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晴翠琉璃(四)

字數:8136   加入書籤

A+A-




    鄧瑛望著站在自己麵前的楊婉,心下一陣說不出的寒疼。

    就在會極門上,她還為了躲避鄭月嘉的大禮而藏到他的身後。

    此時他也想要去把她拉回來,拉到他身後。

    可是他也同時發覺,一直以來,楊婉的勇氣和恐懼好像和所有人都是相反的。

    “嗬。”

    張洛低笑,令在場的很多官員膽寒。

    他從石階上走下來,地上的雨水被他踩得劈啪作響。

    他一步一步地走到楊婉麵前,“受責是吧,受什麽責?”

    說完沒有任何猶豫,返過刀柄猛地劈向楊婉的膝彎。

    楊婉沒有防備,立時被他的力道帶到了雨地裏。

    令她失聲的疼痛從膝彎處傳來,然而她也同時發覺,張洛應該沒有用全力,不然就這麽一下,她的骨頭大概已經碎了。

    “楊婉!”

    張洛聽到鄧瑛的聲音,頭也不抬,提聲對身旁的錦衣衛道:“把那個奴婢摁住。”

    繼而轉身對楊倫道:“這是她冒犯上差的教訓。”

    說完命人牽馬,翻身上馬背,低頭對鄧瑛擲下一句:“你們兩個,齷齪至極。”

    “張洛你給我站住!”

    楊倫見他打馬,立即要去追,楊婉忙喚道:“別去追”

    說完掙紮著試圖站起來,卻痛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鄧瑛忙扶住她的手臂。

    楊倫在旁情急嗬道:“誰準你碰她的!”

    鄧瑛一怔,楊婉反手一把拽住他的衣袖,“別傻乎乎地鬆手啊,你鬆我就摔了。”

    鄧瑛忙道:“好,我不鬆,你站得穩嗎?”

    楊婉試著站直腿,忍疼道,“還行,還能走,他沒用力,我就是摔了一下。”

    楊倫見楊婉拽著鄧瑛,也沒好再對鄧瑛說什麽,轉而抬聲罵道:“這個北鎮撫司都快沒了王法了。”

    楊婉苦笑,“他不就是王法嗎?替天子執法。”

    楊倫道:“是這個道理,可是走到極處就是個瘋子,誰能限製得?”

    楊婉聽完這句話,不由看身旁的向鄧瑛。

    貞寧年和靖和年兩代皇朝,一直是身為東廠廠督的鄧瑛在和錦衣衛製衡。

    楊倫並不知道,他口中的這個“誰”此時就站在他麵前。

    “總有人能製衡他的。對吧。”

    鄧瑛發覺,這句話她是對著自己說的。

    他其實不知道怎麽回答,但卻不想讓她失望。

    “對。”

    他本能應了這麽一個字。

    楊倫到沒在意二人的對話,彎腰想要查看楊婉的傷勢,又不好在大庭廣眾之下讓她露皮肉,隻得輕輕捏了捏她的腿,“真的沒事嗎”

    楊婉咬牙搖了搖頭,“沒事,可能有點腫。”

    鄧瑛對楊倫道:“對不起,楊大人,我任憑處置。”

    楊倫罵道:“你當我蠢嗎?傷她的是張洛。”

    楊婉鬆開鄧瑛,“好了,我真的沒事。你快進去吧。別耽誤時辰。”

    鄧瑛站著沒動。

    楊婉抿了抿唇,勉強對他露了個笑,“去吧,我在外麵等你。”

    鄧瑛騰出一隻手,撐起傘遮住她的身子,“我扶你進去坐著。”

    楊婉搖了搖頭,“不了,我這個樣子也跪不了靈,而且我心不誠,恐會冒犯到裏麵亡故的人。”

    楊倫把楊婉拉到自己身邊,抬頭對鄧瑛道:“行了你去吧,別辜負了她。我會照顧我自己的妹妹。”

    楊婉順著楊倫的話衝鄧瑛點點頭。

    “去吧,等你一塊回宮。”

    鄧瑛聽完,方退了一步,向楊倫深揖一禮,直身往靈堂而去。

    門前的人,各懷心思地散了。

    楊倫這問楊婉道:“能走嗎。”

    “能,多謝楊大人。”

    不知道為什麽,楊婉大多時候都用尊稱來喚他,很少叫他哥哥。

    對此楊倫很懊喪,但倫理和綱常在他心裏紮得太深,嚴肅的言辭根本不適合用來表達他身為長兄的失落。

    “對不起,我今日讓你難堪了。”

    她說著搓了搓手。

    楊倫扶著她坐在山門旁,“你問心有愧嗎?”

    “對你有一些,對其他人沒有。”

    楊倫笑了笑,拿過家仆手上的傘,又讓人把自己的鬥篷也取了過來遞給她。

    “披著吧。”

    說完替她撐穩傘,低頭平聲道:“這次就算了。”

    他聲音壓得很低,一麵說一麵。順手替楊婉攏了攏身上的鬥篷,

    “我真的很不想看他碰你。”

    “鄧瑛嗎?”

    “對。”

    楊婉沒有回答。

    楊倫見她不出聲,忍不住又問道:“他之前還冒犯過你嗎?”

    楊婉望著雨水中被踩得破碎的人影。

    “你覺得他會嗎?”

    “他不敢。”

    “是啊。”

    她抬頭看向楊倫。“你們給他鎖上手鐐腳鐐,還要在情感上套上枷鎖,到現在為止他都接受了,沒有反抗過你們,但我並不覺得,這是他向你們認罪或者示弱,他隻是不想放棄他自己,也不想放棄你們。就算你不想聽他的,也不要和這些人一起逼他好嗎?如果有一天他真的被淩遲處死,你和我,都會後悔的。”

    楊倫愣了愣。

    “他跟你說了?”

