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鮮的魚

字數:3929   加入書籤

A+A-




    打小就喜歡釣魚。

    

    釣一種叫做“杜鰻”的魚。

    

    小時候的海塘不用水泥,靠近泥塗的底腳有很多石洞。

    

    退潮後海水留在石洞裏,那個終年有水的洞穴是杜鰻的窩。

    

    杜鰻不是鰻,是一種魚。

    

    形狀象泥鰍,但比泥鰍頭大肥壯,又有點象土布魚,但比土布光滑雄健。

    

    這杜鰻是我們打小就知道的最名貴的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肥而不膩、鮮而不腥。

    

    喝一碗杜鰻煮的湯“骨頭也會輕三兩”,“睏米床寧也會爬起奔”。

    

    退潮後,沿著塘腳尋去,隻要是有水的稍微大一點的洞口,都會有很細小的小杜鰻在遊動,也常有小石蟹爬動。

    

    據說杜鰻吃蟹。

    

    但大的杜鰻深藏在洞內,你是看不到的,隻能用釣魚鉤去釣。

    

    我很小就學會用母親縫衣服的針製作釣鉤。

    

    取一枚中號的針,用煤油燈烤,烤得很煬很煬,針會變得很軟。

    

    然後把前端針尖用剪刀折過來,就變成了魚鉤。

    

    釣杜鰻要等漲潮水時,它才會出來覓食。

    

    我會算好漲潮的時間,早早的來到海塘上。

    

    有時候把魚杆帶上先放在自己看得到的位置,抓一會蟹撿一會螺,遠遠的看著潮水來了再準備釣杜鰻。

    

    先要找準洞口,再抓一把海泥貼在洞口上方1米多高的位置,等著潮水漲。

    

    一般我們會找2一3個洞,順便抓幾隻小石蟹,作為餌料。

    

    有時也會弄些蚯蚓或燒熟的蝦作為餌料。

    

    等到潮水快接近洞口,我們早早的把魚鉤放到洞口。

    

    這個時候最會上鉤,杜鰻其實是聽到潮水來的聲音就等在洞口了。

    

    潮水漲上來是很快的,有時候跑都來不及。

    

    隻要一有點動靜向右後方猛甩,準能把活奔亂跳的杜鰻摔在塘上的泥土或草堆裏。

    

    這時你得急忙跑過去按住,否則很會脫鉤。

    

    然後換上餌食繼續在這洞口釣。最多一個洞可釣10多條。

    

    3兩以上的杜鰻力氣就很大了,一不小心會把魚鉤拉進洞裏,被拉斷線也是有的。

    

    等到潮水開始往下退的時候,我們就不釣了。

    

    這杜镘生命力非常強,我們往往用根繩子串起來曬在地上幾個小時,好象不會動了,一放到水裏又會活過來。

    

    知道杜鰻很補,總會謙讓著叫幹體力活的父母和大哥姐姐吃肉,自己喝剩下的湯。

    

    湯也很好吃。

    

    釣杜鰻的季節主要是夏天,放署假的時候。冬天也有,但好象很少去釣。

    

    前二年父親身體很虛,什麽都吃不下,就說隻想吃杜鰻。

    

    我跑遍附近幾個農貿市場都沒得買,專門坐輪渡去泥塗貨比較多的岱山買了幾斤。

    

    看著父親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在想,當初為啥不去多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