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幹裏追逃

字數:4765   加入書籤

A+A-




    “明天到大隊報到,參加外調專案組。”

    

    84年元旦前夕,所長向我轉達了大隊的一個電話通知。

    

    隨著對在押收捕對象預審工作的深入,一些案件得到不斷的深挖,有一些線索需要進一步的查證,有一些漏網的對象也需要采取必要的強製措施。

    

    其中有一些工作對象不在本地。

    

    當時城鄉居民創造財富的熱情得到不斷的激發,農村土地承包機製的完善,孳生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製改革步伐加快,人口開始有規模的流動。

    

    資源相對貧乏的象山,有不少人慢慢去外地落腳。

    

    為了節省人力、物力,提高辦案效率,縣局組織了專門的外調追逃行動。

    

    大隊抽調了專門的力量,以幹部為主。

    

    我雖然不是幹部,但服裝和幹部一樣,縣公安局的介紹信也是以“我局幹警乄乄乂”的名義出函。

    

    到了縣局以後,知道我和爵溪派出所的一個幹部李幹事去江蘇南京。

    

    另外還有好幾個組赴其他省市。

    

    其中有一個去湖北的組帶隊的是大隊的姚副大隊長,他們有3個人,和我們一道去上海轉車。

    

    姚副大隊長是原來預審股的老股長,老將出馬,可見任務非常艱巨。

    

    我們從寧波坐火車去上海,路上要近10個小時。

    

    我有些拘謹,基本是聽他們聊天。

    

    自然大家比較尊重職務最高、年齡最大的姚副大隊長,聽他談些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

    

    他非常自豪的談起他的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葛州壩水電站,現在是負責技術的副廠長。

    

    那時的葛州壩,是很有名的全國最大的水電站。

    

    他們這次正好要去宜昌,已電話告訴兒子安排好有關事宜。

    

    我打心裏羨慕不己。

    

    到上海已經快半夜了,李幹事的上海親戚在車站接上我們,帶我們吃了幾籠小籠包並入住他們家附近預訂的旅館。

    

    第二天天沒亮就赴火車站向南京進發。

    

    第一次途經久聞大名的上海,未留下太多的印象,隻記得疲倦狀態下的夢境和匆匆趕路的腳步。

    

    和姚副大隊長分手時,他再三叮囑我們:

    

    “要謹慎行事,爭取部隊支持,有困難及時求助當地公安機關並向局裏匯報!”

    

    我們此行有兩個工作對象,都已經批準刑事拘留,其中一人已在部隊服役。

    

    到南京己中午時分,我們出站後做的第一件事是買了一張南京旅遊地圖,對照預審部門提供給我們的二個人的地址,選擇便於工作的在玄湖邊上的鼓樓飯店入住。

    

    吃好飯馬上趕到玄武區公安分局聯係工作。

    

    那個工作對象是象山旦門人,在玄武區下麵的一個鄉鎮放養蜜蜂,有一個固定的暫居點。

    

    經過商量決定先通知所在地派出所對其落腳點進行調查,待查明準確的行蹤後,再配合我們拘捕行動。

    

    從玄武分局出來,考慮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再去部隊。

    

    一起去了雨花台烈士陵園和南京長江大橋。

    

    李幹事隨身攜帶了一個135相機,我借了他的手槍掛在腰間,在大橋上留了一張相。

    

    當時冬裝裏麵穿著棉祆,腳上穿的是解放鞋,顯得鼓鼓囊囊,但我始終認為這是我最帥的一張照片。

    

    那天下著小雨,傍晚時感到很冷,在一個小店就餐時想溫一斤黃酒暖暖身子,店家回我們:

    

    “南京人不喝黃酒的,跑遍全南京都買不到黃酒。”

    

    隻好改喝了點白酒,又點了個紅燒鴨子。

    

    不知是走得餓了,還是廚子的手藝好,那份紅燒鴨是我吃過的味道最好的鴨子。

    

    晚上站在鼓樓飯店房間的窗前,能看到正遠方高聳的金陵飯店燈光通亮,在細雨中發出一道道的光芒,照亮了大半個南京城。

    

    我們沒有太多的興致去探究霓虹閃爍下的南京城的古老曆史,而是早早入睡以應對第二天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