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你若要戰我便戰

字數:3291   加入書籤

A+A-




    幕府方麵“不恭敬”的態度,以及忠右衛門即使到京,也不升殿參拜的行為,令孝明天皇頗為惱怒。

    這個時候,忠右衛門又繼續撩撥尊王派。派德川慶保向孝明天皇傳信,幕府正式決定攘夷,但是此攘夷,非彼攘夷。

    那些鼠目寸光的尊攘分子,所倡導的攘夷,是所謂的“即今攘夷”。但是那樣就要打仗,就要死人,每一個日本人都是神國的子民,為君上者,須得仁而愛民。難不成你也希望他們被炮炸死,被槍打死?變成一灘爛肉?

    而幕府不同,幕府現在準備“破約攘夷”。何謂“破約攘夷”?那便是通過外交談判的形勢,讓英米鬼畜,廢除同日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進而放棄在日本所擭取的各種侵略利益。恢複日本自身的主權,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到時候我同樣可以關閉國門,不讓英米鬼畜進入日本。或者隻允許他們在長崎的出島上麵,進行貿易和交往。

    是不是很棒?

    如此言論,聽到鬆平慶永和毛利敬親的耳中,會是什麽意思呢?那顯然是忠右衛門看到京都的尊王軍勢力日漸加強,而自己手上隻有伏見的五千人,第三仙台師還沒有趕到。以這種謠言,來爭取時間,保證第三仙台師能夠趕到啊。

    偏偏孝明天皇始終不願意下達“王政複古大號令”,也不願意在實質上宣布德川幕府為“朝敵”。這就導致了尊王軍一時間陷入了某種被動之中,如果就此攻擊伏見町,那就是事實上的以下犯上,是造反。

    他們可都是德川幕府的封臣,誓書文字都保存的好好地,每年年初給忠右衛門獻上太刀,行禮問安的事情人盡皆知。

    怎麽辦?

    鬆平慶永不願意出這個頭,起兵攻打伏見町。可是之前他又說了漂亮話,是他以德川家臣的身份,召集諸侯,響應孝明天皇的禦旨,上洛召開全國諸侯大會的。一時之間,還真有點進退兩難的意思。

    可坐看著忠右衛門拖延時間,召集第三仙台師過來,那也絕對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仙台師八千人一到,他們對幕府軍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於是他就跑去煽動毛利敬親,希望毛利敬親去開第一槍。

    毛利敬親是傻子嗎?那當然不是啊!

    他為什麽答應擁鬆平慶永為全國諸侯大會的總召集人?還不是想著天塌下來讓鬆平慶永在前麵頂著,要殺第一個也是殺鬆平慶永。

    而且按照正常的認知,外人反對你令你感到生氣,還是家裏親戚反對你,起來弄你,令你感到生氣?

    這年頭混出來的人,沒有徹底的蠢人。毛利敬親很清楚,隻要這事是鬆平慶永挑的頭,將來事情要是沒有成,幕府肯定先殺鬆平慶永出氣。誰叫鬆平慶永乃是鬆平氏諸親藩第一的越前鬆平氏呢。

    兩邊推諉,可是又都知道再拖延下去可能會出事,於是便一道去催孝明天皇。

    在這短短的二三日內,福岡藩和薩摩藩的軍隊,也先後抵達了京都,尤其是薩摩藩,購買了不少法國人的大炮,火力強勁。而且看五代友厚的樣子,慷慨而有生氣,且是“脫藩”而來,隻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兵力日漸雄厚,鼓舞了尊王派,也鼓舞了孝明天皇。

    天天被人催促,他其實也有所動搖。畢竟他本身也不是什麽意誌堅定的人,而且幕府連迫他,讓他趕緊讓國,他心中確實非常的著急生氣。眼瞅著已經有擁兵十幾萬的諸侯,前來勤王,他到底還是鬆了口。

    下達了一道務必請忠右衛門上洛麵聖的禦旨!

    至於采用什麽辦法,讓忠右衛門上洛,他沒有說,別人也沒有問。他沒有說是不是故意的不知道,別人沒有問題,那肯定是故意的。

    得到禦旨的尊王派眾人,一時間大為興奮。之前孝明天皇下旨讓忠右衛門上洛,說得很含蓄,很婉轉,而且也是有理由的,是來相商攘夷以及禁止切支丹教傳播的。

    這一次的禦旨,啥旁的也沒有,就一句話,你小子趕緊到禁中來見我!

    禦旨被人飛馬送到伏見町,要求忠右衛門即刻起身,上洛麵君。

    “諸位以為如何啊?”忠右衛門笑了笑,把所謂的禦旨,遍視座下的諸位大臣。

    “臣隻知有上様,不知其他!”其他人還沒有說什麽呢,江川英敏突然起身,大踏步向前,走到忠右衛門的麵前,高聲說道。

    好家夥,左右一瞧,你小子倒是挺會挑時間啊。

    “太郎左衛門累代忠悃於王事,餘皆知曉。”忠右衛門聽了自然受用。

    當年忠右衛門同江川英龍相交莫逆,結為知己。隻可惜他被美軍的狙擊手擊中,戰死於富津,如今已經升天做了江川大明神。眼前的江川英敏,作為他的兒子,一路被忠右衛門提拔到老中·海軍奉行的名位上,不支持忠右衛門支持誰?

    “恐怕彼等,以兵威來挾。”島津忠教瞧了瞧禦旨,倒也不是非常著急,畢竟他已經布置了暗子了嘛。

    在他想來,就算真的要打仗了,忠右衛門這邊五千人正麵頂住。他那邊一千二百人,直接橫插進入戰場,裏應外合,就能夠把尊王軍直接打穿。

    就算尊王軍有上萬之眾,那又如何?又不是一家人組成的,是好幾家大名,湊合到一起的部隊。你要說他們一個個肝膽相照,毫無間隙,有人信嗎?

    到時島津家便是真正的立下定鼎之功啦!

    “臣當如何回複京都之使?”助六就不需要表什麽忠心了,他的忠心毋庸置疑,說多了反而顯得不真誠。

    不如就問問應該怎麽回複吧,直接拒絕是不是合適?會不會立刻就引得尊王軍方麵,向伏見町發起全麵的進攻?甚至有沒有可能,因為忠右衛門這邊的拒絕,導致孝明天皇惱羞成怒,進而直接宣布忠右衛門為“朝敵”?

    “拒絕便是!若是彼等要戰,戰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