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以利誘之

字數:6312   加入書籤

A+A-




    &esp;第二四五章以利誘之

    &esp;崇禎二年十月初九,陰霾。

    &esp;全旭站在廣寧門裏的閣樓上,望著青光色的天空。

    &esp;現在的曆史已經不是他熟悉的曆史了,沒錯,這一點全旭自從挽救毛文龍以後,就有了察覺。

    &esp;袁崇煥的死,其實是一個意外,這真不是全旭的本意。

    &esp;隱隱約約,街道上傳來哭泣聲,吵鬧聲。

    &esp;全旭的這巷院子,位於廣寧門的曹家巷,距離廣寧門大街至少上百米,這麽遠的距離,哭聲還能傳來,顯然,街道上混亂已經不小了。

    &esp;大明的國都被敵人兵臨城下,其實並不是第一次,然而這一次,敵軍仍在四百多裏遠,京師居然開始有了出逃的人群。

    &esp;特別是平遼將軍山海關總兵趙率教求援遵化,不幸陣亡的消息傳來,朝廷也沒有遮遮掩掩,引起了百姓極大的恐慌。

    &esp;對於普通的民眾而言,所能得到的信息,又往往是各種各樣,五花八門。即便建奴已經洪山口、大安口和龍井關,並沒有一路南下,也沒有西進,隻是在攻打遵化。

    &esp;進一步的消息尚沒有傳來,大部分人仍然無法準確理解其中的涵義,有願意走的,更多的則是在短時間內無法做出舉家逃離決定的人,心中惴惴地等待著事態的發展。

    &esp;“全爺,海倫娜小姐求見!”

    &esp;沈良材苦笑。

    &esp;全旭一個人想靜靜,偏偏海娜娜纏得他沒有辦法,隻要代為通傳。

    &esp;“讓她來吧!”

    &esp;“全公子,我來找你做一筆生意!”

    &esp;全旭笑了笑道:“你沒有本錢,我跟你做什麽生意?”

    &esp;“你跟我過來看看!”

    &esp;全旭跟著海倫娜來到她居住的院子,隻見院子裏停放著一輛馬車,與普通馬車不同的是這輛馬車,剛剛造了一個雛形,沒有上漆,所不同的是,這是四輪馬車。

    &esp;海倫娜興奮的拍了拍馬車笑道:“沒有見過吧?這是四輪馬車,車身更長,更寬,漂亮嗎?我親手設計的!”

    &esp;“你設計的?”

    &esp;海倫娜得意的笑道:“有四個輪車,可以裝載更多的人員和貨物了,就算是在我們威尼斯城邦共和國,這樣的馬車也還不多見呢!”

    &esp;“是不多見,你們不就是一百多個小島嶼組成的城邦嗎?馬車在那裏有什麽用處?”

    &esp;其實,四輪馬車中國古代也有,不過卻不能靈活轉向,四個窄窄的鐵箍木輪裝在車架上,由三到四頭牛拉著,轉向問題是靠四頭牛憑力氣大生拉硬拽解決。

    &esp;確切的說是靠車轍解決轉向問題,車輪子把路麵壓了很深兩道溝,車輪就在溝裏滾動,秦始皇搞車同軌得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方便。

    &esp;跟兩輪馬車相比,四輪馬車的車身可以做得更長,更大,裝更多東西,跟得更穩一些,不過那個轉向係統卻比較複雜,不大好搞。

    &esp;中國古代除了秦朝以外,其他朝代就沒有大規模修建通往全國的馳道,四輪馬車一直沒有推廣起來。

    &esp;古羅馬時代,由於羅馬的交通設施非常發達,大道平坦,四輪馬車曾盛極一時,但是隨著古羅馬的衰落、滅亡,那些交通設施被荒廢,四輪馬車也消失了,直到歐洲文藝複興時代才重新出現。

    &esp;中國一直很缺馬,馬車一般是貴族才有的福利,小老百姓有個驢車坐坐就算不錯了,不能轉向的四輪馬車在中國也就沒了市場,至於運輸,用獨輪小車就能湊合了。

    &esp;看著全旭不稀罕的樣子,海倫娜有些失望。

    &esp;她是從通州上岸以來,發現大明居然沒有四輪馬車,所以就利用全旭府的木料以及工匠,打造了一台四輪馬車。

    &esp;歐式的四輪馬車,說是四輪,其實是兩輛兩輪馬車拚裝在一起,轉向的裝置,其實在大明已經不算秘密了。

    &esp;就像一陰一陽兩個磨盤,中間也沒有潤滑之物,全靠軸套硬磨,雖然可以轉向,比較費力,也算不上靈活。

    &esp;如果軸套生鏽之後,那麽問題就嚴重了。

    &esp;海倫娜眨著大眼睛:“全公子,咱們合夥開一個馬車工廠,我出技術,你出資本,咱們五五分賬?”

    &esp;“你長得這麽美!”

    &esp;“謝謝誇獎!”

    &esp;海倫娜甚是得意。

    &esp;“那就不要想得這麽美!”

