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業務學習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A+A-




    業務學習由徐幹事親自給我們當老師。

    

    他從自己的經曆講起,談象山的人文曆史,社會治安,公安工作,邊防保衛任務,工作方法等等,整整講了一天。

    

    他當時29歲,還沒結婚。

    

    10年前從寧波市區插隊來到象山,76年招工到象山縣公安局。

    

    當時因為對敵工作需要,公安局從政保科分出一些職能成立了邊防股,把沿海的派出所改稱為邊防派出所,除了公安治安管理工作之外,增加了漁船民管理職責。

    

    他被分配到石浦與三門之間的一個海島一一高塘,當上了高塘邊防派出所民警,擔任過管區民警和內勤民警,兩年後調到縣公安局刑偵隊,幹了近4年的刑事偵察工作。

    

    “高塘的老百姓都叫我小徐,小孩子都叫我小徐!”

    

    “在刑偵隊那會,我跑遍了整個象山!”

    

    談起這幾年的公安工作經曆,他喝口茶看看窗外,又看看我們,若有所思。

    

    我們是在所裏二樓的學習室上的課,四扇大窗戶望出去能看到周邊的山丘和村莊,以及一直可以開車到他市區老家彎曲不平的盤山公路。

    

    在寧波有他漂亮的女朋友,這是我們後來知道的。

    

    “他一定有很多故事!”

    

    望著他比同齡人成熟的臉象,明顯的留下了一些歲月的痕跡,不襟增加了一份敬重之意。

    

    “我是去年下半年,我們所正式掛牌時,從公安民警改為現役到這裏來的。”

    

    “原來他比我們早當一年兵。”我在想。

    

    “老徐兵齡還是我們早。”錢法根他們在後來的聊天時也常提到。

    

    對象山的情況,仿佛都刻錄在了他的腦子裏。

    

    象山,春秋時為越國鄞地,公元706年建立縣治。

    

    寧波市區有個鄞州區,那時叫鄞縣,地界一直到象山港北麵的橫山碼頭。現在和象山建了跨海大橋。

    

    在丹城,西北角的山體“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象山是個半島,位於東海之濱,處在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北與舟山地區的普陀縣所屬島嶼隔海相望,東臨大目洋。

    

    當時的記錄本早就找不著了,但他講過的話結合以後工作經曆,至今都熟記在腦子裏。

    

    講到當地的敵社情,更是如數家珍。

    

    他說當內勤那會專門匯總過敵社情調查,而且每月一報。

    

    象山沿海有600多個島礁,800公裏的海岸線,大的有南韭山、檀頭山等,早期常有多股海盜出入,解放後敵特也經常利用這些島嶼派出小股武裝匪特對我進行襲擾活動。

    

    他還給我們講了好幾個案例,其中一個案例就發生在我們管區,叫做道人山的小島。

    

    他還專門提到了石浦。

    

    “當地人稱石浦為小上海,舊時軍政海盜和各地漁民交集,一度非常繁華。”

    

    聽了有種想去看看的衝動,後來果然5次到訪石浦,那是後話。

    

    講到駐地情況,他說:“我們處在象山港港口的最東麵,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

    

    “駐地有解放軍的一個營屯守。”

    

    “我們所在這個村現在叫錢倉,以前叫塞裏,是戚繼光軍隊安營紮塞的地方,到現在附近百姓還習慣叫塞裏。”

    

    我仿佛聞到了幹年古戰場的硝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