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合圍之勢

字數:4329   加入書籤

A+A-




    “將軍,貪婪,是會蒙蔽人的雙眼和心智。”
    陳興邦一字一句的解釋道。
    作為在揚州府長大的一位富家公子,從一開始的大富大貴,到逐漸被打壓到生活窘迫,這些年發生的種種事情,讓陳興邦見識和意識到,有些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可以奮不顧身,有些人,為了一己之私,可以多麽沒有底線和殘忍。
    ………………………………
    對馬島,天守閣。
    “父親大人,您認為,昨晚那名姓陳的將軍,說的那些話,是否是真的?”
    宗義直跪坐在台下,對著他父親宗義成問道。
    “石見銀山、佐渡金山,楊家不可能不動心,況且那佐渡金山還在一座島上,你認為,楊家會留著這麽一大塊肥肉,而不動心嗎?”
    宗義成直接說道。
    “那為何父親大人昨晚會說,拿下佐渡金山後,分一半的產量給楊家。”
    宗義直疑惑道。
    “你認為,楊家會遵守那份簽署的同盟協議嗎?昨晚隻是楊家的試探。”
    宗義成沒有正麵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父親大人,您認為,楊家想要毀約?”
    “不,楊家是不會毀約的,但他們可以用其他辦法,讓這盟約失效。”
    宗義成一字一句道。
    “難道說?!楊家想要覆滅我對馬藩?!”
    宗義直瞬間起身震驚道。
    “自從楊三生安排為父暗中資助到那些天主教徒時,為父就已經預料到如今的情況了。”
    說完這些,宗義成仿佛瞬間老了很多歲,並拿出了一份海圖,上麵標注了如今楊三生占領的地盤。
    “孩兒有些不解,既然如此,父親大人為何還要答應?”
    看完海圖,宗義直還是有些不明白。
    “濟州島在一年多的時間內,能建造三艘蓋倫船,首裏城也是一樣,那你認為,東番島這些年,建造了多少艘蓋倫船?小樽城又需要多久能建造蓋倫船。
    難道你忘了,那些商人帶來的消息,數十艘荷蘭艦船組成的艦隊都失敗了,我對馬藩又有什麽資格與其稱朋道友,平起平坐。”
    對馬藩能從日本戰國時代繁衍至今,可不僅僅是依靠對馬島的地理位置,選擇正確的站隊也很重要。
    盟友,是需要實力對等的,實力不等對的盟約,都隻是為了暫時的利益,時間一久,自會有人率先撕毀盟約。
    “當初豐成秀吉病逝前,曾留下五位托孤大臣,前田利家、毛利輝元、上杉景勝、德川家康和宇喜多秀家,當初這五人的身份可是平等的。”
    說到這裏,宗義成沒有繼續說話,因為他想表達的意思很明確,他們對馬藩已經沒有資本與楊家平起平坐了。
    “父親大人,孩兒明白您的意思了。”
    宗義直跪在其父親麵前,俯身一拜。
    “等到那些求援的船隻返回港口,你就去告訴那名陳將軍,我對馬藩願意出兵佐渡島,懇請他們留守對馬島。”
    “遵命,父親大人。”
    ………………………………
    其實陳興邦的看法沒錯,貪婪,的確會蒙蔽人的心智和雙眼,可那些能夠從上百年亂世之中活下來的人,沒有一人會是蠢貨,貪婪的確能蒙蔽他們一時,但卻無法蒙蔽他們對生的渴望。
    剛開始,楊家還弱小時,對馬藩確實有資格與楊家平起平坐,可隨著時間推移,楊家越發的強大,甚至還建造了蓋倫船,從那時起,對馬藩已經失去與楊家平起平坐的資格了。
    要是他們還繼續不知好歹下去,迎接他們的下場必然是身死族滅。
    ………………………………
    七日後,前往濟州島與小樽城的船隻返回了對馬島。
    同時也帶回了消息,濟州島與小樽城願意出兵,協助對馬藩進攻倭國沿海與佐渡島。
    剛剛得到消息的蔣西山和陳興邦還來不及高興多久,宗義直就急忙找來。
    “二位將軍,這幾日,父親大人與我商議過,我對馬藩願意出兵佐渡島,並且懇請二位將軍留守對馬島。”
    宗義直對著二人躬身一拜,立刻說道。
    蔣西山和陳興邦瞬間一愣,他們沒想到,宗義成父子居然答應的這麽爽快。
    “宗世子請放心,我二人一定會守好對馬島!”
    還是蔣西山反應迅速,立刻說道。
    “那就有勞二位將軍了,在下回去準備出兵事宜了。”
    宗義直說完轉身離開。
    看著宗義直離去的背影,陳興邦有些疑惑,而蔣西山仿佛有些明悟。
    “陳副將,看來這宗義成父子並不傻,前幾日你的試探,讓他們發現了我軍的意圖。”
    “是嗎?既然知道我軍的意圖,就這麽打算放棄抵抗了?”
    陳興邦有些不太理解。
    “這是大勢所趨!”
    蔣西山緩緩道。
    “我軍兵強馬壯,貿然撕毀協議雖然會影響聲譽,但在足夠的利益麵前,聲譽其實並不重要,因為,隻有勝利者才有資格說話。”
    蔣西山雖然沒有陳興邦讀過的書多,但以往楊三生有時間就會在軍營中講述一些曆史故事,其中就包括,用勢取勝,然後就講述了秦國攻打上黨曆史。
    ………………………………
    何為勢,這是一種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但卻又可以把人壓迫到無法呼吸。
    就像古人曾言的‘攻城略地’,何為攻城略地。
    就如同秦國攻打韓國上黨,趙國明知上黨乃是燙手的山芋,卻為何固執的要從韓國手中接過來,甚至不惜與秦國爆發長平之戰。
    因為秦國占領上黨地區,其兵威能輻射趙國最富饒的地區,因此,趙國不得不接收上黨。
    這就是所謂的攻城,略地,也就是所謂的勢。
    在大勢麵前,沒有拖延的資本的人,隻能選擇反抗或投降。
    ………………………………
    如今,楊三生占領濟州島,琉球群島、小樽城,再加上宗義成的對馬島,已經對日本形成合圍之勢,整個日本的海域都被楊三生的勢力範圍輻射。
    而對馬島在這個合圍的大勢中,占據了一個較為重要的位置。
    隻有楊三生完全控製對馬島,才能完整的完成對日本的合圍。
    因此,宗義成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主動選擇放棄對馬島。
    “宗義成父子是聰明人,他們被大勢所迫,要麽抵抗戰死,要麽順從求生。”
    蔣西山看著依然一臉疑惑的陳興邦,緩緩道。
    “少將軍很早就在布局了,就算你讀過一些兵書,但兵法也需要因地製宜,希望你看完這份海圖,能夠明白我說的話。”
    說罷,蔣西山從軍帳中拿出一份海圖,遞給陳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