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給他一
字數:7031 加入書籤
&esp;第二四七章給他一劍
&esp;魏忠賢醒悟的太晚了。
&esp;作為宦官,豈會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臣的道理。
&esp;他的權勢,地位,榮耀,還有爵位,恩寵,等等一切都是天啟皇帝給的,別說是弟弟,就算是天啟皇帝的兒子,也不一定會這麽對他。
&esp;在天啟大爆炸的時候,魏忠賢隻以為是意外,沒有在意。
&esp;當天啟皇帝在他眼皮子底下落水,他就明白過來,當時他可是下了狠心,連續弄死了他三個幹兒子,更換了所有的禦前太監,近衛,錦衣衛,可是,卻最終中了計。
&esp;換上來的人,才是真正的殺手。
&esp;天啟病危,魏忠賢就意識到了危機,他開始反擊,那個時候,他才發現,看似乎密不透風的皇宮,對於華陽社來說,簡直就是後花園。
&esp;他們雖然無法插手後宮的人事任命,升遷,可惜,內書院就是翰林學士負責培養的,他們與文官本來就是師徒關係。
&esp;未必全部都是因為錢財,其實,很多太監還是有理想的,明朝也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劉謹,事實上,就算是站在宦官的立場上,劉謹未必錯了。
&esp;劉謹與魏忠賢一樣,都是夜路子宦官,在文官眼中,他們才是異類。
&esp;劉僑自然不會向朱敬軒說這些事,他是親自向駱養性說明這一筆生意的事情,這件事太大,也繞不開駱指揮使。
&esp;劉僑與駱養性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正準備進入正題,一陣惶急的腳步聲傳來。
&esp;看著朱敬軒滿臉焦急的樣子,劉僑微微皺起眉頭:“怎麽回事?”
&esp;……
&esp;“你說什麽?錦衣衛北鎮撫使司衙門大火?”
&esp;當全旭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有些難以置信。
&esp;“正是!”
&esp;全幹有些幸災樂禍:“這場火起得突然,當時北鎮撫使劉僑正在指揮使駱養性的府邸中議事,等他趕到北鎮撫使司衙門,大火已經無法熄滅,所儲存的各種文牘,被大火焚燒一空,數十人被燒死,二十餘人失蹤!”
&esp;“什麽人的膽子這麽大?敢燒錦衣衛北鎮撫使司衙門?”
&esp;全旭心中一動?
&esp;難道是華陽社動的手?
&esp;恐怕也隻有華陽社有這麽大的能量。
&esp;可是,又不對,自己明明屠殺了晉州會館近千人,難道華陽社一點表示都沒有?
&esp;難道說華陽社與晉商不是一夥的?
&esp;事實上,並非不是一夥的,隻是,華陽社隻是在全旭這個層麵了解不深,可是作為一個兩百多年的大組織,怎麽可能沒有敵人?
&esp;範永鬥私自動手,利用了鮑承先身邊的後金甲士,原本這事根本就沒有上報。
&esp;可以這麽說,如今全旭還沒有引起華陽社的注意。
&esp;“具體情況,恐怕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esp;全幹冷笑道:“這下劉僑應該倒黴了,不過,最先倒黴的還不是他,而是王洽!”
&esp;“王洽?”
&esp;王洽是門神,就是因為崇禎見其儀表堂堂,升其為兵部尚書。
&esp;其實這個傳言,全旭倒不認為是真實,估計也是為了抹黑崇禎無能。
&esp;事實上,王洽的升職,基本上屬於正常升遷,並沒有太多邪乎的事情。他在崇禎元年就是工部右侍郎,主持工部事宜,這就相當於後世副總長主持工作,後來在兵部尚書王在晉罷官之後,升為兵部尚書,屬於吏部正常手續。
&esp;副職主持工作過後,升為正職這太正常了。
&esp;當然,要說王洽幹了一年多的兵部尚書沒有任何作為,其實也說不過去,至少他上疏軍事十事,崇禎是非常滿意的。
&esp;他針對的問題就是士紳侵占軍田,軍隊疏忽訓練等問題,也算是一針見血,至少不算是庸碌之官。
&esp;要說私心,事實上,明朝哪個官員沒有私心?
&esp;孫承宗還是一言不和就辭官呢。
&esp;不過,從王洽的事情,也看出崇禎的天真。
&esp;周延儒彈劾王洽:“禦寇無策、守備不嚴!”
&esp;這是一個國防部長應該承擔的責任,也不算汙蔑,不過誅心的是,這是嘉靖年間兵部尚書、都督團練丁汝夔的罪名。
&esp;果不其然,項煜繼之,且曰:“世宗斬一丁汝夔,將士震悚,強敵宵遁。”
&esp;崇禎信了。
&esp;要說崇禎讀書多吧,景帝斬晁錯,但是七國之兵,還是依舊沒退,朝廷在這方麵沒有擔當,反而把前線將士士氣低落,若非周亞夫,漢景帝就玩完了。
&esp;結果,崇禎聽到這話,先把兵部尚書王洽下獄,梁延棟上位。
&esp;“另外,消息傳來,遵化城陷,是因內奸縱火開門!”
