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珍妃、風雲散
字數:5127 加入書籤
自從坤寧殿三人被慈禧禁足之後,後宮頓時寂靜起來。這幾日隻有鈺舒和鈺雅循例前往壽康宮向慈禧請安,而慈禧因自己的大壽慶典事務繁多,也無心與她們倆多說話,每日略寒暄幾句,便都散了。
如此一來,鈺舒就顯得十分寂寞,如今嫣然被罰,無法與鈺舒相見。因宮規橫在前,鈺舒想要麵見嫣然,卻也不敢輕易打破宮規,隻得待在自己宮裏,看書畫畫打發時間。
臘月二十四,載湉告訴鈺舒,慈禧會在正月初一那日合宮大封,被禁足的幾人也會因她的壽典解禁,隻是和這次的合宮大封無緣。又說皇後因合宮大封之事,已被慈禧解禁。
鈺舒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便讓芊禾給嫣然送去了這個消息,嫣然讓芊禾給鈺舒帶了一句話,“初一那日讓她等著我!”
雖然嫣然無緣晉升,但她能趁機被解禁,這對於她和鈺舒來說,已經足夠了。
事實上,她們在除夕那日就解了禁,多日未見的好姐妹,終於在合宮宴上得與相見。宴席散後,自然相約回宮守歲,今日,鈺舒把載湉暫時放在一邊,因為她要陪嫣然。
而載湉也因要陪慈禧,並沒有立即趕來景仁宮,他也明白嫣然此時定在景仁宮,故他便送慈禧回宮之後又在壽康宮陪她守歲。
靜芬在壽康宮略坐了一會,便回了自己坤寧宮,想著明日各宮都會收到皇太後懿旨,不免有些傷懷和擔憂。
傷懷自己一個多月以來,抄寫了幾本經文,雖然都交給慈禧並且放在壽康宮的佛堂。但是慈禧好像並不滿意,對於她抄寫的經文,慈禧一眼都沒有看,好像就那麽隨意的否認了。
而她擔憂之事,是此次跟著一起大封的鈺舒,想她年紀輕輕便封妃,又頗得慈禧的歡心。若是她在生下皇長子,那自己的地位可能會不保。她想,她和珍嬪爭鬥了如此多年,終歸還是要輸的。
每到這種難過無助之時,她總是會翻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就是那封來自於西去之人留下的書信。隻要拿著那書信,她的心中就能安慰一些,至少她覺得來世上一遭,曾有人真心對待過自己。
此時得以相聚的好姐妹,正手拉手挨著坐在一起,相互傾訴一月來不得見的思念,滿麵春風的交談著。
一番交談甚歡之後,殿內的氣氛漸漸平緩下來。
嫣然道“這次被禁足,我想通了一件事,隻要皇後還是皇後,太後就永遠會站在皇後背後。雖然你背後有皇上,但是老佛爺若是動怒,皇上也沒有辦法能左右。所以我覺得,若是宮中沒有了皇後,那太後在後宮就少了一個臂膀。太後年歲漸長,總有一天會管不了後宮,所以我覺得你應該爭一爭,就當是為了皇上。”
她這是想讓鈺舒奪嫡,然而鈺舒並不想,其實不是她不想,而是她知道自己未來的結束。那又何必去折騰,反倒不如現在,隻做嬪妃,樂得輕鬆。
於是她道“如今這樣挺好的,為何非要那後位。就如你所說,太後總有老的一天,等她老了,這宮裏還不是載湉說了算,我們就等著那個時候到來,”
嫣然歎道“那時候何其之遠,我真害怕不能陪你到那個時候。就像這次我原本未做錯任何事,隻是在坤寧殿內說了句實話,便被太後禁足。這樣的事情,難保往後不會再發生,隻要皇後在,她總會想找你的麻煩。”
頓了頓,她又補充了一句,“更何況還有個劉希芸,雖然她和我一樣也因為皇後被禁足,但是她向來和皇後要好,她又指望著皇後幫襯。所以肯定還會繼續跟在皇後身後,皇後自然還是會和她站在一起,明日過後指不定她們又在一起說笑了。”
“明日再看吧,日子總要往後過得,不能因為害怕便胡思亂想,這樣可不是我他他拉鈺舒的作風。”
“我擔心你啊!”
“我懂,但是我們已經入了宮門,既來之則安之。”
“哎,不求順遂,隻求平安終老!”
隻求平安終老,這句話對於鈺舒來說何其之難,她苦笑了一下。今夜子時鍾聲敲響,她就二十歲了。她想,明日之後自己就是珍妃了,那麽距離自己被投井應該快了。
所以她不打算再去爭,她隻想要好好陪在載湉身邊,最後幾年,隻想要陪著他。
一四年,正月初一。
慈禧降下懿旨,因六十大壽,故褒獎晉升後宮嬪妃及王公大臣,皇恩浩蕩,大赦天下。
從這以後,雖然鈺舒晉升為珍妃,但是她選擇低調,除了循例的晨昏定省,每日見靜芬與希芸的時辰,她大多是敷衍行事,多數的光陰都是和嫣然相伴在寢宮。
可是這樣還是會讓別人想的有些多,如靜芬,她就認為鈺舒和嫣然定是躲在宮中密謀什麽,曾多次以自己為後宮之主探訪為由,進入景仁宮查看。然而她每次都是一無所獲,所以也隻能在自己宮中猜想。
四月初,春暖花開,她約了眾嬪妃相聚禦花園。事先她和希芸商量過,今日從鈺舒和嫣然口中打探點消息,好明白她們在密謀什麽!
