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匆匆歸、相逢處

字數:5274   加入書籤

A+A-




    內閣宣布上諭之後,長敘本就纏綿病榻。驟然聽說載湉被軟禁,鈺舒被打入冷宮,身子徹底垮掉。

    此刻奄奄一息,回光返照。他看著立在床前的家人,微微的笑了笑,緩緩道“人都有一死,沒什麽好哭的。隻是舒爾,我的舒爾。”

    夫人坐到床沿邊,擦了眼淚,低聲勸慰道“老爺,皇上還在呢,舒爾她不會有事的。”

    長敘雖不信,但是彌留之際還是衝覺羅氏笑了笑,他巡視房中的家人,略張了張嘴。

    “靜兒,我終於可以去找你了”長敘含笑閉上了眼睛,尋找心愛的奕靜兒去了。

    自上諭頒布和長敘病重之後,誌淩馬不停蹄,趕往京城。當他趕到府中時,長敘已經去了。他戴孝守在靈前,久跪不願起身。

    良久,翎兒跪到他身旁,低聲勸道“阿瑪已經去了,是含笑去的。阿瑪知道你在回京的路上,等了你一個晚上,終究沒有等到你。不過阿瑪讓我轉告你,他說讓你冷靜,處理完他的後事,立即回到杭州,不要在京城多留一刻。”

    誌淩紅著眼眶,抬眼看向翎兒,問道“皇上和舒爾如今情況如何?我一直趕路,沒有打聽皇宮裏的消息。我聽說軍機處的幾位變法章京都被太後給抓了,他們到底因何事觸怒了太後,難道隻是因為變法嗎?”

    誌華冷哼一聲,眉宇間含著憤怒之色,道“皇上變法必然觸碰到太後黨的利益,京中流言不斷。今日傳皇上沒有生育能力,明日又傳皇上病重,即將不能臨朝。太後早就有廢皇上的意思,多次與榮祿密謀。這次,我看,隻不過找了個借口而已。”

    “三弟,你即使知曉這其中的緣由,那也必定是太後自己杜撰的。太後如今是理所當然對外宣稱皇上病重,將皇上的寢殿移去了瀛台,又把通往岸上的橋給炸了。太後如此行事,隻為她自己能夠順利臨朝,好做她的皇帝夢。”

    沈氏看著誌華,嗔道“你小點聲,不要以為這是在府中,就可以隨意說話。如今皇上倒下了,若是我們他他拉府再出點什麽事,那可是沒有人再願意幫我們說話。至於老佛爺是因什麽理由軟禁皇上,那都是他們皇家自己的事情,和我們這些老百姓有什麽關係。”

    誌華聽了沈氏的話,心中有些不悅,大聲怒道“可是我們的妹妹還在宮中呢,皇上若是被廢了,那她們怎麽辦?尤其是五妹,她還被打入了冷宮,她曾經支持皇上變法,太後會放過她麽!”

    沈氏瞥了他一眼,她想,你五妹又不是你一母同胞,又何必要如此擔心她。於是,她低聲道“雖然舒爾被老佛爺打入了冷宮,但是小雅還是瑾妃,她並沒有因此事而受牽連。”

    她的私心大家都知曉,也理解她。此時,能保一個是一個,自然沒有人會說她什麽。

    誌琦歎道“過兩日,老佛爺就要在菜市口斬殺變法的幾位章京,她說讓百姓們看看,禍國殃民的人都是如何下場。而老百姓們大多不懂這具體發生了什麽,對譚章京他們一頓辱罵。想來兩日後的問斬,場麵也是極其難看。”

    “三弟,你性子衝動,那日你可千萬不要過去。”

    誌淩微微搖了搖頭,看向誌琦,道“大哥,他們是我和皇上一個個尋來的。如今他們就要被太後處決,我怎能不去送送他們!他們為了大清,為了朝廷,讓世人唾罵,讓百姓誤會。我更應該前去,不僅要送他們一程,我還要替他們辯解。”

    覺羅氏連忙對誌淩道“誌淩,還是聽你大哥的,不要去送他們。若是你過去了,隻怕老佛爺會認為你是和皇上站在一起的。你在南方多年,一直沒有參與朝中事,可不能犯傻,連累自己。”

    誌淩抬頭看向她,道“額娘,我本就是和皇上站在一起的。雖然我身在南方,但我心在朝中。我常與皇上書信來往,皇上他們變法的每一步我都有參與。太後若是將我處決,我也絕無二話,但是我不服。一介女流,自認為掌控整個國家的命脈,便可肆意淫威。我大清有這樣的女子,隻怕會被世人唾棄萬年。將來罵她之人,比比皆是。”

    在長敘的靈前,三兄弟將心中對慈禧的不悅全部吐露出來。

    翎兒跪在一旁有些尷尬,他們口中所罵之人正是她心愛的皇額娘。她怔了一下,低聲勸道“誌淩,這是阿瑪的靈前,還是不要再說這些話,以免阿瑪聽了不能安心。”

    三兄弟這才想起翎兒還跪在一旁,相互看了一眼,微微點了點頭,沒再接著往下說。

    誌淩安葬長敘之後,去了刑部大牢,想要見譚嗣同。卻因譚嗣同等人是朝廷重犯,兵部不許他探視。於是他又匆忙騎馬趕到西郊,等著發配從軍的張蔭桓。

    張蔭桓見到誌淩,眼中微微露出喜悅之色,問道“將軍大人為何在此?可是專門在等我?”瞟了一眼身旁的侍衛,對誌淩使了一個眼色。

    誌淩會意,對侍衛道“兩位,請容我與張大人交代幾句。”

    侍衛看了誌淩一眼,點了點頭,往前走了幾步,等著張蔭桓。

    誌淩見他二人走遠,拉著張蔭桓的手臂,焦急的問道“張大人,這到底發生了何事?為何突然之間皇上被軟禁,譚章京他們兩日後被斬首,你也被發配從軍?”