&esp;全旭已經無力吐槽了,無論是洪山口、還是大安口包括龍井關,沒有內奸開門,不是看不起皇太極,他們根本就打不下來。
&esp;兩年後的大淩河之戰,祖大壽守一個僅修了半個月的大淩河城,皇太極用了五萬兵力,在七月二十七圍城,直到十月二十八日,大淩河城才被祖大壽打開城門投降,他守了三個多月,已經到了人人相食的地步。
&esp;十月十六日,皇太極率兵自遵化城南下,在薊州城城東十八公裏的馬伸橋,遇到孫承宗麾下從山東而來的薊遼軍前鋒、山海關副將麻登雲打了一仗。
&esp;規模衝鋒,雙方傷亡不過百人。
&esp;隨後,麻登雲麾下斥侯探清見後金兵兵馬莫約五六萬人,隨後撤往薊州城。
&esp;全旭此時是在考慮,他是以幕僚的身份前往薊州……
&esp;不過,孫承宗麾下如今將校雲集,用不著他。
&esp;盧象升那邊在原本的曆史上,雖然募集上萬軍隊,不過他抵達北京城的時候,並沒有遇到大規模戰事,隻是與後金軍隊試探性的接觸,也沒有取得什麽耀眼的戰績。
&esp;全旭決定返回大名府,這一趟幾乎等於白來。
&esp;十月十七日,全旭踏上南下的歸途。
&esp;沿著北京到大名府的官道,全旭吩咐全記商號,沿途建立貨棧,就像當初從遼東遷徙移民一樣,每個貨棧存上一部分糧食,和補給,既可以賺錢,也可以接應大名府的軍隊。
&esp;……
&esp;大名府的全家莊鎮,此時的全家莊鎮的大管事袁世卿、羅世明、包括書院的山長牛金星人都坐在前院的暖閣裏,坐立不安。
&esp;這事其實,與他們無關。
&esp;但是,又和他們有關。
&esp;二娘要臨產期到了,也就意味著全旭的第一個孩子將要出生。
&esp;沒辦法,中國人最重傳承。
&esp;袁世卿非常清楚,全旭在這個世界上可謂舉目無親,他有很多錢,也有很多田地,很多工廠,數萬人跟著全旭吃飯。
&esp;全旭的事業在起步,最大的問題是他沒有繼承人,這讓眾人心中都沒有底。
&esp;萬一,全旭遇到什麽意外?
&esp;他們該怎麽辦?
&esp;現在好了,全旭馬上就要有孩子了,他的血脈將延續下去,他的事業也有了繼承人,他們也不用踹踹不安了。
&esp;袁世卿跪在地上,虔誠向萬家諸佛祈求保佑。
&esp;袁世卿的舉動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並沒有人說什麽。
&esp;全旭雖然沒有成婚,雖然二娘隻是妾,不是妻,就算生下來的孩子隻是庶子,可是,在沒有嫡子的時候,庶子也可以繼承全旭的事業。
&esp;“哇哇……”
&esp;響亮的哭泣聲,從後院傳出來。
&esp;袁世卿三步並作兩步走出暖閣,趕緊上前問著穩婆:“男孩還是女孩!”
&esp;穩婆沒有說話,氣呼呼的走了。
&esp;大明的重男輕女之風,可真不是鬧著玩的。
&esp;穩婆就是後世的接生婆,無論是窮家還是富家,一旦生了兒子,肯定會有重賞,隻不過,一旦生了女兒,她們連喜錢都不會要。
&esp;就在門口,湯邱氏一把拉住穩婆,從懷裏掏出七八枚銀幣:“弄瓦之喜也是喜,沾個喜氣,歡喜歡喜!”
&esp;《詩經·小雅·斯幹》中記載: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esp;弄璋之喜就是生了兒子,弄瓦之喜就是生了女兒。
&esp;璋是美玉,瓦就是瓦,重男輕女可見一般。
&esp;湯邱氏是真正的開心的人,她不知道三娘和全旭是什麽問題,不過,三娘明明在二娘之前,偏偏讓二娘占了先。
&esp;幸好二娘生的不是兒子,否則那就虧大了。
&esp;湯邱氏開了頭,袁世卿硬著頭皮開始向家中的仆從、工人、傭人散喜錢。
&esp;整個全家莊鎮開始變得陰陽怪氣。
&esp;孫文鶯原本都準備離開了全家莊鎮,可是在退房,乘坐馬車的時候,她看到小冉拿著一包紅皮雞蛋,氣呼呼的走過來。
&esp;“小冉,你不是不喜歡吃雞子嗎?”
&esp;“小姐,這不是我買的,是店家送的,說是全家莊主弄瓦之喜。”
&esp;孫文鶯的臉色陰沉了下來:“我們走!”
&esp;聲音中,帶著她濃濃的怒氣!
&esp;本來這一趟來大名府,她自己喜歡上了這個繁華熱鬧的地方,比高陽可熱鬧多了。
&esp;光采買的東西,就裝了十幾車,絲綢,首飾,家具,首飾盒,梳妝鏡,化妝品,還有羞羞的胸衣。
&esp;小冉道:“小姐,咱們最好不忙走,我聽說那個全旭回來了,要不要讓明月給他一劍?”
&esp;孫文鶯其實並沒有聽到小冉說什麽。
&esp;她腦子裏一團亂麻,眼淚忍不住的留下來。
&esp;她討厭聯姻,討厭被安排,更討厭男人未婚先育,妻妾成群……
&esp;小冉以為孫文鶯已經同意了,她去安排了。
&esp;小冉也不是好殺之人,她就是想嚇唬嚇唬全旭,萬一胳膊擰不過大腿。
&esp;ps:又長一歲,非常無奈,厚著臉皮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