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首次下鄉
字數:5293 加入書籤
每天天蒙蒙亮,輪到值班的班長或副班長會按時吹響起床哨。
整隊後出了大門右轉,沿著馬路小跑。
路兩邊收割完晚稻的水田散落些稻草荒蕪著,田埂上的野草依稀帶了點綠色。
東邊的田塊附近是錢倉村民的幾間新房。
西邊則是連綿好幾公裏的田野,遠遠的山腳下,有個不小的村落,叫湯嶴。
這片田野也叫錢倉平原,在以丘嶺地貌為主的象山,也是難得的一塊平地。
往前跑過一排部隊營房就到了新塘村。
錢倉的班車終點雖然是錢倉,但會再開一段到新塘,再折回。
我們的早跑也會在新塘散開,休息一會,再往回跑。
站在新塘與湯嶴及去海邊的三叉路口,往西北方向看,田野向外延伸,是一條很長的海塘。對麵山腳一直到海塘的盡頭也有一群村落,叫黃沙。
往西南方向看,遠處有一座蠻高的山峰叫珠山,緊挨著珠山的小山的山腳,隱約能看見一些房子,這裏是公社的所在地,叫崔夾嶴。
在往回跑的路上,能看到中堡村的房子,處在直對麵的半山腰上。
早操後搞衛生、洗整、早飯、學習,生活變得很有規律,心也慢慢安定下來。
學習了幾天,老兵們開始帶我們下鄉熟悉情況。
我第一次下鄉是跟著王國民班長去的。
去的是轄區的最南端,白岩山鹽場。
沿著那條連著縣城的山路騎了近50分鍾的自行車,途中有2個上坡要下車推行。
王國民一路還要照應我騎車,好在路上車子還是少的。
白岩山鹽場很大,據說以前是海塗,外麵造了海塘變成了鹽田。
到了鹽場的辦公樓,直接找一個姓方的副場長。
那個副場長很年輕,和王國民差不多大,長得很清秀。
鹽場的級別和公社一樣大,感覺這方副場長挺能幹。
相互介紹了一下,方副場長拉我的手很有力。
“小張坐,小張坐。”他很熱情的召呼。
聽王國民介紹我是舟山人,他指著窗外說:“對麵道人山出去就是桃花島。”
我想到了和大哥去桃花找活幹的情形,心想那時我可能望見過這裏白白的山岩,隻是看不清具體的模樣。
方副場長反映了一個情況,最近農場鹽民放在灘塗上的漁網時常被偷。
午飯後,有個40多歲的中年人被通知來到辦公樓。
王國民邊問邊記,做了筆錄。
我聽當地人講土話還是挺累,特別是一些時間的用語,早晨念“空早”,晚上念“沒嘎”,沒有什麽規律,隻能死記。
王國民好象已聽得懂,但說起來還是帶點嘉興上海的調。
做過筆錄,當事人帶我們去指認了一下現場。
站在海邊,遠看對麵的桃花島越加明顯。
後來我才知道這片洋麵也叫“亂礁洋”,自己所站的地方是東海第一灣的“仙子灣”。
民族英雄文天祥乘船路過此地曾經寫過一首詩:
亂礁洋
海山仙子國,
邂逅寄孤蓬。
萬象畫圖裏,
幹崖玉界中。
風搖春浪軟,
礁激暮潮雄。
雲氣東南密,
龍騰上碧空。
回來的時候,我們要路過旭拱嶴,也屬王國民負責的管區。王國民指了一下:“這是旭拱嶴,有漁業隊和農業隊,今天晚了,下次再去。”
回所的路,基本都是下坡。
我們伴著西邊的落霞,一路向北。
這是我的第一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