒棄了聖賢之道,更大辦工廠,鼓動百姓追逐名利,讓整個大名府都充滿了銅臭!”
&esp;全旭的玉米、土豆、紅薯、麥子大豐收,特別是玉米,以三十兩銀子每石的價格賣了出去,而且還供不應求,特別是這些玉米居然高達三十萬石,這可是幾百萬兩的大肥肉。
&esp;於是,某些人開始蠢蠢欲動。
&esp;官場整人就那點套路,一個是能力問題,一個是作風問題。
&esp;能力問題很簡單,在你管轄的地方找出毛病來,證明你能力不行,直接讓你滾蛋。
&esp;沒有毛病?小意思,想治理好一個地方不容易,想要把一個地方弄亂就太容易了,花點小錢派幾個人過去煽動一通就出事了。
&esp;作風問題比較損,放現代就是揭發對方包小三神馬的,放在古代就不能這樣幹了,古代三妻四妾是常態,包小三還不正常麽?
&esp;得從對方的品行著手,挑一些陳芝麻爛豆子的事情出來然後無限的放大,將它歸結對對方品行不端上,古代對品行是非常看重的,一個人如果品行不端,會被大家看不起,前途基本也就完蛋了。
&esp;不過,搞笑的是,明末絕大多數官員的品行都不怎麽樣。
&esp;全旭冷笑道:“這次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好嘛,把主意打到老子頭上來了!好,有種!”
&esp;ps:昨天一萬二,今天一萬二,求月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