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君之夢、即變法
字數:5075 加入書籤
這一年除夕,誌淩因事耽擱,沒能回京。
翎兒坐在府中思念他,連著給他寫了幾封信,他一封都沒有給她回。此刻她不僅思念他,還非常擔心他,不知他遠在他鄉,是否安好。
同樣和翎兒一樣擔憂的還有嫣然,她原本以為可以在今夜見他一麵,卻不成想他又因公不得回京。這幾天她有些失落,卻又無法排解心中對他的思念,隻好自己壓抑著。
不過,她除了壓抑,還可以找鈺舒說說,自當是排解一下。
鈺舒把玩著誌淩送給她的折扇,良久,歎道“一別又是一年,哥哥卻又回不來,不知下一次見麵又是何時?哥哥一個人遠在杭州,不知他可好。他總說自己很好,可是我有些不相信。不過,他若不好,也不會告訴我的。”
聞言,嫣然也跟著歎了一口氣,道“他那樣美好的人,心中自然為你們這些親人考慮,害怕你們擔心他,所以他向來隻會報喜不報憂。一年下來,每次給你來信,也隻是說些趣事給你聽。卻從來不願說他的心事,自然也不會告訴你他身子如何,可有感染風寒,是否孤單。”
她有些責怪的語氣,讓鈺舒笑了,拿著折扇在她額上輕輕的敲了一下,嗔道“說的像是你和我三哥關係很親近似的,你不是跟我說,如今你對我三哥沒有那個心思了嗎!我差點就相信你了。”
嫣然看著她手中的折扇,納罕道“你竟然用它來打我,這把折扇你可是向來不願意拿出來使的。今日,你竟然拿它打我,你不怕把它打壞了。這可是你三哥對你的心意,我還以為你要珍藏一輩子呢!”
鈺舒連忙查看了一下折扇,笑道“我就是突然想哥哥,所以拿出來看看,剛才就是順手而已。”頓了頓,又道“你說的對,這把折扇我要珍藏一輩子,有它在,就好像有哥哥在一樣。”
嫣然笑了笑,略喝了一口茶,問道“最近皇上好像很忙,怎不見來你宮裏了。上次來你宮裏好像還是休朝那幾日,之前也不見皇上經常過來。可是朝中發生了什麽事,正巧你三哥也沒有回京。”
鈺舒點了點頭,道“是的,皇上最近確實很忙,他正在做一件大事,而且是他多年來一點點積累的。如今,時機就快成熟了。若是成了,那往後我們的日子就好過了。”
嫣然雖然好奇,但是朝中大事,她也不懂,也不敢多問。她隻要相信鈺舒就好,靜等著他們的結果就是。
一八年,正月初三,康有為被請到總理衙門西花廳問話,談話內容即如何變法。
一番問話之後,翁同龢把康有為所說的關於變法的重要性及內容和步驟,一一整理列出,次日帶到禦書房,交給了載湉。
載湉早就等著這一步,他略看了之後,對翁同龢笑了笑,想著這些年的準備終於可以落實了。當下,立即下令以後凡是康有為遞上的陳條,要即日呈上,不得阻攔或者積壓,違令者重罰!
如此,過了三五日,載湉已是第六次收到康有為的上書。他提出請載湉下詔定國是,還上書強調變法,“莫如取鑒日本之維新。一曰大誓群臣以革舊維新,二曰開製度局於宮中,三曰設待詔所。”
詳讀這份上書之後,載湉變法之心尤為堅定,他不願做亡國之君,便立即下令康有為開始籌劃變法事由。
另一邊,載湉又將變法的決心告知慈禧,跟她分析目前的國情,向她舉例。而眼前最好的實例,就是日本維新變法的成功。又說若是大清也能如小小的日本一樣成功,自然能報四年前的仇恨。
慈禧聽了之後,詳細讀了康有為的一份份上書。最後,在她和李鴻章等人商議之後,基本上默認了載湉的變法之心。其實,在慈禧心中對大清目前的國情有些擔憂,她擔心載湉年輕,判斷出錯。便讓李鴻章等人,時刻把控好整個局麵。稍有不妥,立即製止載湉。
二月末,康有為再次上書,請載湉以沙俄彼得大帝為榜樣,用君權厲行變法。這讓載湉心中一直渴望的君權之心蕩漾起來,他想,作為一國之君,是時候該有一國之君的樣子。那麽通過這次變法,便要實現自己心中長久以來的君權。
如此一來,就得和慈禧背道而馳,若成功,那便徹底打垮慈禧。那麽,他便是真正的九五之尊,再也不用聽命於慈禧。掌控整個朝堂,這就是他一直以來渴望的,他從來都不願做一個如傀儡一樣的廢物。
三月末,在康有為等人積極籌備下,由禦史李盛鐸領首的保國會成立。
但是李鴻章等人卻不以為然,在朝堂上公然對李盛鐸等人指責,還說“保國會,名為保國,勢必會亂國。皇上,應該立即阻止他們,不僅要阻止他們,還應該對他們追究其責任。”
李盛鐸等人一臉不屑,自然不願理會李鴻章等人的說辭,明白他是慈禧派過來阻止的。
對於這次變法載湉心已堅定,更何況還是他多年的夢想,所以他自然不願考慮慈禧他們悅不悅。
李盛鐸本想說上幾句,辯解一下的。卻聽見坐在龍椅上的載湉大聲道“會為保國,豈不甚善!”一句話打擊了李鴻章等人,又順理成章的支持了李盛鐸等人。
四月,載湉親自挑選親王,貝勒,又選派宗室王公前往西洋學習遊曆。召見康有為,命他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開始起草“定國是詔”,決定不日便要正式開始變法。
載湉越來越忙,忙到沒有時間去見鈺舒。鈺舒擔心他,隻好經常前往養心殿陪伴他。
今日,傍晚時分,她又來到養心殿,先是陪他用了晚膳。見他用過晚膳之後,又坐在桌前看著一份份上書和奏折。明白勸說他休息是不太可能,便坐到他身旁陪著他。
良久,看著他問“康章京跟你上書的內容是什麽?你們最近在忙些什麽?是開始變法了嗎?”