    &esp;全旭現在心急如焚,才沒有心思跟海倫娜摻合這些破事。

    &esp;看著全旭有些悶悶不樂,海倫娜氣得跺腳。

    &esp;不過,全旭急著召見全幹與陳應,現在他想以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esp;等到晚上的時候,陳應和全幹來到東暖閣裏。

    &esp;全旭望著二人道:“事情緊急,長話短說!玄鷹衛秘密招募一些外圍成員,散布消息,就說,後金大軍殺過來了,所過之處,所有糧食搶光,房屋燒光,女人、男人全部搶光,注意,一定不要暴露,隻要聲勢造起來,馬上撤退,不要留下馬腳!”

    &esp;“沒問題!”

    &esp;全幹點點頭道:“這事抓緊,馬上去辦!”

    &esp;“好!”

    &esp;全旭望著陳應道:“你這邊招募人手,在周邊諸鎮購買糧食,布帛,雇傭大量人手,工錢可以出高一點,讓他們馬物資運到大名府,不,大泥澱!”

    &esp;大泥澱就是後世的白洋澱,這屬於安州、新安、高陽三地交界處,共同擁有,而且比後世的麵積要大得多。

    &esp;雖然他對白洋澱的開發興趣不大,不過,在高薪的刺激下,可以吸引一部分百姓,讓他們免除兵災。

    &esp;至於花錢多少,全旭完全不用擔心,全氏銀行在北京銀行有六十多萬兩銀子的存款,完全可以承擔起前期開銷,至於後期,全旭肯定會截胡,那麽後金搶的錢財,完全可以彌補這個工程的需要。

    &esp;“我準備在大泥澱建築另外一座全家堡,當然,大泥澱沒有這麽大的島嶼,我聽說那裏最大的小島有三四百畝,就可以按照一座小島,建造一座全家堡!”

    &esp;陳應皺起眉頭:“全爺,現在天氣這麽冷,施工也不方便,要不,等到明年開春?”

    &esp;“注意,招工不放在京師,放在周邊,比如良鄉、固安!”

    &esp;良鄉和固安是被皇太極帶著人屠戮的,幸存者幾乎沒有。

    &esp;謠言加上全旭的招募,能走多少算多少吧。

    &esp;當然,全旭也不算虧。

    &esp;白洋澱後金是沒有進入的,就算進入全旭也不怕,雖然冬天白洋澱會上凍,可是長得密密麻麻的蘆葦,隻要後金敢率軍進攻,一把火可以燒過去。

    &esp;更何況。

    &esp;隨著全氏的一聲令下,全記商號的人開始動了起來。

    &esp;良鄉的一個村落,幾名年輕夥計來到村口,拿著鐵皮卷成的喇叭,大喊道:“招工招工了,我們工地要招一百個打漿和一百名搬磚的,一天管三頓飯,幹的,兩菜一湯,晚上有肥肉吃,工錢每天結一次,一天三十文錢,誰有興趣?”

    &esp;一名年過三旬的男子,怯怯的問道:“不騙人?”

    &esp;“咱們可以簽契,如果不給錢,你可以到衙門裏告我們!”

    &esp;“對了,招三十個仆婦,負責洗洗補補,一天三頓飯,每天二十五錢!”

    &esp;十月寒冬,家裏本來就沒事幹,有多人表示非常有興趣。

    &esp;陳應找衙門使了五百兩銀子,購買了一座無人的小島。

    &esp;隨著第一批招募的人手開始到位,工地開始施工,首先搭建的就是防洪堤壩,這可是一個大工程。

    &esp;反正,碰到人傻錢少的全旭,數百上千名工匠開始幹活。

    &esp;物資、工具、石料、糧食、陸續到位。

    &esp;一座座工人臨時居住的窩棚開始搭建起來。

    &esp;這些工匠很快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工人在吃飯的時候,帶著自己幾個跟屁蟲,就是幾歲大的孩子。

    &esp;負責發飯的夥夫也裝作沒有看見一樣,孩子過來吃飯,那也給飯,飯也管夠。

    &esp;農民式的狡猾在這裏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少工人也差人捎信,把自己的孩子、老婆帶過來混口飯吃。

    &esp;這些夥夫就像瞎子一樣,一直裝作沒有看見,上千名工人吃飯,光孩子、女人就有三分之一。

    &esp;管事的向全旭稟告這個問題。

    &esp;全旭笑道:“他們才能吃幾個錢,隨便讓他們吃!”

    &esp;其實,孩子過去吃飯也是全旭的托兒,目的就是吸引所有人過去,現在還看不出來,隻要二三個月以後,等到京師周邊被後金肆虐過之後,這些人才是感激全旭的好。

    &esp;這些購買的糧食也好、布帛也罷,包括各種物資,就像做生意的投入,他們將來就會成為全旭的鐵杆。

    &esp;畢竟,老百姓是樸實的。

    &esp;此時的白洋澱就像一個巨大的漩渦,吞噬了京師周邊城鎮的人力以及物資。

    &esp;十月十三日,大泥澱工地上突破兩千人,事實上沿途參加運輸的百姓就多達三千餘人。

    &esp;不是沒有人發現全旭的動作,隻是感覺全旭簡直是得了失心瘋。

    &esp;也有人尋思,難道全記的掌櫃腦袋被門夾了?

    &esp;十月十四日,遵化城陷,巡撫王元雅死難。消息傳到北京,京城頓時一片混亂,官民紛紛出逃,但朝廷下令隻許男子出城而不許攜帶家眷,於是乎,急於出逃的女眷們要麽女扮男裝,要麽躲在櫃子、箱子裏,可有很多還是在城門口被查獲,烏煙瘴氣,混亂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