幾人正在一起說笑,希芸突然問“珍妃自從晉升之後,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以往總是喜歡和嬪妾說笑幾句,如今也不愛打趣嬪妾了,嬪妾還突然有些不習慣了。宮中安靜了,覺得很無趣,反倒是懷念以往那種吵吵鬧鬧的日子。”
嫣然笑著說“劉常在上次被老佛爺禁足還沒有受到教訓麽!這才安分了幾個月,又想要折騰。如今不似以往,有老佛爺坐鎮後宮,我們還是要安分一些,不要惹得她老人家不快,再說老佛爺六十大壽在即,更不能讓她老人家心煩。”
這話雖是嫣然發自肺腑的,但是奈何希芸壓根不信,她笑了笑說“原來是因為老佛爺,珍妃才會如此性情大變,可是以往老佛爺不也在麽,也沒見珍妃如何聽老佛爺的話,如今怎麽突然轉性了。”
鈺舒笑著問“難道劉常在想讓本宮忤逆老佛爺,總做一些她老人家不愛的事情麽?”停了一下,看向靜芬,笑道“臣妾覺得如今這樣與娘娘相處的甚好,娘娘覺得呢?”
靜芬皮笑肉不笑的說“珍妃覺得好那就是好,本宮說什麽也是枉然。不過能不做讓老佛爺煩心的事,還是盡量不要去做,不然惹得她老人家不悅,倒黴受苦的還不是自己。”
她的話讓鈺舒想起自己在宮外的店鋪,雖說這些年一直太平,宮中無人知曉。但是如今慈禧長居紫禁城,就怕她哪日突然發現,那後果會是什麽樣的,她會理解自己麽!她想慈禧肯定不會理解自己,因為那兒的絕大收入都充入載湉的國庫。若是被慈禧知道,那可不是簡單的動怒,隻怕!
她不敢再往下想了,還是以後小心一些,不與皇後她們爭鬥,少於宮外的戴五見麵。也許,都是自己多慮了。
“珍妃,你在想什麽?為何好端端的又出神了?”
鈺舒回過神,看著靜芬略笑了笑,道“臣妾在想天氣漸暖,今年又不能前往頤和園,如此臣妾去年搭的秋千架還在那,臣妾倒是有點兒想念它。”
希芸咯咯的笑,道“一個秋千而已,珍妃在景仁宮再搭一個便好,若是在景仁宮沒有景色,那便到你景仁宮後麵的小花園,雖然那裏有些狹小,但是搭一個秋千架還是可以的。”說完,她捂著口鼻偷笑,斂笑道“若是那樣珍妃與皇上相會時,也不怕被宮人們瞧見了。”
靜芬瞥了她一眼,嗔道“劉常在真是一點長進沒有,被老佛爺罰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在宮中好好反思麽!本宮跟你說過,不能打趣皇上,你怎麽總是不聽本宮的話。”說完,她歎了一口氣,為希芸的幼稚和無知感到難過。
希芸嘟囔著嘴,低聲道“娘娘,臣妾是因為多日沒有好好和大家說說話,一時口快。而且這裏不是隻有眾位姐妹麽,皇上又不在,臣妾隻說了一句,皇上不會指責臣妾的。”
靜芬隻得對她搖頭歎息,心中自是有千言萬語,此時也不願多說一句。她想,這樣的人竟然和自己是同一戰線的,真是後悔至極,若是換成瑾妃,說不定早就將珍妃和岑貴人製服。
鈺舒見靜芬不予理會,便笑著說“劉常在心直口快,大家入宮多年早就習慣了,隻是劉常在往後說話還是要多多注意。如今老佛爺就在紫禁城,若是常在哪日說錯話,老佛爺定會遷怒於你。”
希芸微微福了福身,笑道“多謝娘娘和珍妃教誨,臣妾以後定會小心。”
靜芬笑了笑,對鈺舒和嫣然等人說“劉常在這話本宮聽了很多次了,可是她總是不長記性,話到嘴邊就說,完全不過腦子。”
幾人嘻嘻的笑了笑,此時禦花園中的氣氛異常和諧。
鈺舒看著幾人的笑臉,她想,若是從入宮開始,大家都能如此和諧,那麽這四年多來,也不會有那麽多的不愉快。隻是,沒有如果,那麽希望以後大家能如此的相與下去。
“珍妃,你又出神了?你為何頻頻出神呢?”
眾妃皆是一臉好奇的看著鈺舒,鈺舒巡視每一個人,然後說“臣妾覺得此時和娘娘,還有眾位姐妹說話甚好,若是我們一入宮就如此,那我們是不是一直都過得很開心,也不會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她的話讓其餘四人陷入沉思,並且也有些認同她的話。但是像這樣的話也隻是說說而已,若是想要好好的相與下去,除非鈺舒舍得分享聖寵。
這是來自於其他幾人心中的想法,當然她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皇上除了珍妃不願多看他人一眼。
“可皇上心中隻有珍妃一人,嬪妾的心胸過小,實在做不到珍妃說的那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