提到變法,載湉就來勁,他把擬好的“定國是詔”拿給鈺舒看,一麵笑道“這是我們多年來一直的心願,如今已經在籌辦,很快就可以開始了。我等這一天等了很多年。康有為,我也等他很多年了。”
鈺舒看著滿目的字,也不太想看,見他滿臉飛霞,便請他告訴自己這份詔書裏的內容。
載湉拿起詔書,笑道“第一在教育方麵,舉辦中西式學堂,廢除以往的科舉製度,改為考曆史、政治、時務及四書五經,創辦京師大學堂;再設譯書局,派學生出洋學習,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第二在經濟方麵,鼓勵百姓開辦工礦、商會等。采用中西各法切實開墾,推廣口岸商埠。第三在軍事方麵,改用西洋軍事訓練,遣散老弱殘兵,削減軍餉須支,實行團練,裁減綠營,舉辦民兵。還有將祠堂、廟宇改為學堂,破除迷信。”
鈺舒拿起他手中的詔書,微微蹙眉,低聲道“雖然聽你解釋的如此通透,可是若要實行起來隻怕沒有這麽容易。畢竟這是幾千年來的積累,很多人可能都無法接受。不過,我支持你,等著你的成果。”
說完她歎了一口氣,又道“這麽多年,你心中一直盤算的事情總算可以開始了,確實不容易。還好,這次太後沒有說什麽,當年我們說起這個事,我還一直擔心她會阻止你呢!”
載湉冷哼一聲,道“太後確實沒有當麵阻止我,但是她的人也沒少給我添麻煩,就一個李鴻章就不停的在我耳邊說,他就非常不認同我們的變法內容,認為我們這是在禍亂國家。”
鈺舒正想要開口,聽見慈禧來了,納罕道“太後怎麽又來了,她現在是日日來你的養心殿報到麽。好像比我來的還要勤,也不怕來回奔波!”
載湉笑了笑,低聲道“放心,冬天過去了,她過幾日就要去頤和園了,我們便可以不用看到她了。”
他話音未落,就見慈禧慢悠悠的走了進來。兩人上前請安。
慈禧讓二人起身後,瞟了鈺舒一眼,走到載湉的桌前,看著桌上放的《定國是詔》,拿起來看了幾眼,緩緩問道“皇上,這是在和珍兒討論這詔書內容嗎?”
鈺舒未料到,她會如此問,擔心她又要說自己幹政,便笑道“老佛爺說的什麽詔書,臣妾不明白。方才皇上確實在看一份公文,但是臣妾謹記老佛爺的教誨,不敢過問國事,隻是站在一旁給皇上磨墨。”
慈禧放下詔書,看向鈺舒,笑道“是嗎?那看來哀家錯怪珍兒了,珍兒如今真是長大了,竟然記得哀家說的話,真是令哀家欣慰。”又看了一眼詔書,對鈺舒道“希望珍兒能一直如此下去,你日日來養心殿,記住不可和皇上胡鬧。”
載湉往鈺舒身邊走了一步,對慈禧笑了笑,道“老佛爺多慮了,珍兒方才所說句句屬實。朕沒有和她討論詔書內容,隻是在說些其他的事情。”頓了頓,又道“不過,這詔書過些時日就會頒布,到那時,珍兒自然也會知曉。”
事實確實如此,慈禧便沒有說話,但是她對鈺舒又陪在載湉身邊有些不悅,便道“皇上最近忙,珍兒除了侍寢之時,還是不要過多的來養心殿,以免打擾到皇上。”
鈺舒自然不願,道“老佛爺,正因為皇上忙,臣妾更應該過來陪伴。皇上若是累了,臣妾可以給他捶捶背捏捏肩,跟他說說話,替他解解乏。若是他乏了,身邊沒有個可以親近之人,著實令臣妾擔憂。”
沒事找事的慈禧微微頷首,略對二人寒暄了幾句,又帶著一行人緩緩離開了。
“老佛爺,您可是擔心珍小主又在幹預朝政。”
“雖然他們矢口否認,但是哀家知道她和皇上剛才一定在討論變法!”
“那老佛爺可準備讓人過去看看?”
“先回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