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朝鮮人攻城

字數:3963   加入書籤

A+A-




    朝鮮,釜山港城外。

    李倧獲得瓜爾佳·勞薩幫助剿滅倭寇的承諾後,集結了五萬大軍,隨同瓜爾佳·勞薩麾下的一千鑲紅旗滿洲騎兵,一同南下奪回釜山港。

    1637年8月上旬,距離楊三生收到馮保送去笨港的信,還有幾天時間。

    晌午,釜山港被五萬朝鮮大軍重重包圍已經有七天時間。

    隻是,這些朝鮮士兵身上穿的裝備,大多都是布甲,根本沒有什麽防禦力,數萬大軍中,隻有三四千士兵穿著鐵甲,軍中甚至連重型火炮都沒有,根本無法對釜山港的外圍城牆造成傷害,攻城隻能采取強攻手段。

    釜山港雖然是一座港口城市,且處在朝鮮的最南端,遠離北方的戰場,但由於釜山港海貿太過繁華,讓釜山港有資本修建一座高達四米的城牆。

    “藩主大人,根據馮將軍提供的情報,李倧此番派遣了五萬大軍,以及一支千人規模的滿洲重甲騎兵。”

    城牆上,鬆前公廣舉著望遠鏡,看著距離城牆兩三裏的位置,正在列陣的敵軍隊伍。

    “這釜山港果然不是那麽好拿的。”

    放下望遠鏡,鬆前公廣喃喃道。

    鬆前藩已經沒有選擇機會,撤退是不可能撤退的,那些明人根本不可能派船來接他們撤離。

    鬆前公廣不是傻子,他早就看出來,那些自稱為朝鮮人的海軍,根本就是明人偽裝的,否則,再怎麽擁戴大明,那些朝鮮海軍,也不可能連一句朝鮮話都不會說吧。

    隻是,木已成舟,好歹那些明人還給了他們一條活路,雖然艱難,但總歸能活下去,可要是他們守不住釜山港,城外的那些朝鮮人,以及那一千滿洲人,恐怕不會給他們活路。

    ………………………………

    城外,瓜爾佳·勞薩身穿重甲,騎在馬上,看著朝鮮軍隊排陣。

    原本勞薩以為,那些倭寇會出城野戰,奈何對方完全不為所動,一副死守城池的態度,勞薩無奈,他不可能指揮一千重甲騎兵攻城,隻能命令那些朝鮮士兵去攻城,他則率軍作為督軍,穩住朝鮮大軍的後方。

    “金將軍,倭寇據城死守,隻能由你軍前去攻城了。”

    勞薩騎著馬,來到金慶征身旁,語重心長的說道。

    金慶征乃是金瑬之子,年初時,李倧投降後,曾命其護送世子及嬪妃前往沈陽,因此金慶征與瓜爾佳·勞薩相熟。

    “勞薩將軍,一旦我軍占據優勢,還請將軍及時出兵增援。”

    對於瓜爾佳·勞薩的要求,金慶征沒有推脫,隻是他也知道麾下士卒的戰力如何,一旦攻城久久不下,麾下士氣必然崩潰。

    勞薩自然知道這些朝鮮人是什麽德性,今年他隨皇太極進攻朝鮮時,這些朝鮮士卒全都龜縮在山城之中,根本不敢出城,直接把大道讓了出來,這才讓皇太極在短短十二天時間,兵臨漢城腳下。

    “金將軍放心,我等八旗子弟,上馬能戰,下馬依然是萬人敵,隻要爾等能攻上城牆,我必率軍增援。”

    勞薩對於自己麾下的士卒戰鬥力很自信。

    就連大明的城池,隻要被八旗士兵衝上城頭,那就已經注定了結局,更何況那些小小的倭寇,全都是一群小矮子,怎麽可能擋住八旗子弟的衝鋒。

    “末將多謝勞薩將軍!”

    金慶征得到勞薩的答複,回到大軍陣前,下達了攻城了命令。

    隨著金慶征的一聲令下,一輛輛攻城器械最先出發,向著釜山城穩步前進。

    最前排的攻城器械叫做鉤撞車,用來撞擊城門的器械,其後就是幾十輛‘火車’,這所謂的‘火車’,就是裝載了燃燒油脂火盆的手推車,用來燒毀城門之用。

    再後麵,則是上百輛轒轀車,這種車上方安裝了一個三角型的屋頂,屋頂蒙上牛皮,塗上水泥漿用來防火,屋頂下麵則躲藏了十餘名士兵,士兵利用轒轀車來到城牆下方,可破壞城牆底部,也可以向城頭上的守軍射擊。

    而大軍的最後,則是幾十輛呂公車,這呂公車高達五六米,比城牆還高,分為四層,每層都站滿了弓箭手,一旦呂公車上的弓箭手壓製住了城牆上的守軍,就可以讓呂公車直接靠在城牆上,城下的士兵則可以從呂公車上的樓梯直接衝上城牆上。

    剩下的就是裝備了數千雲梯的朝鮮士卒,混在轒轀車和呂公車之間。

    ………………………………

    看著敵軍打造了如此多的攻城器械,其中還有那比城牆還高的呂公車時,鬆前公廣有一瞬間慌了神。

    好在朝鮮人圍困的時間不夠長,並沒有打造投石車,否則,鬆前藩麵臨的壓力更大。

    由於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戰鬥方式,導致鬆前藩麾下的士卒根本沒有在軍中裝備盾牌,而那呂公車上站滿了弓箭手,隻要車子靠近城牆,就能對城牆上的守軍造成巨大的壓力。

    哪怕城牆上裝備了抵禦箭矢的擋板,但使用擋板抵擋箭矢時,可就無法顧及到城下那些利用雲梯攀登城牆的士兵了。“命令所有鐵炮隊立刻登上城牆!”

    此刻,鬆前公廣也顧不得保留實力,要是讓那幾十輛呂公車把城牆上的守軍壓製住,讓城下的士兵順利登上城牆,僅憑這不到兩萬人的守軍,如何抵擋得住。

    ………………………………

    與此同時,一名身穿鬆前藩服飾,身高卻比旁邊的士兵高一個頭的年輕男子,也站在城牆上,觀察著城外的朝鮮軍隊。

    此人名叫張二娃,曾被韃子擄掠到遼東,是楊三生第一次前往遼東時,從韃子手中救下的百姓,同時,這批百姓也全都安置在濟州島。

    張二娃是馮保派來釜山港的觀察員隊長,觀察員總共有十人,這十人常駐在釜山港碼頭附近,同時碼頭中也停泊著一艘小型快船,專門用來與馮保聯絡。

    朝鮮大軍攻城,鬆前藩拚死抵抗,這種場麵,作為一名觀察員,張二娃怎能錯過。

    “看來這些朝鮮人從韃子那裏學到了不少好東西。”

    張二娃看著城外有序進攻的朝鮮大軍,喃喃道。

    不說張二娃有了解朝鮮人,但這些年他跟隨馮保幾乎把整個朝鮮沿岸都虐了一個遍,從來沒看到過有如此軍容的朝鮮軍隊。

    今年初朝鮮投降韃子後,短短半年時間,朝鮮軍隊的變化就這麽顯著,顯然是韃子在背後提供幫忙。

    ………………………………

    張二娃的猜測不錯,那些攻城器械和進攻順序,全都是瓜爾佳·勞薩的功勞,是他根據以往皇太極進攻大明城市的經驗,安排那些朝鮮人製作的攻城器械。

    喜歡凜冬長夜0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www.101novel.com)