    “是啊。我也被嚇到了,他麵對你們的時候,都不是真正的卑微,可是他對著我的時候是真的不敢。”

    她說著頓了頓,抿著低下頭,“我不想看他這樣。”

    楊倫聽完這一番話,沉默良久。

    “你這是怪我?”

    “有一點吧。”

    楊倫點頭。

    “行,我以後不對鄧瑛說那些話,你也不要一直對我喪著臉。”

    “謝謝你。”

    她說完,麵上的笑容一晃而過。

    楊倫歎笑、轉話道:“對了,件事我想問問你。”

    “嗯。”

    “鄭月嘉的事,聽說陛下差點杖殺他,但最後又赦免了他,你在宮裏,知道是為什麽嗎?”

    楊婉想起了寧妃,免不得避重就輕。

    “那是養心殿的事,傳不出具體的風聲。”

    楊倫捏著下顎,”這件事有一點奇怪。”

    “哪裏奇怪。”

    楊倫道:“照理說,陛下已經下旨杖殺,沒有道理突然再追回。”

    楊婉反問道:“你覺得,這件事很重要嗎?”

    楊倫搖頭,“我現在有些看不準,這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壞事。”

    她說得很幹脆,“內閣任由六科和督察院逼諫,陛下動怒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是他的殺念隻動在了鄭月嘉身上,並沒有提司禮監和何怡賢。這個態度,表明科這些人已經輸了,再這樣下去遲早要出事,這一回你們內閣是避在後麵的,可是,其他人怎麽辦。

    楊倫道:“不至於。”

    楊婉接道,“是,朝廷不至於降罪整個六科。但會不會在其他地方敲打呢。”

    楊倫聽她這樣說,忽然想起了張洛沒有說完的那半句話。

    忙轉身道:“你撐好傘,我去見老師。”

    楊婉望著楊輪的背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任由它堵在喉嚨裏,半天不肯呼出來。

    有的時候,她會有一種恐怖的錯覺。

    好像曆史是由一群人的生死組成的。

    貞寧十二年年初,鄧頤斬首。

    貞寧十二年夏,張展春亡故。

    貞寧十二年秋,桐嘉書院八十餘人死於詔獄。

    這些人,有些在史料裏麵目清晰,有些卻連名字都沒有。

    但是他們組成了貞寧年的悲歡離合,也為鄧瑛,楊倫,張洛這些活著的人,鋪開了道路。

    如果楊婉可以再冷酷一點。這無疑是一場盛情款待她的血宴。

    但她能不能獨自盡興呢。

    楊婉望著沉默的山門晃了晃腦袋。

    此時她隻能盡量讓自己不去多想,安靜地等鄧瑛回來。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她等的人終於獨自走了出來,麵上有悲容,卻很隱忍。

    楊婉有些踉蹌地走上前去,鄧瑛幾乎是下意識地伸手去攙她,忘了自己手裏還握著一塊翡翠芙蓉玉佩。

    楊婉低頭托起他的手,“誒,這是什麽”

    “沒什麽。”

    他將玉佩放入懷中,動作著實有些慌亂。

    楊婉看著他無措的樣子,試探著問道:

    “誰給你的呀。“

    “老師留給我的。”

    楊婉點頭沒有多問,“那你收好它。”

    說完輕輕晃了晃傘,“我們回去吧。”

    “好。”

    她聽他答應,卻沒有立即動身,“我想扯著你的衣袖走。“

    “我可以扶著你走。“

    楊婉搖了搖頭,伸手捏住鄧瑛的袖子。

    “等你哪一天,真正願意扶著我的時候再說。對了,想回去以後,去你那裏上一回藥,再換身衣服。我不想娘娘和薑尚儀知道今天的事。“

    她說話的時候,一直不重不輕地拽著鄧瑛的袖子,不知道是因為冷還是疼,身子也有些發抖。

    鄧瑛側頭看向她。

    “你害怕張洛嗎?”

    “怕。”

    楊婉點了點頭,“他是我最怕的一個人。不光我怕他,楊大人他們也怕他。”

    鄧瑛聽完這句話,一時沉默。

    楊婉晃了晃他的袖子。

    “你在想什麽。“

    “在想你說的話。”

    楊婉站住腳步,“你不要想那麽多。”

    鄧瑛笑了笑,沒應她的話。

    款待楊婉的那場血宴,終於在這一年的六月拉開了帷幕。

    持續整整一個月的文喧,牽扯進近四百餘京中官員,皇帝怒極,命錦衣衛庭杖了包括黃劉兩個禦史在內的數十個官員。並命所有官員聚集午門觀刑。

    然而這樣的刑罰卻並沒有震懾到這些年輕的官員。

    反而成為了東林黨新的奏折素材。寫紅了眼兒文人不以庭杖為忌,甚至反以此為榮,言辭越發沒有顧忌,牽扯的事情也越來越多。

    白煥仍然不露任何聲色,張琮幾次出麵彈壓,卻根本彈壓不住。

    這一日,張洛剛走出北鎮撫司,便看見一軟轎停在一旁。

    “何人?”

    “是老奴。”

    何怡賢應聲下轎,向張洛行禮。

    張洛道:“何掌印不伺候陛下,到我這裏所為何事。”

    何怡賢抬起頭,“老奴是陛下的奴婢,自然是為了陛下的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