    張蔭桓看了兩名侍衛一眼,向誌淩身邊湊了湊,低聲道“在太後發布上諭的前一晚,譚章京他們讓袁世凱先誅殺榮祿,再圍剿頤和園,卻沒想到被袁世凱給出賣了。袁世凱見了譚章京之後,即刻趕去天津,把譚章京他們的圍園捕後的計劃告訴了榮祿。榮祿連夜趕回頤和園,告訴了太後。太後直接帶人包圍了養心殿,把皇上給軟禁起來了。”

    誌淩聽說是袁世凱泄露了計劃,頓時有些震驚,這和他見到的袁世凱不太一樣,他怒道“是袁世凱!皇上許他工部侍郎,他竟然出賣皇上,沒想到他是個如此卑鄙的小人。”

    張蔭桓冷笑道“若是皇上有東山再起的那日,我一定要第一個上書請皇上殺了他,替我們這些維新變法之人報仇。”

    誌淩點了點頭,厲聲道“不用張大人上書,皇上自會第一個殺了他。”

    張蔭桓歎了一口氣,看著誌淩,苦笑了一下,道“將軍大人莫要再稱呼我為大人,我現在已經不是什麽大人了,我是即將要去從軍的一名士兵。”

    誌淩緊鎖眉頭,歎道“張大人已過花甲之年,又要如何從軍!”又看了一眼兩名侍衛,怒罵道“太後她真是罔顧性命,竟然下令將變法之人全部殺害。此等妖婦,為何老天爺不收了她”

    張蔭桓連忙止住他,嗔道“將軍大人,慎言,小心禍從口出。你遠在杭州,這次回京可莫要摻和進來,還是自保為好。將來若是皇上能等到太後倒下,你定還能回到京中,那時再好好的輔佐皇上。”

    “我老了,此去新疆,隻怕是有去無回。將軍大人,若是有幸,再會!”他向誌淩俯首抱拳施了一個大禮。請誌淩好好輔佐載湉,亦是將朝中之事拜托給他。

    誌淩回禮,立身道“張大人一路小心,盼望你早些回京相聚。”

    張蔭桓並沒有接他的話,隻對他略笑了笑,接而轉身向西邊去了。

    兩日後,譚嗣同等人被押進刑場。刑場外站滿了圍觀群眾,皆是對他們大聲的怒罵。說他們是禍國殃民的蛀蟲,指責他們不僅毀了大家以往安靜的日子,還把洋人帶進國土,害的皇上重病,不能理朝。又說老佛爺年紀大了,還要出來幫皇上處理朝政大事。

    接而有些人還低聲指責載湉不孝,聽從洋人的話,不僅害了國人還害了自己。

    誌淩聽著群眾們的低聲議論,他走出人群,轉身麵對群眾,大聲道“鄉親們,你們錯了。刑場上的人不是你們所想的那樣,他們都是被冤枉的。他們變法一心隻為救國,皇上自然也是為了拯救我們的國家。皇上是想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不想被洋人給欺負,所以才必須要變法。隻有這樣,才能救我大清。”

    譚嗣同等人見到誌淩,皆相互微笑,看著大聲說話的誌淩。

    譚嗣同高聲吼道“我為了大清,為了朝廷,我問心無愧。就是愧對皇上,都怪我錯信了卑鄙小人袁世凱,連累了皇上和大家。”

    群眾們先是聽誌淩如此說,又聽譚嗣同大吼一句。這時,竟有些不明白,他們不知到底朝廷說的是真的,還是刑場上的人說的是真的。

    於是,便漸漸安靜下來,看著誌淩和譚嗣同他們。

    行刑之人攔住誌淩,不給他靠近犯人。

    誌淩看著譚嗣同等人,大聲道“譚章京,你們在我他他拉誌淩心裏,永遠都是英雄。我今日就是特地過來送你們一程的,雖然我們不能再一起拯救國家,但是我為你們的行為感到自傲。”

    他有意大聲的說,希望慈禧能聽見自己的話,將自己與他們共同治罪,替載湉分擔一些。

    “刑場上咆哮之人是誰?”

    “好像是杭州將軍,他他拉誌淩。”

    “他不是在杭州嗎?怎麽此刻竟然在刑場。”

    “他可是皇上的舅兄,皇上被軟禁,他又怎能不回京呢!”

    “快去稟報老佛爺,問此人要如何處置。”

    楊銳擔心誌淩被連累,低聲喚了他兩聲,勸道“大人,你快回去,我等被斬首可不雅觀。大人本沒有參與變法,何故要將自己送進來呢!”

    誌淩看著楊銳,低聲問道“康章京他們呢?”

    譚嗣同大聲笑道“他們在太後找不到的地方,即使太後找到他們,太後也拿他們沒辦法。等太後駕鶴那日,康章京還會帶著他的變法政策再回北京,到那時,我等倒要看看太後她還能如何?”

    “死到臨頭,不知悔改,還敢咒罵老佛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