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意見不統一

字數:4205   加入書籤

A+A-




    

    泉州府位於福建的南部,下轄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和德華七個縣。治所位於晉江縣。

    當太子朱厚照率領兩個衛所來到泉州府時,倭寇已經占領了一些地區,直接來到了晉江城下。

    福建方麵與倭寇就在晉江形成了對峙。

    此時,華仲賢也在晉江親自督陣。

    太子朱厚照到達晉江後,擊退了晉江城外的倭寇,迫使倭寇退到三十裏外。

    太子朱厚照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選擇了進城。

    華仲賢率領大家出城迎接太子朱厚照。

    太子朱厚照隻是簡單地說了幾句話,就進城了。

    華仲賢自然看出了太子朱厚照很不高興。

    這也難怪,自己惹出這麽大的事情,太子能高興嘛。

    進城之後,太子朱厚照詢問了一下目前的情況。

    華仲賢就如實做了回答。

    在晉江的海邊駐紮著崇武千戶所。可是倭寇卻從崇武千戶所北部的小岞登陸。

    崇武千戶所接到線報後,就去予以應敵。可惜中了倭寇的埋伏,隻能是撤了回來。

    倭寇十分狡猾,他們在小岞登陸後,就斷定附近的崇武千戶所必然馳援。因此,他們另一路人馬趁著崇武千戶所趕去小岞之時,就悍然襲擊了崇武千戶所的營地,一舉抄了崇武千戶所的老家。

    如此以來,崇武千戶所隻能是退到獺窟駐守,同時向上求援。

    倭寇登陸襲擊一事,迅速報了上去。

    當華仲賢得知此事的時候,倭寇那邊也送來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十分簡單,也十分囂張,就是警告華仲賢不要打擊兩國之間的民間貿易往來。如果華仲賢答應的話,他們即可撤退。

    華仲賢豈能屈服,他當即命令興華府的平海衛和泉州府的永寧衛各抽調兩個千戶,前往獺窟地區支援崇武千戶所,將倭寇趕出去。

    倭寇沒有等到華仲賢的回答,卻等來了明軍援軍的到來。

    隨著這四個千戶的到來,明軍兵力大增,立即向倭寇發動了反擊。

    倭寇沒有硬拚,更沒有戀戰,而是選擇了撤退。

    明軍信心大增,繼續進行追擊。上峰的命令是將倭寇趕下海。因此隻需要一直追下去,占領崇武千戶所駐地,就算完成了任務。

    可是,倭寇撤退到了崇武千戶所駐地,就與海上的海盜船一同進行防守。占據海岸線,就是不撤退。

    明軍隻能是發動進攻。可是倭寇依托海岸線,在海上海盜船的配合下,頑強地抵禦著明軍的進攻。

    明軍久攻不下,損失了不少人。

    更悲催的還在後邊呢。倭寇這邊牽製住了明軍。他們的援軍從小岞登陸快速向明軍的後方包抄。

    當明軍發現時,已經為時晚矣。明軍陷入了倭寇的包圍圈之中。

    經過力戰,僅有一千餘人逃了出來,損失慘重。

    這些人一路逃到了晉江城。

    正所謂兵敗如山倒。倭寇這個時候士氣高漲,兵臨晉江城下。

    要不是泉州府知府張濂運籌帷幄,親自站在城樓上指揮抵抗,錦江城早已落入倭寇的手裏。

    華仲賢得知消息,大驚。他沒有想到此次倭寇竟然下了這麽的功夫。這是他沒有預料到的。

    他知道,倭寇是想讓自己屈服,可是自己豈能屈服。

    於是,華仲賢就調兵遣將前來增援泉州府。

    除了泉州府這邊,漳州府、興華府、乃至福州府沿海也陸續遭到倭寇的襲擊。不過他們基本上都是上岸燒殺搶掠,搶夠了就跑。

    這無形中就牽製了大量的明軍。福建方麵能夠調動前來增援泉州府的軍隊就十分有限。

    倭寇幾次派人前來談判,表明自己的立場。華仲賢自然是予以拒絕。

    雙方就這麽僵持著。

    太子朱厚照聽完,就說道“華大人。你認為出現今日之局麵,究竟是什麽原因?”

    華仲賢見太子問起,就回答道“倭寇一心想要與我大明進行貿易。就是因為這一點,才出現今日之局麵。”

    太子朱厚照繼續問道“做貿易的話,自大明開國,乃至之前就有。為什麽現在會出現這種武裝衝突呢?”

    華仲賢豈能聽不出太子朱厚照話裏的意思,就如實回答道“因為微臣嚴格執行祖訓,嚴厲打擊走私所致。”

    “那依你之見,下一步應該如何做?”

    華仲賢回道“倭寇如此囂張。竟然膽敢提出讓官府默許民間走私行為,依微臣之見,咱們絕對不能妥協。直接出兵予以鎮壓,把倭寇打到海裏去。”

    太子朱厚照聽了,笑著說道“華大人說得有幾分道理。咱們的確不能妥協。至於說將倭寇打到海裏去。就憑我帶來的這兩個衛所,就能做到。隻是將他們趕到海裏之後,我們接下來怎麽辦呢?倭寇想要進行貿易,我們不允許。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尋釁滋事。不斷地在沿海進行侵擾。雖然我們在沿海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可是海岸線這麽長,根本不可能全都照顧得到。那麽咱們福建沿海的情況,就會像北方的邊塞一樣。時不時地會受到倭寇的侵擾。”

    這番話令華仲賢陷入了沉思。將倭寇趕走後,的確會出現太子所說的情況,如何處理,頗為棘手。

    旁邊的泉州府知府張濂上前說道“殿下。微臣有個不成熟的小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太子朱厚照對張濂還是非常滿意的。要不是他身先士卒,選擇堅守,恐怕晉江城早已落入倭寇之手了。

    晉江城是泉州府治所所在。丟掉了,影響極其惡劣。接下來,泉州府的局麵就會一下子惡化。

    他見張濂說話了,就說道“張大人但說無妨。要不是你組織人堅守,後果不堪設想呀。”

    張濂回道“殿下。這都是微臣應該做的。作為泉州府的知府,守土那是本職。微臣想要說的是,莫不如恢複朝貢貿易,這樣可以適當滿足日本那邊對咱們大明商品的需要。他們可以獲得一些想要從咱們大明購置的商品,自然也就不鬧事了。”

    華仲賢聽了,忙說道“張大人此言差矣。祖訓對朝貢貿易有著嚴格的規定。咱們怎麽能夠不遵守呢。我們這些官員,不就是得不折不扣地執行朝廷的各項規定嗎?如果我們不去維護,那豈不是在助紂為虐。”

    張濂的建議十分中肯。而華仲賢的話,又令人無法反駁。

    這也是個棘手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