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借力打力
字數:4175 加入書籤
營中眾將聽到這場議事是關於對馬島求援,以及倭國內亂一事後,部分將領並未把此事放在心上。
對於如今的倭國,漢人的態度是高傲的,對倭國並沒有什麽仇恨,相反還很鄙視,莞爾小國而已,除了一些被倭寇迫害的沿海百姓外,大多數漢人對倭國的態度都是無所謂。
楊琮注意到了在場眾將的態度,他其實對倭國也並不怎麽上心,要不是他了解自己的兒子,他也不會重視此事,於是開口向著帳中的眾將問道。
“不知眾將對此事有何看法?!”
雖然楊三生與宗義成簽署了什麽軍事同盟的協議,但在大多數的將領看來,這隻是楊三生當初為了對付鄭家的無奈之舉,利用對馬藩的力量,牽製鄭家在倭國的力量,況且,對馬藩也並非沒有從此事中獲取好處,光是前往對馬島貿易的商船,就足夠對馬藩撈取不少好處了。
如今鄭家與楊家結盟,而且鄭家的家眷也都安置在笨港,鄭楊兩家當初的爭鬥,誰贏誰負,一目了然。
因此,部分將領對於宗義成的求援並沒有放在心上,對倭國的內亂更是嗤之以鼻。
“啟稟將軍,末將認為,我軍艦隊剛剛結束與荷蘭人的惡戰,不宜再動兵戈,況且大部分揚字級戰艦還在造船廠維修,我軍也抽不出多餘的戰艦支援對馬藩,至於倭國的內亂,更是與我軍無關。”
說話的是一名海軍將領,此人名叫萬子成,是一艘揚字級戰艦的艦長。
“末將附議。”
“末將附議。”
隨著萬子成的話音落下,好幾名海軍將領讚同他的言論。
對於這些將領的說法,楊三生並未反對,因為他們說的是事實,近期內,海軍確實不能出征。
“啟稟將軍,末將認為,我軍需要出兵支援對馬島!”
一道身形出列,向著楊琮抱拳躬身道。
說話之人乃是楊三生的另一個表哥,他二舅陳世安的長子,陳興邦。
陳興邦目前乃是陸軍的一名副連長。目前楊三生麾下,陸軍最高長官為營長,一營五千人,下轄五個連。)
“哦?陳將軍既然讚同出兵,那快說說出兵的原因。”
看到自己這個年輕的侄子出言表態,楊琮立馬提起了興趣。
按照他對自己兒子楊三生的了解,此番必然是要出兵幫助對馬藩的,至於原因,他還一時猜不透。
“回稟將軍,對馬藩雖然是倭藩,但自從其私自與少將軍簽署軍事同盟後,基本上已經脫離了倭國幕府的掣肘,如今對馬藩向我軍求援,何不趁機把對馬島收入囊中。
更何況,如今倭國的種子島也被對馬藩掌控,收服對馬藩,也就相當於控製了種子島。
屆時,我軍不僅可以控製整個朝鮮海峽,還能隨時切斷倭國九州島的所有貿易航線,更可以直接從對馬島發兵支援蝦夷島上的小樽城。”
聽完陳興邦的言論,楊琮連連點頭。
一旁的楊三生也對這個表哥刮目相看,不愧是讀過兵書的有錢人家子弟,眼界確實要比一些平民百姓出身的將領目光,要看的長遠些。
軍帳中,一些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將領聽到陳興邦的言論後,也紛紛出言支持。
他們這些人,跟隨楊三生很長時間了,雖然猜不透楊三生心中的具體想法,但從楊三生對倭國的態度上來看,楊三生對倭國的確不太友善。
畢竟楊三生當初可是默許了種子島發生的屠島事件。
隨著聲援陳興邦的將領越來越多,帳中眾將的目光也都落在了楊三生身上。
別看他們這些人,現在說的煞有其事,但最終的決策權,依然在楊三生手中。
“三生,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楊琮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於是立馬扭頭問向身旁的兒子。
“父親,孩兒以為,我軍確實應該支援對馬藩。”
楊三生的話音落下,那些主戰的將領,臉色瞬間變得亢奮。
可楊三生話鋒一轉,突然說道。
“不過,支援對馬藩,不應該由我軍派兵出征。
雖然倭國與大明並不交好,但朝廷中的文官對武將擅自出兵幹擾倭國內戰一事,必然會派人問責,到時候,父親和我免不了會被一些朝中的文官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聽到楊三生的言論,楊琮覺得很有道理,光是這段時間,收容那些流民的問題,沈猶龍就問責過他好幾次,差點沒把他給煩死。
好在如今的大明官場,論功不論跡,福建沿海和廣東沿海歌舞升平,否則,僅憑他楊琮私底下大量收容流民一事,就夠那些文官給他定一個謀反的大罪。
要是因為出兵幹擾倭國內戰一事敗露,那沈猶龍還不得天天跑到他家門口來找他麻煩。
“既然我軍不能派兵,那如何支援對馬藩?”
“父親難道忘了,如今倭國的島原半島正有大量的起義軍造反,這些起義軍經過對馬藩的資助,已經攻下了島原城。”1618年,鬆倉重政花了七年的時間建築了島原城)
楊三生嘿嘿一笑。
………………………………
曆史上,島原之亂的起義軍,雖然隻有三萬七千餘人,其中有戰鬥力的人數有一萬三千餘人。
但這一萬三千餘人的起義軍,不僅擊殺了倭國平叛將軍板倉重昌,更是在倭國十餘萬大軍的圍困下,堅持了近一年的時間。
要不是最後起義軍被圍困的島原城,由於缺糧導致城內大軍戰力不足,德川幕府想要平亂,還不知道需要花費多久的時間。
………………………………
“父親,海軍需要時間休整,戰艦也需要時間維修,此時派艦隊出征,實為不智,但我軍可派遣兩艘揚字級戰艦,再加上濟州島的船隻,偽裝成濟州島李琿的艦隊,給島原城內的倭國叛軍運送一些糧草和武器。”
聽到楊三生的這番話,楊琮瞬間明了。
因為去年楊三生派王明玉在蝦夷島的小樽區域,建立小樽城,並讓其自稱濟州島李琿部下一事,讓德川家光與濟州島的李琿有了矛盾。
如今小樽城已經大致修建完畢,楊琮也允許濟州島向小樽城移民,並從笨港挑選了一批文官前去管理小樽城。
眼下,小樽城城內的漢人百姓,恐怕已經有了近萬人,那些歸附的阿伊努人也有了上萬人。
這麽多的人在小樽城發展,頓時就擠壓了鬆前藩在蝦夷島的地位,更阻斷了鬆前藩北上拓土的路徑,而鬆前藩作為德川幕府控製蝦夷島的鷹犬,其主子自然會為鬆前藩撐腰。
礙於小樽城並未與鬆前藩發生武力衝突,因此,德川家光修書譴責了李琿,責令其退出蝦夷島,同時也與李倧達成了協議,共在海上封鎖對濟州島。
隻不過,濟州島有對馬藩這個盟友的存在,德川家光的海上封鎖,形同虛設。
如今,濟州島的李琿,為了報複德川家光與李倧聯合一事,對島原城的倭國起義軍進行資助,有理有據。
隻要島原城的起義軍能牽製住倭國的平叛大軍,那對馬島在短時間內,自然是安全的,至於種子島,恐怕守不住,宗義成必然會抽調種子島的艦隊回去保證對馬島的安全,畢竟對馬島才是宗義成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